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畅通供应链产业链 力争一季度“开门稳”

不久前,厚街体育馆一处5000平方米的场地临时改作仓库供东莞三星视界有限公司(下称“三星视界”)使用,以化解其大量制成品堆积在厂区的难题。原来,该公司制成品保管及中转仓库位于虎门镇,受疫情管控影响,从3月16日起公司货车无法正常通行,造成大量制成品堆积在厚街厂区内,严重影响企业正常运作,同时由于无法从虎门仓库取出制成品,导致无法按照交货期将制成品交付客户。经过市镇联动,帮助企业解决供应链、产业链的问题,稳定企业产能。

三星视界的故事,正是东莞帮扶企业稳定供应链、产业链的一个真实写照。作为制造业大市、全球供应链中重要的一环,东莞集聚了逾146万家市场主体、19.7万家工业企业、1.1万家规上工业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形成门类齐全、覆盖面广的工业体系,疫情的发生将为全球的供应链带来不稳定的因素。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东莞政企协银联动,一张又一张捷报从前方传来:已向19.7万家工业企业发布《东莞市工业企业疫情防控工作指引》推送防疫;向全市重点企业负责人精准推送防疫提醒信息近10万条;向216家重点企业发放物流运输车辆通行证3086个;为企业出具13份“不可抗力事实性证明”,涉及合同金额约2600万元人民币,令东莞制造出口英国、匈牙利、德国、捷克、墨西哥、美国、爱尔兰、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重点支持受疫情影响的镇街(园区)辖区内的企业缓解资金周转困难、恢复和拓展生产经营,企业从“中小融”平台3月份单月新增申请95笔,融资申请超6200万元……

莞企用数字化智能化管理避免供应链“卡壳”问题

一场疫情,不仅考验人体的免疫力,还考验产业链、供应链的抗压力。疫情防控期间,不少中小微企业的供应链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然而,不少莞企通过大数据等举措管理,避免了供应链“卡壳”的问题。

在生益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生益电子”)的数字化工业平台系统的屏幕上,不仅能看到每一道工序的运行状态、运行参数、生产效率,而且能实时看到工厂内的印制电路板的原材料库存的情况。这一套数据化系统有效地助力公司在东莞实施全域交通管制期间有序生产。

“在线上,数据系统能准确地分析生产车间内重要、核心、关键地供应需求,并及时地将信息传递给供应商;在线下,公司相关负责人同时跟进,保证产业链、供应链不断供,保障生产经营的稳定。”生益电子信息技术部经理郭荣威说。

无独有偶,马可波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也通过大数据管理供应链,让其在疫情防控期间能保证不断供、不断产,组织企业有序生产,确保国内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群众家庭装修等供应不受影响。

东莞市工商联主席、马可波罗控股董事长黄建平表示,在疫情防控期间,企业通过科学统筹安排生产经营活动,提前了解终端需求,做好产品排产计划,安排好生产制造,做好出厂产品消杀工作,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管理保障物流畅顺,确保产品生产运输工作有序开展。

对聚集一大批制造业龙头企业、产业链核心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的东莞而言,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是东莞制造的压舱石,因此提前管理供应链显得尤为重要。三友联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三友联众”)正是由于提前采取预防举措,避免陷入供应链的危机中。

“在三友联众的供应链管理中,上下游供应商、客户的占比不超过30%,长期合作的一般是3家供应商,不超过5家,这样维持了企业供应链的稳定,这也是企业能在这次疫情中轻松过关的重要原因。”三友联众董事会秘书王孟君说。

王孟君表示,之所以会提前做好稳定供应链的预防工作,源于几年前三友联众遭遇单一供应商业绩锐减的情况,严重影响了三友联众的生产。从此以后,三友联众就优化合理化供应链的设置,分摊风险,将供应商的占比稳定在30%。同时,三友联众也在全国扩展业务,避免过度依赖单一大客户。

同样,在永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11个生产车间多条生产线正全面运转,工人戴着口罩,现场氛围忙而有序。目前,企业实行封闭管理,700余名员工全部在岗,生产线满负荷运转。自疫情发生以来,该公司成立防疫小组严格按要求落实消毒、就餐、测温等措施。“在我们全体员工的配合努力下,目前的生产工作比较稳定,企业疫情管控好,才能长久经营。”永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启程表示,今年春节前大量备购生产原材料和防疫物资,春节后工人顺利返岗,生产经营未受影响。

