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查!东莞地毯式检查东江下游片区重点排水企业

7月7日,东莞市生态环境局召开东江下游片区重点排污企业专项执法行动动员大会。记者获悉,从即日起,市生态环境局将集中执法精干力量对东江下游片区重点排水企业开展地毯式全方位执法检查,对重点企业开展常态化的严防严控,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倒逼相关企业不断提高污染治理水平并减少污水排放,有效减轻河道污染负荷,助力沙田泗盛断面水质达标。

2_副本.jpg

查处超标超量排放

此次行动范围涵盖东江下游片区15个镇街,涉及156家重点排水企业及码头等排水单位,将重点核实造纸和印染企业的产能,其增加量必须控制在原环评批复产能的30%以内,以排污许可证、规范排污评估报告等行政管理方式确认,确保废水、废气等污染物排放量在原环评批复范围内。企业自行监测的点位、因子、频次应符合排污许可证要求,对未按照规定对所排放的污染物进行监测并保存原始监测记录的企业,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

对已核发排污许可证的企业,重点检查主要排放口污染物排放是否达到许可排放浓度限值要求,对污染物排放超过许可排放浓度限值或超过总量控制要求的,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涉嫌环境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

核查污水处理设施 规范地下管线管理

对在线监控数据及自行监测数据长期显著优于排放标准的造纸、印染等重点企业,将核查其废水处理设施是否合理,是否涉嫌漏排偷排,是否设有超越管、暗管等隐蔽设施。

同时,要求造纸企业完成厂界范围内地下管线探测,确定各管线的埋设位置及深度,形成正式的地下管线图文资料,完成雨污分流工作,并对设置的排水口进行规范化管理。对于重点企业名单外新发现的无证排污企业,“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持续保持环境执法高压态势。

划分红、黄、绿牌企业 实施分类监管

市生态环境局将根据企业守法程度、排污当量、污染治理水平、清洁生产水平、环境信用等级等将清单内企业划分为红牌、黄牌和绿牌企业,实施分类监管,并结合历次检查结果,对各类企业实施动态管理。其中:红牌企业为行动中查出存在违法行为的企业;黄牌企业为未查出违法行为但排污当量大、清洁生产水平低,污染治理水平有提升必要和提升空间的企业;绿牌企业为环境信用等级高且对河道污染负荷极小的企业。

本次专项执法行动,将对红牌黄牌企业持续加大监管力度。跟踪检查红牌企业,重点关注处罚措施、整改进度落实情况。对污染物排放超过许可排放浓度限值的,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对污染物排放不达标企业,明确最后达标时限,到期不达标的报请市政府依法关停。对黄牌企业定期检查,对排污当量较大且未开展自行监测的,或检查中对监测数据存疑的,再次或多次组织开展执法监测。

另外,阶段性行动结束后,将对重点企业实施不定期抽查,开展“回头看”工作,并及时总结并梳理各项环保问题,指导企业、属地镇街研究制定问题整改措施,巩固专项行动成果。

(记者 张忻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