2022年,是东莞迈上“双万”新赛道的第一年,也是“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为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我市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成果,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五件套”深入持续开展,市城管委办以“扫干净、摆整齐”为目标,即日起,在每月推出“洁净东莞指数测评”的基础上,开展“最美”“最脏乱差”区域评选活动,助推全市环境品质持续提升。

“动态考核+综合评定”评出月度“最美”“最脏乱差”
市城管委办有关负责人介绍,开展“最美”“最脏乱差”区域评选,主要是在全市域以巡查暗访的方式,精准评选出城市精细化管理最高、城市环境品质最美的区域,树立一批典型标杆,向社会公布并供全市城管系统学习借鉴;评选出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低、环境“脏乱差”问题突出的区域,以通报、曝光倒逼,引起基层镇村重视,精准施策、集中力量开展整改提升行动。通过持续开展“最美”“最脏乱差”区域评选,在全市树立越来越多的先进典型,清除环境“脏乱差”黑点盲区,逐步提升我市人居环境质量和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在评选内容上,按照《东莞市城市精细化管理暂行办法》,结合媒体监督和第三方机构每周暗检反馈的情况,通过日常检查、“回头看”等方式,每月评选出“最美村(社区)”3个、“最美道路”3条、“最美农贸市场(或公厕、垃圾转运站、河涌)”3个(条),以及“最脏乱差村(社区)”3个,“最脏乱差道路”3条、“最脏乱差农贸市场(或公厕、垃圾转运站、河涌)”3个(条)。

评选过程将包括动态考核和综合评定。动态考核是由第三方机构采取暗检的方式,结合媒体曝光情况,对各镇街(园区)所属村(社区)、道路、农贸市场、公厕、垃圾转运站、河涌等6类区域进行实地检查评分,由第三方机构每月向市城管委办上报一批“最美”(检查得分最高)和“最脏乱差”(检查得分最低)的区域,并附检查评分的图文资料、检查数据。综合评定是由市城管委办组成督导组,据第三方机构暗检反馈和媒体曝光的情况,对上报的村(社区)、道路、农贸市场(或公厕、垃圾转运站、河涌)进行“回头看”,按照“优中选优,差中找差”的原则,评选出当月“最美”和“最脏乱差”。

登上“最脏乱差”榜单镇街将强化约谈问责
据了解,“最美”“最脏乱差”区域评选结果将作为2022年度全市城市精细化管理月测评中的加减分项。登上“最美”区域的所在镇街(园区),在测评总成绩(按百分制计算)中每1处加1分;登上“最脏乱差”区域的所在镇街(园区),在测评总成绩(按百分制计算)中每1处减1分。评选结果将作为每月“洁净东莞指数测评”的重要内容,市城管委办每月以通报的方式将评选情况反馈给各镇街(园区)及相关单位、抄报市有关领导。

与此同时,将进一步强化约谈问责,对于连续三个月均有区域登上“最脏乱差”榜单的,由市城管委办主要领导约谈相关镇街(园区)分管领导和分局长;一年内有6次登上“最脏乱差”榜单的,呈请市政府分管领导约谈相关镇街(园区)主要领导。市城管委办还会每三个月组织开展一次“回头看”,对“最脏乱差”区域整改情况良好的,予以摘帽脱黑;对一年内尚未完成摘帽脱黑的,将依法依规启动约谈问责等程序。

市城管委办有关负责人表示,开展“最美”“最脏乱差”区域评选,可以说是往年“洁净东莞指数测评”红黑榜的升级版。结合往年红黑榜评选和整改提升成效,“最美”“最脏乱差”区域评选预计可实现三方面实效:
一是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登上“最美”“最脏乱差”直接在月测评总成绩加减分,将直接影响排名,努力打造“最美”区域,竭力防止登上“最脏乱差”区域的氛围会越来越浓厚,将在全市城管系统营造比学赶超、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
二是问题整改越来越精准快捷。一方面,在考核结果导向下会增强镇村主动排查、扫除黑点的自觉性;另一方面对登上“最脏乱差”区域的,市城管委办将定期组织“回头看”,问题依旧的存在再次上榜和被约谈问责的风险,因此镇村对问题整改的效率会得到提升。
三是典型标杆越来越多。每一轮“最美”“最脏乱差”区域评选,就是一次全市域“翻箱倒柜”选亮点找问题的过程,将会精准地将全市管理成效好、环境优美的村(社区)、道路及农贸市场(或公厕、垃圾转运站、河涌)展现出来,向社会公布、接受监督,从而也督促所在镇村持续加强“最美”区域的管理,确保名副其实。
据统计,2019年4月至2021年12月,市城管委办共发布“洁净东莞指数测评”红榜176处,黑榜170处。2019年至今通过定期组织黑榜“回头看”,扎实推进黑榜整改,目前,全市摘帽黑榜139处。
(记者 杨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