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武辰
文|武辰 杜一冉
今年全国两会有关鼓励生育的提案数量与往年相比大幅增加,截至目前,相关提案已超20份。包括“建议男女结婚法定年龄降低至18岁”,“将幼儿园纳入义务教育”,“鼓励在校硕士和博士生结婚生育”,“建议第三孩高考加10至20分”等,充分体现出整个社会对于低生育率的关注和普遍焦虑。
2021年,我国开始实施三孩生育政策。202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再次对“三孩”生育政策进行了重要表述:要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减轻家庭养育负担。
目前的一系列政策支持对于提高生育率能够起到多大的作用?整个社会还能做些什么?鼓励生育为何这么难?到底该如何缓解生育焦虑?
凤凰网财经对话携程集团联合创始人、人口经济学家梁建章。
近期,他与任泽平等几位学者共同发表了《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2》。就生育问题给出了深入、独到的九大解决方案。
梁建章表示,中国完全有实力拿出GDP的1%-2%解决生育问题。在基建投资饱和的情况下,用鼓励生育的方式刺激内需,既能解决中国消费不足的问题,也可以消化很大一部分投资的需求。
在诸多举措中,梁建章认为效果最明显且最容易落实的三项措施是直接的现金和减税补贴、购房补贴以及新建托儿所。
此前,梁建章曾发表过“生一个孩子奖励100万”的观点,他对此回应称,100万指的是每月通过先进及减免税实现的补贴总投入,并不是一次性给100万。
针对职业女性的非婚生育问题,梁建章建议利用冻卵和试管婴儿解决生育问题。他呼吁不应该歧视单亲家庭,要更加开放地看待非婚生育,允许单亲女性冻卵,将辅助生育技术纳入医保。
对已经组建家庭的双职工家庭,梁建章建议国家劳务市场吸收更多成本低廉的东南亚保姆,企业方面则可以推广线上线下混合工作制,缩短通勤时间,给父母更多陪伴孩子的机会。
在AI膨胀式发展的今天,人类的知识储备只会越来越多。梁建章认为在创新型研发领域不断学习不是内卷,而是本身客观的需要。与之相反,他认为基础教育的时长应该缩短,对青少年的筛选也应该摆脱“刷题”式选拔,最好的办法是“三考并一考”,逐渐取消和淡化中考、高考、考研,改为大学毕业时统一进行一次毕业考试,建立宽进严出、终身学习的人才培养机制。
“最好的培养方式是放养”。梁建章认为,要降低家长生育和教育成本,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过程。短期有效的措施是靠经济鼓励调节,长期来看,教育改革才是治本之策。

以下内容摘自凤凰网财经与梁建章对话内容:
1、中国完全有实力拿出GDP的1%-2% 降低生育成本
凤凰网财经:2021年中国的总和生育率仅有1.15,这个数字准确吗?1.15代表了什么?对整个社会有怎样的影响?
梁建章:去年国家公布的2020年总和生育率是1.3,而去年年初的新生儿数量从1200万下降到了1060多万。按这个数据推算的话现在总和生育率应该就是1.15。这其实是非常震撼的一个数字。
要维持代际平衡,需要平均每个妇女生育两个小孩,算上夭折概率,实际需要生2.1个孩子。按照我们目前的人口衰减速度,每代人口数量将会减半。即使是生育率极低、老龄化非常严重的日本,现在的生育率是1.3、1.4,比1.15高很多,所以中国的问题几乎是世界上最严重的,只有韩国比我们低一点。
我们首先要达到南欧或者日本这样的水平,再向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靠拢。
凤凰网财经:以目前的政策力度来说想达到日本的1.4和1.3都是比较困难的?
梁建章:对,在人口预测报告里,未来的人口生育率基本取决于我们鼓励生育的力度。如果我们拿出GDP的1%-2%,也就是说跟日本差不多的资金来鼓励生育,可能就能和它齐平。如果真的要想达到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就要拿出GDP的2%-3%鼓励生育。换算到中国的GDP绝对数就是几万亿。
凤凰网财经:我们真的有这样的实力拿出1%-2%解决生育问题吗?
梁建章:一般来说生育率偏低的国家都会拿出国家的GDP的百分之几来鼓励生育。中国是个资源、财力非常雄厚的国家。而且中国人特别愿意为未来投资,从我们世界最高的的储蓄率、投资率就可见一斑。
过去这些投资用在基建、工业建设上,效果当然显著。但未来这部分投资需要会缩减,因为基建在逐步饱和,最值得投资的地方变成了人力资源,也就是未来的孩子。而优育固然重要,生育数量也不能忽视。
其实国家可以用鼓励生育的方式刺激内需,让有孩的家庭投资孩子的未来,这样既能解决中国消费不足,也可以消化很大一部分投资的需求。这说明中国恰恰是当今世界上最有能力或者财力投资未来孩子的。
2、中国的生育成本在世界范围内几乎最高
凤凰网财经:现在压在育龄女性身上的三座大山分别是:经济负担重、年龄大和没人带孩子。我们最近也看到您和任泽平等几位学者一起发表了《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2》,在生育成本方面有什么样的研究成果?
梁建章:中国的生育成本几乎是世界上最高的,仅次于韩国。你刚刚说的这些生育成本全世界妇女都有,包括职业生涯的机会成本、孩子教育成本、医疗成本等等。
中国的生育成本相比于其它国家高主要在于两点:
1、中国的教育成本比较高。在15年义务教育之外,托儿所设施建设以及中学和大学的国家福利不足,也就是学龄前和高等教育的财务成本相对较高。
另外,中国家长择校和升学的焦虑程度应该是全球最高的,现在无论是中考、高考,还是考研的压力都很大,补课的时间成本和财务成本对家长来说也是不小的负担;
跟其它国家相比,中国的育儿福利相对较少,因为我们刚刚从计划生育转成完全开放,还没有推出鼓励生育的政策,而其它国家都拿出GDP的1%、2%、3%,最多甚至拿出4%来鼓励生育。
以上这两点导致中国现在的生育成本在世界范围内几乎是最高的。
与此同时,中国各地区的养育成本的地区差异很大,一些西部的地区最低可能只有二十几万,而上海、北京一类的大城市可能是100万。
凤凰网财经:地区差异主要体现在哪,主要是住房的成本问题?
梁建章:各个地方收入和消费水平上差距很大,房价上的表现是最明显的。而教育方面的投入,高收入家庭和低收入家庭教育投入也差很多。
3、鼓励生育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举措?
凤凰网财经:我们看到您在这份《生育成本报告2022》中提了九项比较具体的措施,具体该怎么做、如何实现、难点在哪?
梁建章:我们分成前三大项和六小项来讲。三大项效果比较大,主要是国家要拿出相当多的财力帮助解决养孩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