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新晋知名茶饮品牌“书亦烧仙草”屡登夏日各大网站排名热榜,这份宣传语打着“半杯都是料”的书亦烧仙草,用这份“清凉指南”为消费者身体和心灵双降温~

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21年中国新式茶饮行业研究报告》,目前全国主要连锁奶茶品牌中,书亦烧仙草的门店数已仅次于蜜雪冰城,并超过成都另一家本土奶茶品牌茶百道。

从2020年开始,书亦烧仙草在国内多省份遍地开花,一时间火遍大江南北,甚至多地出现店面加盟“一铺难求”。然而随之而来的,还有层出不穷的消费者投诉【进入黑猫投诉】。
100天117条投诉
“半杯都是料”被指配料过期
换汤不换药
从今年3月份开始,极光新闻热线平台陆续接到黑龙江省内各地市“书亦烧仙草”品牌,多家门店涉嫌“使用过期茶粉”“出售过期配料制品”“腐烂水果制作果茶”等消费者相关投诉117条,这与其在官网标称的崇尚“时尚、健康”的茶饮理念,讲求“客户第一”的企业价值观,无疑形成了不小的反差。

哈尔滨凯德广场学府路店:
配料过期不废弃
更换贴纸仍售卖
“半杯都是料”的奶茶底料,过期不倾倒,换汤不换药!
早上9点半商场刚刚营业,“书亦烧仙草学府凯德店”门店就已迎来了两拨顾客。看见记者在点单台前略显迟疑,点单员开始热情地像记者极力推荐起了一款主要配料为红茶、芋圆与黑糖的热门饮品“黑糖小芋圆奶茶”。当记者质疑配料台的几款奶茶配料,看起来并不新鲜时,点单员忙补充道“咱家产品没有隔夜,都是当天新做的,天天晚上都会扔”。
店员信誓旦旦承诺,那么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呢?在没有提供任何身份证件与健康证的情况下,极光新闻记者就成功应聘成了这家“书亦烧仙草学府凯德店”的茶饮师一职位。

在收银台右后方一侧的配料区域,极光新闻记者注意到共摆放奶茶与各类果茶配料13种,每款配料都放置在透明盒子内统一保存。在盒盖位置可以看到白色贴纸标签标注的每款配料制作时间与到期时间。然而眼看到期时间已过近3小时,也没有店员将配料区内多款到期配料进行更换。


6月9日20:33分,距离门店打烊还有一小时的时间,这些标签日期已经到期3、4小时的奶茶配料被全部和盘托出,摆在了收银台左侧的台面上。

正当作为“书亦烧仙草学府凯德店”茶饮师的极光新闻记者,准备将这些店员承诺“当日废弃的奶茶配料”统一做废弃处理时,却被先前这名向作为消费者的记者承诺“所有制品全不隔夜”的店员阻止了这次操作。


这时,另外一名男店员从后方接过记者手中端着的透明配料盒子,将所有盒盖上,显示当天已经到期的白色贴纸逐一撕除。“配料不用扔,倒个盒就行,然后你把今天这个盒刷了,明天晚上再用这个盒倒一下。”说着,这名店员将先前信誓旦旦承诺绝不隔夜的配料全部送入了冷藏柜内。


6月10日早9:30分,这些被冷藏了一夜的隔夜奶茶配料重新回归到各自的工作岗位,又被贴上了全新的“当日制作”的标签。
多款茶粉过期2月仍制作饮品售卖,
店员无动于衷!
极光新闻记者注意到,在哈尔滨书亦烧仙草凯德广场学府路店的一侧操作台内部,一款已经开封刚刚使用过,供制作“黑糖小芋圆奶茶”和多款底料为红茶汤饮的红茶冲调原料被放置在台面上。

从产品白色外包装袋可以看到,这款“仙草专用2号红茶(分装)”保质期为18个月。

而在外包装袋子顶部可以看到这款红茶原料的生产日期为2020/10/23。

也就是说这款原料到2022年4月23日就已过期,但是截止到2022年6月10日极光新闻记者拍摄时,已经过期近2个月的时间,这款红茶原料仍被制作成了红茶汤饮,供多款饮品使用。

