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已进入强对流天气多发季节 请做好这些防御工作→

当前,我市已进入雷电、雷雨大风、短时强降雨等强对流天气多发季节,极端天气极易引发自然灾害事件和公共安全事故。3月20日,在收听收看全省防御强降雨强对流天气视频会议后,我市接着召开防御强降雨强对流天气会商会议,对此轮强降雨强对流天气的防御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

WechatIMG77.png

根据气象部门预测,预计我市20-21日阴天间多云,有分散雷阵雨;22-23日有大雨到暴雨,并伴有强雷暴和8级左右短时大风,强雷雨主要出现在22日晚上到23日上午,日雨量40到60毫米,最大小时雨强30毫米左右,22日夜间起气温明显下降,降温幅度将达6到8℃,最低气温15℃左右;24-25日有中到大雨,日温差小,天气潮湿;展望26-28日又将有一次明显降水降温过程,并伴有强雷暴等强对流天气。

经会商研讨,预计接下来的强降雨强对流防御形势较为严峻。强对流天气突发性强,致灾性高,防御难度大,且近期我市很可能出现疫情防控与强对流天气防御的险情交织叠加,出现人员伤亡和防汛风险的高发期。各级各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认识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对强降雨强对流天气的极端性,以及引发的次生灾害、施工风险等保持高度警惕,迅速做好各项防御准备工作。

各部门要各司其职,积极履职协作。其中,应急管理部门要发挥牵头抓总的作用,根据掌握的最新情况,及时研究、部署应对措施,按预案有效组织各项防御工作;水务部门要注意防范短时强降雨引发的城乡内涝和做好江河水库管理调度,切实加强水利工程安全管理;自然资源部门要排查地质灾害,可能有泥土松弛的危险山坡、边坡等,做好山体滑坡防范工作;住建部门重点做好在建工地、高空构筑物、危老旧房、简易厂房、建筑临时工棚、施工现场、天桥廊道等重点区域安全管理;交通部门重点做好道路、桥梁、地下施工的防汛管理;城管部门重点做好内涝点清理垃圾、户外广告等管理;农业农村部门重点做好种植业、养殖业管理等工作;旅游部门做好景区防汛防风管理,在强降雨强风前及时关停危险游玩项目;教育部门督促做好在家上网课学习的学生防汛防溺思想教育和安全管理工作。

各镇街(园区)各部门要认真做好强降雨强对流天气及其引发的城乡积涝、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危险山坡、边坡、地质灾害等次生灾害防御工作,及时组织低洼易涝区、山洪灾害易发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危房、老房旧屋等重点区域人员转移避险,大力宣传强降雨强对流天气防御指引,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村村通“大喇叭”等各种途径,及时发布灾害预警信息和防灾避灾指南,通知受影响群众,及早做好防灾避险准备。

会议要求,各级各部门、各镇街(园区)要做好入汛的各项准备工作,压实责任,开展汛前安全检查,备足防汛物资,加强对三防工作责任人的培训教育。要迅速组织力量,务必盯紧盯牢重点区域、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全面开展隐患排查。做好户外帐篷的安全防范,雷雨大风期间,帐篷里面一律不得有人,要把人员转移到安全楼房内。要加强值班值守和应急救援准备,切实加强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制,确保突发险情灾情能快速有效处置。要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做好医学隔离点、户外防疫执勤点、物资临时堆放点等重点场所落实防涝防风防雷等应急措施的工作,确保疫情防控有序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