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叫赵春鹤,是东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三大队的一名技术民警,是DNA检测方面的行家。她以微观洞悉宏观,一针见血地突破障碍和屏障。工作23年,她满载殊荣:东莞市优秀人民警察、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全国青年人才专家库成员、广东省首届“平安广东杯”粤警创新大赛金牌、第五届全国公安基层技术革新奖一等奖……
时光荏苒,她将自己的青春奉献在看不见的“幕后”,默默地为“平安东莞”建设添砖加瓦。她说,从未后悔23年前的选择。

“没时间感到害怕”
检验鉴定超15000宗案件,检验检材超43000件,参与近百宗案件的现场勘查。这是23年从警生涯里,赵春鹤交出的“成绩单”。这份厚重的“成绩单”背后,写满了赵春鹤一路的成长历程。
“我是医学专业毕业的,大学的多数同班同学都到了医疗系统工作,我可能是个特例吧。”谈起“成绩单”,赵春鹤打开了回忆的闸门,娓娓道出了她的成长故事。
“母亲出生于中医世家,从小在家庭的熏陶之下,我便走上了医学道路,想着以后也能成为一名悬壶济世的医生。也许是命运的安排,我并没有和同学们一样走进医疗系统,虽然有点遗憾,但却从未后悔。”赵春鹤笑着说。
从大学法医专业毕业后,为了爱情的赵春鹤,来到东莞考入了警队,成为了一名技术民警,实验室的DNA试管更是成为了她最亲密的“伙伴”。走过二十多载的悠长岁月,回忆一幕幕让人震撼的案发现场,赵春鹤总是说,其实她并不害怕,因为当她在工作时,脑海里想的全是和破案有关的证据。比如:被害人为什么会在案发现场?他们身上的伤口是怎么留下的?当时进行了怎样的搏斗等等。而这也是赵春鹤的“成绩单”为何如此亮眼的原因所在。
“或者说,根本没时间考虑‘怕不怕’,因为在现场给我们的时间很少,我们得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取证、分析、总结和汇报。”她补充说道。

“因为我们是警察”
2001年2月8日,南城胜和派出所接到了一起儿童走失的报案,但由于当时公安信息技术有限,案件一直未能侦破。
“每次翻到这些案件时,心里总是会燃起一团火,催促着自己不断地学习、成长。”赵春鹤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在不断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赵春鹤心里也一直记挂着这些案件。她相信,随着公安事业的发展和自身专业技术能力的成长,她们一定能将孩子找回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0年底,赵春鹤与同事们再次复盘了这一悬案,并从中找到了突破口。他们立刻利用更新换代的技术进行了血液的检测和对比,最终找到了相符的对象。在浙江警方的配合下,最终在2021年3月31日,将失踪20年的儿童找回。
“许许多多这样认亲的场景真的是让人潸然泪下,我会被深深地震撼到,每当看到这些感人的时刻,就会觉得自己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赵春鹤说。
如今,赵春鹤仍在倾尽全力地“打拐”,支持推进“团圆行动”。“我感觉现在责任越来越重,因为在打击拐卖以及解救妇女儿童这些问题上,还有少数没有解决的疑难案件,值得我们去深挖。”坚定的字句里,是赵春鹤不变的初心和她大步向前的身影。
不过,每当看到“团圆行动”里一幕幕感人的画面,赵春鹤的心里也会泛起不少涟漪,她总是会觉得,对女儿有所亏欠。“丈夫也是警察,我忙碌在研究室时,他也奔走在各个案件的前线。你也知道,警察这个职业的特性就决定了留给家庭时间的变少,我们只能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回归家庭,但在单位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必须要随叫随到,因为我们是警察。”她平静而坚定地说道。
时光荏苒,23载“幕后”生涯,赵春鹤有过遗憾,但却没有后悔,她说虽然不能和同学们一样“悬壶济世”,但在警队“幕后”的技术民警岗位上,她同样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