茶汤8小时效期过期不废弃
更换贴纸“摇身一变”
过期变新“沏”!
除了制作奶茶所涉及到的配料过期、隔夜,红茶原料超期俩月仍服役,在哈尔滨书亦烧仙草学府凯德店,这些用过期分装茶料泡制的茶汤,同样存在过期“换签不换料”的情况。

“正常茶就是保质期8小时,每个茶的保质期是8个小时,都是新换的,每8小时我们会换一遍。”一位自称是店长的工作人员向作为消费者的记者介绍。那么事实是否如此呢?从早上9:30分,书亦烧仙草学府凯德店店面开始正式对外营业,直到晚20:44分,几桶被束之高阁的四季春茶、红茶等茶饮,无论从桶身白色标签标注的制作时间:2022/06/09 11:17,到期时间:2022/06/09 15:17四个小时来看,还是按照店长先前介绍的,八小时保质期来算,几款茶饮都已超期服役。

在身为店内茶饮师的极光新闻记者提醒店长几款桶装茶汤已过期时,店长却并没有兑现当初“茶汤超过8小时就废弃”的承诺。连忙示意店内一名女店员打印了全新的效期贴纸,重新贴到了罐子底部,期间并没有对罐内茶汤进行更换。
饮品开盖、蟑螂乱爬、污渍遍布,
店员:习惯就好了!
在哈尔滨书亦烧仙草学府凯德店收银台正对一侧的水池边,1只长约2厘米的蟑螂正在台面附近闲庭信步。

看到身为茶饮师的记者被突如其来的“不速之客”吓了一跳,女店员不屑地瞟了一眼蟑螂出没的地方,开导记者“习惯就好了”。

而就在刚刚蟑螂出没的地方,2款开盖放置、尚未使用完毕的橙汁和椰汁饮品,正摆放在水槽附近,随时有被污染的风险。

恶臭污渍浸染果叉,
冷餐制品常温保存!
早上刚刚营业,作为茶饮师的极光新闻记者正在对店内卫生进行清扫,此时,一处距离地面10厘米高的冷藏柜,开始顺着柜门,由内至外淌起了酸臭的污水。

流下的污水,将直接放置在地面上的“果叉”浸染,透过外包装渗入包装内部。而这样的水果叉,随后被随着点单的“一桶水果茶”饮品,附送给了毫不知情的消费者。


在店内另一侧角落位置可以看到,部分奶茶配料被集体常温长时间杂乱堆放,其中一款位于顶部没了盖子的黑色配料盒,被临时用其他圆形附着物代替覆盖。显然两个器皿由于形状不一,无法做到将制品密闭保存。

在奶茶配料置物台,一款白色配料和一款黄色配料没了栖息之地,直接大敞四开放置在了台面。

水池附近一桶白色纸盒包装的椰汁和一瓶未使用完毕的橙汁,也脱离了盖子的保护,直接开盖常温储存,供制作饮品使用。

小小抹布用途多,
擦了桌桶擦杯具!
在哈尔滨书亦烧仙草学府凯德店,一块小小的抹布成了“万能工”,用途多变、分饰多角。

这块棕色抹布首先担任起了擦拭店内最脏污的废物垃圾桶的功能。

紧接着,又被动承担起了擦拭操作台面、桌面的功能。

这块刚刚擦拭完冷藏柜面的蓝色抹布也不甘示弱,刚刚结束了擦拭灰尘的工作,就又承担起了抹干餐勺、餐盒水渍的责任。

一旁绿色的拖布桶内,桶水已经犯黑,但店员仍不舍得废弃,直接堆砌在了邻居2个白色装水果的塑料筐旁,溅起的水渍不时顺着空隙附着在水果表面。“我自己也知道卫生不合格,活多、人少,没招!”店长告诉记者。

哈尔滨王府井(23.700, 0.12, 0.51%)店:
水果腐烂不废弃
切除黑斑变“光鲜”
书亦烧仙草品牌在哈尔滨市内的门店,除了“凯德广场学府路店”,在另一门店“书亦烧仙草王府井店”,“腐烂变质水果制作果茶”现象更为突出,也是客诉焦点问题最多的一家店面。