数据化管理、敢于转型改革、有所准备和应对……这正是东莞制造在应对疫情防控期间保证供应链、产业链稳定的信心所在、底气所在、力量所在。

多方联手积极纾困 助企业生产走上正轨

近日走进东莞有生热浸锌有限公司,可以看到高精度锯切机正在切割一块块方管,经过技术师傅加工后,经清溪保税物流中心运到香港,用于香港方舱医院的建设。

“2月下旬,公司接到了中建项目方的需求:香港竹篙湾5—6期及启德隔离设施项目急需大批量钢材供应。”说起事情的缘由,有生热浸锌公司总经理殷庆辉表示,港版方舱医院建设项目钢材需求量大,每月需要供应2000吨热浸锌加工产品,规定要在3月底完成交货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再加上因为疫情的影响,公司的生产出现了一定的困难。

得知情况后,清溪镇委、镇政府第一时间主动上门与企业对接,及时帮助企业解决了员工通勤、物流通关等实际困难,让企业生产走上正轨,有效保障了产业链和供应链平稳发展。

与东莞有生热浸锌有限公司一样,东莞市正旭新能源设备科技有限公司正迎来赶制订单的高峰期。该公司的核心技术产品是烘干机,由于之前疫情防控政策要求,烘干机里面有部分零件没能及时通过物流运输到位,现在最新防疫政策出来后,设备开始陆续到位。

“为赶订单,目前员工正全力忙生产,最大程度提升产能,避免订单延误。”陈帅荣告诉记者,疫情发生以来,长安镇相关部门如人社分局、高新技术企业协会、女企业家联合会等多次到企业慰问,及时为企业解决供应链等方面的问题,让企业更加坚定了发展信心。

疫情发生后,打乱了很多企业的生产计划。支持产业链、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迅速恢复生产,成为东莞各级单位的责任和使命。3月17日,东莞发布了《关于从严从紧从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若干措施》,针对重点企业供应链,强化区域之间物流对接,协调解决好企业货物及原材料的运输问题,并指导企业按照《工作指引》做好货物进出管理,在强化精准防控的同时,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协同运转。

3月20日,东莞成立了由19位市领导带队的督导服务组,带领市相关部门深入33个镇街(园区),千方百计解决企业各类生产经营问题,推动企业满工满产、物流畅通、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全力稳定经济增长。

目前,东莞市工信局成立工作专班,全程服务,对涉及省市的重点企业及其供应链和物流企业,发放企业物流车辆通行证,协调解决企业货物运输、通行受阻等问题,截至3月20日晚上,东莞市工信局已向216家重点企业发放物流运输车辆通行证3086个。同时,针对省重点企业的在莞供应链企业,协调市指挥部及相关镇街对企业生产及运输问题进行跟进处理,目前绝大部分问题已得到解决,重点企业供应链运转相对顺畅。针对企业跨区域物流运输问题,积极协调上级部门及其他地区予以解决。

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一环扣一坏,疫情之下,部分企业停工、国际快递停运,出口企业面临着货物滞港、延迟收款等风险。为此,东莞市金融工作局、中国人民银行东莞市中心支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东莞监管分局联合发布公告《关于发布强化金融服务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通知》,指导金融机构做到“八个确保”,在落实“双统筹”任务上再次彰显金融担当,全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为此,东莞各大金融机构积极落实全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比如,中国银行东莞分行积极优化单证业务处理流程,采取”一户一策“为进出口企业提供专业服务,通过提供在线“单据预审”服务,为企业有效节约了在途时间。针对快递停运导致单据迟于货物到港的情况,设计“电子交单、电放货物”的信用证服务方案,避免出口企业产生滞港费用与延迟收款。

企业受人员管控、交通管制等疫情防控措施影响,造成停工停产、运输不畅,企业不能如期履行合同按时交货。为帮助企业免除全部或部分违约责任,东莞市贸促会免费为企业出具不可抗力事实性证明。截至2022年3月18日,已有2家企业成功办理事实性证明书,共出证13份,产品涉及汽车硅橡胶密封件、手袋行业,涉及合同金额约2600万元人民币,出口英国、匈牙利、德国、捷克、墨西哥、美国、爱尔兰、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

东莞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陈国良表示,作为民营企业的娘家人,市工商联(总商会)一直关心关注民营企业在疫情常态化下的发展。针对企业近期在新一波疫情中遇到的困难,第一时间向广大民营企业收集在供应链产业链及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并将形成意见建议向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及有关部门反馈,帮助企业加快恢复生产经营,并在确保疫情防控安全前提下做到稳产保供,为推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统筹”、实现“双胜利”贡献力量。

