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三级林长制全面建成,工作稳步推进

今年清明假期,东莞森林防灭火实现了零火情。这次,在林场内外,除森林防灭火督导组员、防火巡护人员等“老人”,还多了“新官”林长的身影,共同确保节日间东莞森林防灭火形势稳定。

“我们不再是‘单打独斗’了。”护林员钟华表示,不仅关注森林防火,现在如果发现违法情况,都可以第一时间上报给上一级林长,更加有震慑力,也能集合更多方力量来保护森林。

4月3日,市委书记肖亚非率队到东城同沙生态园督导检查森林防火工作。4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吕成蹊带队赴大岭山森林公园实地督导。肖书记和吕市长均强调,要切实将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把森林防灭火各项工作落实到事、到人、到时、到位。2021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东莞市林业局的努力下,目前,市、镇、村三级林长组织体系已全面建成,全市1059名林长已上岗工作。

认识林长制

林长制是指按照“分级负责”原则,由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林长,其他负责同志担任副林长,构建省市县镇村等各级林长体系,实行分区(片)负责,落实保护发展林草资源属地责任的制度。

通俗地讲:“林”是治理对象,是主题,解决治理什么。“长”是治理责任主体,是关键,解决谁是治理责任主体。“制”是治理方式,是保障,解决如何保障治理责任主体履行主体责任。

林长要干啥?分区(片)负责,林长需要进行一定频次的“巡山”,负责组织协调解决责任区域内的森林资源保护发展重点难点问题。村(社区)林长需及时发现、制止各类破坏森林资源行为,并向上级林长报告。

全面推行林长制,是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必然要求,是推动广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的重要举措,是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安全新格局的有力保障。强化地方党委政府保护发展林草资源的主体责任和主导作用,将有效解决林草资源保护的内生动力问题、长远发展问题、统筹协调问题,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的生态福祉,更好地推动生态文明和美丽广东建设。

建成林长制

时针拨回2021年,在12月27日,东莞印发《东莞市全面推行林长制的实施方案》,标志着东莞市林长制工作进入新阶段。《方案》明确要求,到2025年,运行机制顺畅的市镇村三级林长制组织体系全面建成。每年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9‰以内。

全市上下齐心朝着目标奋斗。根据国家和省的相关部署,东莞成立了市委市政府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肖亚非兼任组长,市长吕成蹊兼任常务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林业局。全市34个镇街(园区)都成立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由镇街(园区)党委书记兼任组长,镇长、区长、管委会主任兼任常务副组长,逐步把林长制工作做深做实。

2021年以来,市林业局通过健全制度体系、落实重点任务、建设智慧林长平台、充实人员配置等措施扎实推进林长制工作,为林长制落地实施营造了良好氛围,形成了“长”按“制”办、以“制”促“治”的工作格局。

截至目前,东莞已初步构建市、镇、村三级林长组织体系,共设立林长1059名,其中市级林长9名、镇级林长402名、村级林长648名,实现林长全覆盖。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设立林长责任区域881个,其中有松山湖、旗岭、大岭山、华阳湖、黄旗山和银瓶山市级林长责任区域6个。全市现有护林员646人、监管员141人,以村级林长、基层监管员、护林员为主体的“一长两员”森林资源源头管护机制基本形成。

推进林长制

随着召开林长会议、制定督查和考核等7项配套制度的设立,东莞市林长制制度体系基本建立。全市34个镇街(园区)均印发了各具地方特色的实施方案,稳步落实推进林长制工作。

通过设立林长,实现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树有人护、责有人担。在各级林长与基层监管员、护林员的层层联动下,充分调动多方形成合力,聚集资源和力量推进林草事业发展。林长们将结合森林督查、打击毁林等专项行动,积极开展巡护工作,落实森林火灾防控、古树名木保护宣传等工作,全力守护东莞绿色生态屏障。

市林业局表示,未来要争取把智慧林长综合管理平台纳入到全市数字政府建设项目加快建设,基于“互联网+”的模式,采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深度融入全市数字政府和省智慧林长管理平台,形成林业资源数字化入库、林长网格化管理、落实责任明确化的林长制管理新模式。

今年是贯彻落实国家、省和市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决策部署的关键之年。东莞将围绕国家、省全面推行林长制的部署要求,进一步健全林长体系,明确各级林长责任区域,完善市镇村三级林长组织体系,加快推进提高国土绿化建设、强化森林资源保护、森林灾害防控、完善自然教育体系等重点任务,确保林长制落地见效,人民群众生态福祉持续增进,为东莞在“双万”新起点上加快高质量发展厚植绿色生态基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