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先生今年52岁,40年前就莫名咳嗽、咳痰,有一阵没有一阵,有时自行服药或至附近卫生站治疗就能缓解。

▲穿刺活检过程
大约半年前,姜先生咳嗽加重,出现痰中带血,为鲜红色血或粉红色泡沫痰,并有盗汗,到家附近卫生站治疗不能缓解。
今年2月5日,姜先生出现咯血症状已加重3天,呼吸困难,气促不适,稍活动及咳嗽剧烈时明显,伴有全身乏力,来到东莞市人民医院谢岗院区(谢岗医院)治疗,门诊以“支气管扩张并咯血”将他收入院。
姜先生自述近期精神状态较差,食欲很差,睡眠较差,瘦了4斤。他有吸烟史,大约一天一包,但已戒烟多年,偶有饮酒,没有其他不良嗜好。
胸部CT检查显示,他双肺支气管扩张并感染,右肺有实质性病变,右侧胸腔少量积液,胸部纵膈内多个增大淋巴结。
那姜先生咯血的原因是什么?为了进一步诊断,医生为他进行了CT引导下的肺穿刺活检术。穿刺由内二科胡世昌副主任医师、陈土文医生、林子威医生共同操作,术中CT平扫可见,姜先生的右肺有占位性病变,在CT引导下穿刺至右肺的肿物,分别取出5条淡红色组织,送病理检查。病理结果为“浸润性腺癌”。
此外,他还有支气管扩张+咯血+铜绿假单胞菌感染,2型呼吸衰竭,2型糖尿病,糖尿病酮症等。
经治疗,姜先生虽然仍有咳嗽,但症状较前缓解,平静状态下无气促,目前还在进一步治疗。
姜先生是不幸的,但教训是惨痛的,他40年前就开始咳嗽,半年前加重咳血,都没有及时到医院诊断,如今发展成了癌。所以医生再一次提醒,身体不适要及时就医!
【知多D】
肺癌=死亡?
肺癌作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在早期阶段症状较少,当患者被确诊时,70%以上都是局部晚期或晚期肺癌,治疗效果往往不佳。
2019年,我国癌症中心发布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恶性肿瘤死亡占全部死因的23.91%,其中,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分别占恶性肿瘤的20.03%及26.99%,是恶性肿瘤防控的重点疾病。
在肺癌患者中,大约85%为非小细胞肺癌,按照病情早晚分成Ⅰ、Ⅱ、Ⅲ、Ⅳ期,其中,1/3患者在初次确诊时为III期肺癌(又称局部晚期)。与IV期肺癌相比,III期肺癌患者倘若通过规范化、精准化的治疗,仍然有“临床治愈”的机会。
如何早发现肺癌?
请记住肺癌早筛:CT
进行肺癌早期筛查,胸部低剂量螺旋CT平扫是首选,同时完善肺癌相关肿瘤标志物: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抗原(SCC)。
哪些人容易得肺癌?
▪吸烟≥20包/年,包括曾经吸烟,但戒烟不足15年者;
▪长期被动吸烟者(二手烟);
▪有(石棉、铍、铀、氡等接触的)职业暴露史者;
▪有COPD或慢性肺纤维化病史者
以上人群每年都应该进行胸部螺旋CT检查,才能根据检查结果划分癌症风险,从而制订复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