刚刚来到门店,在点单排队等候区位置,透过店内的透明保鲜柜,极光新闻记者注意到,约50个表面已经出现大面积黑斑的鲜芒果,被集中堆放在了保鲜柜的最上层。所有芒果无一幸免,表皮都布满大片黑斑,其中还有不少芒果表皮甚至一半以上的部分都已发黑腐烂。

而这样的芒果,正被分批端到后厨,做削皮、祛黑处理,将腐烂的部分削除,再将剩余部分制作成芒果饮品。

处理芒果全程,这名工作人员始终没有佩戴口罩。偶尔和路过的客人交谈两句,飞溅的唾液就会像淋浴般喷洒而出。而这双红色的胶皮手套也身兼多职,除了要和芒果内瓤亲密接触,还要承担各种擦拭与脏污杂物的工作。

在店内后厨区域操作台可以看到,一名店员正在处理芒果。芒果黑斑腐烂的地方会被店员直接削除,剩余黄色果肉留存,以供拿到前台制作芒果饮品。

当记者质疑这些发黑的芒果能否继续食用,店员肯定地回答:“咋不能吃呢,它没有坏的那种味道。”
医生提醒,水果一旦发生黑斑、霉变、腐烂,腐烂水果中各种微生物都会不断加快繁殖速度。而在繁殖过程中,又会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可以通过水果汁液向未腐烂部分渗透、扩散,导致未腐烂部分也会含有有害物质。其中,长了大片黑斑的芒果,正是霉菌产生的展青霉素,展青霉素可以扩散到果实的其他部位。
人一旦吃多了烂水果,可能会导致头晕、恶心、呕吐、腹胀等,严重的还会发生昏迷,危及生命。
鲜红草莓长白毛,
制作饮品“旧貌换新颜”!
在“书亦烧仙草王府井店”店长的推荐下,记者点了一杯价值15元的草莓鲜果与桑葚为主要原料的“桑葚莓莓”招牌饮品。

透过店内保鲜柜内保存草莓的保鲜盒可以看到,盒子内部的草莓已经出现了部分腐烂,流淌出了红色的汤汁。

而这样表面已经长出白毛的鲜红草莓,仍被店员经过清洗、祛根蒂处理之后,放置在了前台配料区,以供制作草莓饮品。

当记者质疑配料区盒内的草莓已经长出白毛、腐烂变质时,这名店长径直走到盒子前,将位于最上端的三个长满白毛的草莓直接扔在了旁边的水池,并未对底部部分发霉变质的草莓进行处理。而这些变质的“白毛草莓”就走向了顾客手中,化身成为“香甜可口”的草莓制品。

店内位于收银台后侧下方,这个冷藏配料制品的冷藏柜,也处于脱岗的状态,没能把好冷藏食品的大门,将外部热空气不断送入柜内,侵蚀着柜内需要低温冷藏制品。
桑葚草莓制品刺梨来串门
腐败变质1小时不断发酵变质
变质草莓+“刺梨”
确实“刺鼻”!
那么用这样“白毛草莓”制作的“桑葚莓莓”饮品味道如何呢?不到1小时的时间,饮品包装不断膨胀,同时在空气中不断弥漫散发着浓烈的腐败水果难闻气味。

拆开透明塑料盖体,剥除白色餐纸,一杯红绿相间的浓稠固液混合饮品呈现在记者面前,画面极度不适。从杯体白色标签可以看到,这杯饮品,正是记者刚刚点单的“桑葚莓莓”。无论是黑紫色的桑葚,还是长了白毛的草莓,两种配料都不会呈现为如此绿皮白瓤的块状物。那么这块前来串门的配料又是什么呢?

通过比对,这块绿色白瓤的固体,与极光新闻记者在店内见到的一名店员随手丢弃的腐烂刺梨长相十分相似。只是不知这块原本不该出现在这块饮品内的刺梨,是如何穿越到杯内?只是这变质的“刺梨”味道着实“刺鼻”!杯内的“白毛草莓”也渐渐浮出了水面,腐烂的果肉已经呈现出了絮状物。

如此打着“全国门店7000+,每天巡一家,要花19年”口号的“书亦烧仙草”,不知道我们极光新闻记者如此一家家走下去,如此“网红”变“网黑”昧了良心、失了节操的品牌,19年间能否屹立不倒?我们拭目以待!
极光微评
食材过期不废弃!
书亦烧仙草为何屡见不“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