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探访东莞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气膜实验室,该实验室于4月7日完成验收并投入使用。据东莞市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罗北京介绍,该气膜实验室有着“平战结合”的能力和特点,平时无大量检测需求时,它是一个准备和补充的作用,一旦疫情发生,需要进行短时间内、较大规模的核酸检测,它又能迅速运转,接收紧急、量大的核酸检测实验工作,日检测能力可达10万管,是我市当下核酸检测能力强有力的补充。

▲4月13日,记者探访东莞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气膜实验室,该实验室于4月7日完成验收并投入使用,核酸检测日检测能力达10万管。图为气膜实验室外景
探索1:气膜实验室的工作机制和流程是怎样的?
从接收采样样本到完成检测实验,全程单向路线,杜绝往返污染
罗北京主要负责气膜实验室整体搭建的规划、设计工作,他介绍,气膜实验室一共设计了6个仓体,其中试剂准备区1个仓,样本制备区2个仓,样本扩增区2个仓。
核酸检测的样本从接收窗口进入到样本制备区,在经过分拣、提取核酸等技术操作环节后,再通过单向窗口,送往样本扩增区,在这个区域内完成核酸检测实验,得出最终实验结果,全程设计为单向路线,杜绝实验样本和人员互通和往返可能形成的污染。

▲图为连接实验室之间的通道
探索2:为什么建气膜实验室?气膜实验室的优势有哪些?
快选址、快搭建、快启用,搭建超高性能实验室
罗北京介绍,气膜实验室采用的是高性能PVC结构材质搭建,它有着快选址、快搭建、快启用的优势,只要场地足够大,结合较好布局和设计,同时能够供应水和电,就可以迅速按照需求搭建气膜实验室,再将相关仪器设备装置到对应仓体内即可马上投入使用,相比较一般设置在医院内的实验室来说,有着选址更灵活、检测能力更强等优势,特别是遇到短时间内需要完成大规模核酸检测工作时,气膜实验室就能将其优势完全发挥出来。
他举例说明,该处气膜实验室实际上4月2日开始投建,4月4日仪器设备进场,再到验收,本月7日已开始投入使用了,从投建到正式投入使用,耗时不超一周时间,能够满足快速响应较大规模核酸检测实验的工作需求,并且还能按照工作需要实现便捷、快速移动、场地变换、迅速搭建的重复使用,哪里需要,就能将实验室搬到对应的地方去。

▲图为工作人员介绍实验室运作情况
探索3:气膜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如何?
按照10:1混采方式计算,每天最高可完成100万份核酸检测
为了让该组气膜实验室的工作更高效、保质、顺畅运行,该气膜实验室还设有技术指导和工作督导人员,他们选派自我市各个医院实验室,实行轮班工作。来自我市东部中心医院PCR实验室的组长周婉婷就是其中之一,她向记者介绍,作为现场工作的督导员,自己主要负责生物安全、质量把关、进度时效等相关工作的跟进和把关,此外,该实验室的对外工作和技术问题的探讨、研究也一并由督导员参与完成。
周婉婷介绍,目前实验室的配置和检测能力在全国来说都算得上是较先进、较高效的,包括主要实验仪器的装备,例如选用的荧光定量扩增仪是国内非常高性能、稳定性很好的品牌,而且一台仪器一次就能同时完成近千个样本的检测,这样的仪器配备有50多台,按照10:1混采方式计算,每天最高可完成100万份核酸检测实验。
周婉婷补充说明,由于先进设备的引入和数量上的充足配备,能更好地通过自动化设备解放工作人员的双手,用机械取代繁复的人工操作,而实验组工作人员则可以更多地、专心投入到更高级别的实验分析和判断结果等工作中,这使得在保证实验质量的前提条件下,进一步提高了实验的时效性,能实现短时间内完成较大规模核酸检测实验的需求。
罗北京表示,该气膜实验室有着“平战结合”的能力和特点。平时无大量检测需求时,它是一个准备和补充的作用,一旦疫情发生,需要进行短时间内、较大规模的核酸检测,它又能迅速运转,接收紧急、量大的核酸检测实验工作,并在人员充足配备和高性能仪器的协同工作下,保质保量,迅速完成检测工作,这种检测效率几乎能和医院实验室小规模、单样本的检测时效相当,是我市当下核酸检测能力强有力的补充和保障。
他表示,接下来该气膜实验室还将引入更多先进仪器和设备,进一步解放人力,提高效率,届时将可实现更高效、更高品质、更大容量的核酸检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