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东莞发展不够“软”,软企倍增计划显成效

“我们一年就实现了倍增,今年营收业绩可望双倍增!”

近日,东莞市公布了“倍增计划”试点企业名单,遴选出523家试点企业。相比往年,记者发现今年软件信息服务业企业在库数量多了起来。今年共有36家软件企业纳入东莞市“倍增计划”。

东莞市找大状互联网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找大状”)财务总监赵自秋表示,十分荣幸入选东莞市“倍增计划”试点企业,“这是政府和市场对找大状实力的认可,也是对找大状的一种鞭策和鼓励。我们很有信心实现多倍增长。”

倍增软企最高可获资助800万元

万博新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张海冰表示,东莞作为制造业强市,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硬轻软”“硬强软弱”的特征。东莞要积极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与本地的制造业优势结合起来,推动工业互联网、工业软件大发展。

近年来,东莞市高度重视软件业发展,频发多条政策,为软件企业提供营收增量奖励、软企上规模奖励、数字产业园区租金补助等多重政策奖励,推动软件信息服务业高速发展。

自2020年起,东莞开始实施软企倍增计划。2020年共有19家软件企业纳入市倍增计划,2021年共有26家软件企业纳入市倍增计划,共实现营收68.88亿元,同比增长37.4%,比全市行业平均水平高11.7个百分点。2022年东莞市纳入市倍增计划的软件企业一共36家,其中规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33家。

为加强对东莞市倍增软企的扶持力度,2021年东莞把软企上规模奖励、软企营收增量奖励项目纳入“倍增计划”专项资金资助目录。根据目录,已纳入倍增计划的规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可享受软企上规模奖励项目资助金额翻倍,软企营收增量奖励项目资助比例从3%上调至5%的特别扶持,最高资助800万元。

软企:有信心实现多倍增长

除入选“倍增计划”以外,找大状今年还入选科技型中小企业。“说明政府和市场是对找大状在法律服务行业的科技创新领域所做努力和取得的成绩予以高度肯定”,赵自秋说。记者了解到,找大状致力于打造互联网+科技专业法律服务平台,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模式,为客户提供线上法律服务。

找大状企业法律服务平台采用“人工智能+互联网+律师”的运作模式,为企业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产品和服务,平台拥有高标准服务体系,法务团队实时在线,平台资深法务律师超过3000多名,目前服务的企业客户超过30000多家,布局全国100多个城市,运营中心超过300家,服务的东莞中小企业有近5千家。

赵自秋表示,找大状致力于服务中小企业,具备价格低、服务好的优势,“我们比传统律所价格低很多,而且我们是一对一地服务客户,我们会根据客户问题和诉求进行专业分来,再由专业的法务人员一对一对接。”

据了解,找大状还打造了AI智能机器人,把法务互联网AI化。赵自秋介绍,目前客户提出的80%—95%的问题和诉求都可由AI智能机器人答复,“准确率”甚至高过人工。

此外,找大状还自主研发了风控管理系统,专业为中小企业规避法律风险,提供提醒和风险预警服务。

基于自身优势,找大状从2016年1600万的营收增长的到2021年的3800多万,一年就完成了倍增目标。“乐观估计,今年我们的营收将在1个亿左右。”

“公司的高增长也得益于政府的关心和支持,对于我们软企政策扶持力度很大。我们享受了增值税降低10%、企业上规、营收增量等多个扶持项目。我们有问题可以随时和相关部门沟通,东莞市工信局还有专员服务,多次来公司进行指导,并做了多场培训活动为我们答疑解惑。正因如此,我们才有信心实现快速增长。”赵自秋说。

赵子秋表示,接下来找大状会投入更多到东莞运营中心,通过科技创新和人才招募,在营销端、技术端、研发端发力,支撑支持公司做到更大的倍增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