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榕树是村庄变迁和时代发展的鲜活见证,承载着风俗民情,蕴藏着文明记忆,一代又一代的村民在此繁衍生息、生产生活,逐渐成为人们割舍不下的乡愁寄托。3月12日,正值植树节,记者带大家打卡万江滘联社区那些“有故事”的古榕树。
近年来,滘联社区以环境整治提升为抓手,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为导向,做实做优人居环境,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明显提升。为让古树文化得以言传,滘联社区每季度定期组织社区青少年儿童开展古树保育行动,促使青少年儿童进一步了解古榕树的历史故事、文化内涵以及保育知识。并充分挖掘古树名木的文化价值,为美丽乡村添彩,让人民群众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利用“土办法”进行保育
滘联社区哪里最多古榕树?位于正丫村起龙广场,现存六棵树龄150年以上的三级古榕树。在春雨的滋润下,古榕树苍劲挺拔,雄姿英发。这些古榕树几乎环绕了整个广场,在古树绿叶的映衬下,社区更显得古朴而优雅。
迎着青砖往里走,眼前的这株古树年龄最大,树形挺拔,需要5个人徒手环抱才能绕成一圈,分枝较多,独木成林,对于日照相对强烈的东莞地区而言,酷似一把天然的遮阳伞。社区工作人员谢浩荣介绍,起龙广场的这几株大榕树起到庇荫作用,一年四季正丫村里的老人小孩都会在此玩耍。

谢浩荣说,隔三差五就有护理员绕到树边看看,细心地养护这些古榕树,给古榕树浇水、除草。长时间的精心呵护下,古榕树的树叶逐渐恢复翠绿,“你瞧,后面的枝干上悬挂着营养液,便是我们对榕树进行的保育工作之一。”
树木都要经历生长、衰老、死亡的过程,特别是百年以上的古树,自身抗病及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会逐渐减弱,当起龙广场古榕树出现不同程度的枝条干枯、树叶稀疏、树干偏白等问题,社区随即寻找专家,对老树进行评估,并采取复壮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榕树的种子萌发力很强,在飞鸟的活动和风雨的影响下,长出许多悬垂的气根,并从潮湿的空气中吸收水分,向下伸入土壤形成新的树干。滘联社区采用“土办法”,利用天然竹筒包住气根从而保护其更好地延伸至土壤内,吸取水分和无机盐,确保古榕树以自然的方式生长。同时,借助东莞市美丽幸福村居建设的东风,滘联社区与施工方沟通,在树池附近开洞,打通连接古榕树的泥土,从而增加泥土透气性,优化古榕树的生长环境。

经过一番修补树洞、树干液体处理、土壤处理、促根壮根等复壮措施,提高了古榕树的长势。此外,将药液直接输至根部,诱导根系生长发育,增强其免疫力和长势。村民时常打趣道:“古树的供给需要天然养分,但缺乏营养时,跟人一样要打点滴补充。”
榕树乘凉好惬意
昔日这片杂乱的荒草地,已变成一个靓丽的榕树小公园,成为村民们散步休闲的好去处,古榕树也得到很好的保护,枝繁叶茂,迎风婆娑。鸟儿在枝头鸣唱,花儿在风中点头,鱼儿在绿波中嬉戏,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不少村民趁着阳光正好,在起龙广场晒太阳。

“以前这里是一片荒地,杂草丛生,还有猪棚鸡窝,现在改造得这么漂亮,村民们经常来这聊天散步。”家住在起龙广场旁的村民刘瑞霞是滘联社区乡村振兴的见证者,她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起龙广场度过,晨起园中散步,呼吸新鲜空气,晚间园中健身,活动筋骨,这让她觉得十分惬意,这也是许多正丫村民生活的一个缩影。
而村民袁婉霞则认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古榕树不仅仅是乘凉、闲话家常的地方,更是对厚德、孝义以及感恩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孕育着一代又一代滘联儿女。让她印象最深刻的是,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村里举办起龙仪式,古榕树便成了大自然的遮阳伞,让远道而来的游客得以在盛夏获得一丝清凉,彰显了社区“以人为本”的厚德温度。

这些古榕树是滘联岁月变迁和日新月异的时代缩影和印记,见证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同时也是滘联的生态瑰宝,文化瑰宝,地方瑰宝。谈到古榕树的魅力所在,在一旁歇息的90岁高龄奶奶莫顺耐不住了,她回忆说,自己是正丫村的媳妇,当年十几岁嫁入滘联时,摇船过河,进入正丫村仅有一条1米宽的路,当时经过这片榕树林就被吸引到,像极了“正丫标志”。
近年来,滘联社区以环境整治提升为抓手,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为导向,做实做优人居环境,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明显提升。为让古树文化得以言传,滘联社区每季度定期组织社区青少年儿童开展古树保育行动,由社区专职保育人员到现场教导,促使青少年儿童进一步了解古榕树的历史故事、文化内涵以及保育知识。
接下来,滘联社区将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进一步摸清古树名木“家底”,守好“绿色不动产”,收集整理相关历史资料,充分挖掘古树名木的文化价值,为美丽乡村添彩,让人民群众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