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降本增效,东莞海关为鞋企出海赋能

7月7日,一批布料、鞋底顺利到达位于东莞市厚街镇的东莞宝鼎鞋业有限公司的辅料仓库,这批料件是该公司在厚街本地购买用于加工贸易出口,当天便能投入生产。

“近几年,有不少鞋厂将产能转移国外,我们也曾到国外进行考察。”东莞宝鼎鞋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武说,“但经过慎重评估后,我们认为东莞依然是全球制鞋业产业供应链配套最齐全的地方,工人的技术水平也是最高的,所以我们取消了搬厂的计划。”

东莞海关关员到制鞋企业调研

东莞素有“加工贸易之都”的美誉,经历了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之后,已形成了完整的制鞋类产业链,大大小小500多家鞋厂聚集于此,而厚街镇更是一个因鞋闻名世界的小镇,全世界约60%的鞋都产自这里。

“我们公司的部分包装物料、鞋底、布料等料件需要在国内进行采购,东莞的配套很完善,这些料件在本地市场就可以采购齐备。”王武说。

与此同时,海关也通过一系列改革,大力优化加工贸易营商环境,鼓励企业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助力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目前,企业可通过料件“保税比例”项目直接申报手账册国内购买情况。

“海关的举措给我们非常大的支持,我们的一些料件不管是进口还是从国内购买,都能直接投入到生产中,在海关办理手续也非常便利。”王武表示,“我们还加入了海关的‘以企业为单元’改革,只需一本电子账册就可以办理所有加贸业务,实现自主备案、自定核销周期、自主核报,减少传统模式下需频繁办理多本手册设立、变更、余料结转、料件串换等程序性手续,对我们降低关务成本、提升竞争力有很大帮助。”

东莞海关副关长吴丽明说:“目前黄埔关区已有2800多家企业加入‘以企业为单元’改革,占全关加工贸易企业的75%。海关通过推广各项改革措施,促进外贸保稳提质,优化关区营商环境,不遗余力为企业降成本、提效率,让企业在东莞找到家的感觉。”

“加入‘以企业为单元’改革以来,我们接到了更多欧美高端品牌的订单,今年上半年我们的进出口额与去年同期相比翻了3倍,说明我们留在东莞的决定是做对了!”王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