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东莞4325个项目“不见面”完成环评审批

受理行政许可事项29154宗,办结率为100%;4325个项目采取“零跑动、免接触、不见面”方式完成环评审批;排污许可证核发承诺时限8个工作日,压缩时限超过60%……5月20日,东莞市生态环境局公布2021年度行政许可实施和监督管理情况报告,接受社会监督。在行政审批实施过程中,企业和市民群众若有问题,可以提出意见建议,以便市生态环境局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流程,建立健全审批管理机制,提升政务服务质量。

行政许可事项全流程政务平台办理

据介绍,市生态环境局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共29项,全部完成行政许可事项标准化梳理,并按要求完成办理时限和申请材料压减工作。目前,29项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全流程全部进驻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全部纳入综合窗口收件办理。

2021年,市生态环境局持续推进信息化建设,建设大数据管理平台。严格按照“数字政府”改革建设要求,坚持“以用促建,边建边用”,以建设生态环境三大污染防治攻坚平台(大气、水、土壤固体废物)为核心,整合原有系统,全面建设生态大数据智能监管与数据管理平台,通过数字化赋能助推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

进一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以信息化建设推动生态环境监管效率提升,构建“人防+技防”管理体系,打造“市镇村”一体化的生态环境信息化监管网络,推动全市267家重点排污单位、21000个一般重点行业企业、25家重金属废水排放企业、6家垃圾焚烧厂在线监控建设,9297家污染源在线监控实现平台联网,全面提高企业监管效能。设立201个监测站(水质监测站15个、大气监测站176个、噪声监测站10个)和32个自动站,全面加强生态环境监管信息化建设,实现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全覆盖。

过去一年,市生态环境局行政许可事项申请量为29905宗。其中,受理29154宗、不受理751宗;办结29154宗,办结率为100%。

环评告知承诺制可在一天内完成审批

市生态环境局高度重视创新和优化服务工作,持续深化环评领域“放管服”改革,在环评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等各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其中,豁免部分项目环评手续办理,61个行业类别的建设项目,对基本不产生生态环境影响的,不再要求办理环评手续,减轻企业负担,节省开工建设前期手续办理时间。实施环评审批告知承诺制办理,17大类44个小类行业的项目,纳入环评告知承诺制审批改革范围,原则上在受理后一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明显加快了环评审批时效。简化部分项目环评手续办理,对开发区、专业园区内符合区域规划环评要求及生态环境准入条件的建设项目,实施项目环评与规划环评联动,可简化项目环评文件部分编制内容。

优化申办流程,方便企业办理。分批推出“不见面审批”事项清单,实行网上办理,开启“不见面”收发件模式。2021年,市生态环境局共有4325个项目采取“零跑动、免接触、不见面”的方式完成环评审批。缩短审批时限,提高办事效率。部分审批事项的办理时限已缩短至法定时间的三分之一,大大缩短群众办事时间,再加上减去不必要的证明材料,减少复杂繁琐的审批材料,真正做到“为民减负、为民便捷”。

推进“证照分离”改革,优化审办流程、减少申请材料、缩短审批时限。其中,排污许可证核发由法定时限简化管理20个工作日、重点管理30个工作日,缩短为承诺时限8个工作日,压缩时限超60%。

市生态环境局将严格贯彻上级要求,落实“六稳”“六保”工作部署,及时更新内部工作指引,严格把控涉VOCs、新增工业废水排放、涉水表面处理等建设项目,进一步协同推动东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意见反馈渠道

举报电话:22830332(东莞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来信地址:东莞市鸿福路199号东莞市民服务中心东莞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审批协调科

邮编:523099

电子邮箱:szsj@dg.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