加大投入、狠抓生产 企业马力全开提升效率

随着供应链、产业链逐渐的畅通,企业马力全开,为一季度“开门稳”做准备。

东莞市正旭新能源设备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帅荣说,2022年的业绩预计比2021年增长一倍。为提高产能,该公司以主工厂加强研发技术、投入高新技术设备,子工厂常规化生产助力配合,提升生产效率,目前共有380多家经销商。

经过短暂的休息,东莞大地上相继响起隆隆的机器声。在大岭山镇,新三板挂牌企业广东汇兴精工智造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汇兴精工”)2022年开局良好,一周内签获6000多万元的订单,销售订单超过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

“2022年,大岭山汇兴智能设备制造增资扩产项目将启动建设。该项目计划投资总额3亿元,预计年产出3亿元,建成后将用于生产研发整厂智能系统集成、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高端精密零配件等,为全球制造业提供专业的整厂自动化系统解决方案。”汇兴精工董事长钟辉表示。

为了响应防疫政策,让厂家在疫情期间仍然能获取订单,盟大集团开启了全员居家直播模式。离开了直播间和专业的灯光和背景布置,分散作战的盟大员工不落下风,单场直播最多有3万人次观看。

通过居家网络直播带货,塑化产品B2B垂直电商平台盟大集团在本轮疫情中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盟大集团电商事业中心副总经理杨森林坦言,“和直播间里专业的设备和灯光条件相比,在家直播卖货简陋了许多。”但是,盟大销售的多为塑化产品,很多可用于家居,在家直播更显居家风范。

很快,盟大员工在家里搭建起直播间,他们以卧室、卫生间、厨房为背景,开始单兵作战。一款盟大目前主打的家具收纳柜,长1.2米,宽1.3米,重达数十斤,在网上十分火爆,由于主播居家直播,这些样品被滞留在公司,直播一度遇到样品缺乏的难题。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盟大集团将样品一个个送到主播家中,解了燃眉之急。“疫情虽然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但也加快了我们培育社会化主播的布局。”杨森林说。

一年之计在于春,各大企业逐渐开启虎年赶工模式,各地的车间动起来了,在产业集群和加强产业链上下游联动、技术改造、智能升级等方面狠下功夫,开足马力抓生产、提效能、赶订单,力争实现一季度“开门稳”。

■企业样本

福磁电子抢抓生产保障一季度产能

有信心实现2022年度目标

人勤春来早,位于凤岗镇金凤凰工业区的东莞市福磁电子有限公司(下称“福磁电子”),截至今年3月销售额同比增长约10%。福磁电子总经理严伟表示,虽然疫情放缓了企业一季度的生产节奏,但福磁电子有信心迎头赶上,实现2022年度全年总目标。

福磁电子是一家研发和产销磁性电子材料、电子零配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生产的磁性材料可应用于电机、电动马达之上。防疫期间,许多开放性公共空间都加装室内空气净化器和大风扇,福磁电子得益于此,销量大增。2020和2021年,福磁电子销售额同比增长比例分别为15%和30%。

3月15日,凤岗镇实行全域交通管制,接到通知后,严伟和90%以上的员工入厂封闭,保障生产。据介绍,交通管制期间,福磁电子采取工厂封闭式管理,员工两点一线(工厂—宿舍)的形式进行生产。原材料进不来,货物出不去,乌云一度笼罩在严伟心头,出乎意外的是,由于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得到良好控制,凤岗镇的交通管制在3月18日陆续放开,这意味着,福磁电子停放在虎门港、价值100多万元人民币的原材料很快就能运进工厂,一季度的产量得到了保障。

“这真是意外之喜。政府对企业最大的帮扶措施就是快速控住了疫情,这比补贴更管用。政府控制住疫情,我们能正常生产了,就是最好的措施。”严伟说。

本轮疫情中,福磁电子的产能有所下降,接下来,如何抢抓生产、保障一季度产能成为福磁电子的头号任务。严伟介绍,福磁电子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好布局:第一,增加原材料的储备,做好提前量,如果疫情反复,至少保证仓库里有原材料,生产不停下来;第二,公司继续加强员工防疫安全意识的教育,管理好员工,做好疫情常态化消杀工作;第三,调整客户结构,针对货款不太好收的客户,今年公司将减少与之合作,提高客户的品质,提高款项的回收率。

疫情期间,福磁电子同样享受到政府的税收优惠,减少了部分成本。严伟建议,在疫情这种特殊情况下,有必要给企业开一条“绿色通道”,让企业在做好人员管理和消杀的前提下,能够运输原材料和货物,做到生产防疫两手抓、两手硬。

策划:黄少宏 戴双城

统筹:叶永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