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清晨,送完孩子去上学,换上“城管蓝”,刘桂良就元气满满地开启新一天的执法工作。作为企石镇铁炉坑村的城管片长,他是这个片区的“大管家”,同时也是“城管小局长”,市民投诉、日常巡查、专项整治、环卫保洁、园林绿化等大小事宜都要负责。

▲刘桂良主动帮占道经营商户搬离物品
不畏惧压力,不畏惧挑战,刘桂良坚持用一颗真诚的心服务群众,做好每一件小事,给村子带来了众多改变。用他的话来说:“环境变好了,很多村民都认识我了,看到我到来,都会很自觉地纠正自己的不文明行为,还有人热情地打招呼。”
用真诚的心与群众沟通
自2008年进入城管系统工作后,刘桂良一直负责一线执法工作,在担任执法组组长期间,由于工作出色,他的名字经常能出现在每个季度先进个人榜单中。在同事的眼中,刘桂良形象好、态度好、脾气好,是一位三好同事。
2021年,东莞城管系统创新推出城管片长制,让60%的执法力量都下沉到村(社区)驻点,缩短城管与市民沟通的距离,提升治理效能,作为党员的刘桂良成为了首批片长之一。下沉一线,面临着工作量增大、群众沟通难等更多挑战,刘桂良明白,这些都需要尽快克服。
“你不要搞我的鸡笼,我的东西就是这样放着,不要搞!”刚开始进驻时,刘桂良就遇到了一位顽固的老婆婆。

▲刘桂良对问题进行回头看,并慰问独居老人
原来,这位老婆婆为独居,为了方便,在门前搭了一个小鸡笼,旁边也堆有很多杂物,遇上下雨天,鸡粪会随着雨水流到墙边,影响环境卫生。对此,村委会工作人员曾多次上门想帮助老婆婆清理,都遭到反对。
刘桂良得知此事后,便使用刚柔并济的方式,尝试一边和老婆婆聊天,利用聊家常等拉近距离的方法慢慢改善老婆婆的态度,一边叫来环卫工人协助清理周边杂物。经过一番周折,总算清理干净。
数日过后,刘桂良对该地进行回头看,顺便探望老人,老人开心地对其竖起了大拇指,连声道谢,并承诺自己会保持好门前干净卫生。
柔性执法解摆卖难题
随着与群众的深入接触,刘桂良越来越明白柔性执法的重要性,转换一下处事思维,结果大有不同。在今年五一假期,他就用柔性执法化解了一起乱摆卖事件。
当天上午,天空还下着雨,作为片长的刘桂良放弃了假期,在街头巡逻,整治乱摆卖行为。在旧市场周边,他发现一位老婆婆正在推着手推车进行叫卖。本该享受天伦之乐的年纪,却在雨中街头贩卖货物,他明白老人的不易,决定以教育为主、执法为辅的方式解决这件事情。

▲老人收拾摆卖物品时,刘桂良主动上前撑伞
“婆婆,下雨就不要出来摆了,家人都担心的,如果你想摆,等不下雨了,我和市场方那边协调,给一个临时摆卖摊位给你吧。”老人收拾物品的同时,他还主动上前撑伞。老人见状,连声感谢道:“谢谢你,没有没收我的东西,还留个小摊位给我,让我可以多赚点钱补贴家用。”
下沉一线近一年来,这样的暖心故事还有很多。自今年以来,市城管局将工作重点倾斜到美丽圩镇建设以及“门前三包”责任制,刘桂良首先从群众入手,了解关于环境卫生的意见和建议,以问题为导向探索治理方法,并通过持续宣传和柔性执法相结合,引导沿街商户切实履行“门前三包”责任制。目前,他管理的铁炉坑村春城路已被列为全镇“门前三包”示范街打造对象,街道82家店铺全面签订了落实责任书。

▲天气炎热,刘桂良为环卫工人送上矿泉水
从“被动管理”到“主动服务”,片长制的实施改变了城市基层管理半径大、力量散、效能低等问题。和刘桂良一样,企石城管片长们将继续以“城市品质提升主力军”的角色,推动更高品质的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将城市精细化管理落实到“最后一米”,让群众随时随地能享受到城管服务,出门遇见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