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2022年4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修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以下简称“新职教法”),新职业教育法第五十三条明确:职业学校学生在升学、就业、职业发展等方面与同层次普通学校学生享有平等机会,首次明确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
同时,新职教法回应了社会和民众对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关切:无论是职业教育面临的升学、就业,还是产教融合等多个教育维度,新职教法都给出了明确的发展方向。2022年5月1日,新职业教育法正式实施,职业教育发展迎来新时代、新征程,更是赋予了职业教育乘风破浪的自信和动力!东莞职业教育发展也得以在再接再厉,在产教融合、就业、升学、技能竞赛等多个维度全面开花结果。“东莞+”特别开设“职教自信”栏目,带你感受了解东莞中职教育发展的力量。

记者从东莞理工学校获悉,近日,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产教融合专业委员会公布《2021年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的名单》,共遴选出485个典型案例,东莞理工学校两个校企合作项目成功入选。该校也成为全市唯一入选的中职学校。
据介绍,该校本次入选国家教育部产教融合的项目分别为《整合校企资源,提高中职会计人才素质》《平面设计岗位校企协同创新实践探索——以合作开发建党百年系列文创作品为例》。
突破专业和行业发展限制 架起校企深度合作立交桥
其中,《整合校企资源,提高中职会计人才素质》案例是学校财经专业科近三年实践智慧的结晶。
▲财经专业教师与企业人员探讨企业项目进课堂
该案例主要负责人、财经专业科主任李斌红介绍,财经专业科根据财务管理智能化对财务人员职能和能力的时代新要求,针对如何培养顺应时代需求的会计人才问题,通过整合企业“人脉”资源、“技术”资源、“环境”资源,增强学生对会计工作感性认识,启发成长意识;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技能、培养素养等方面来推动“三教”改革,提高中职会计人才素质,培养知流程、懂业务、会核算、会软件、会沟通、善协调的复合型会计人才的具体措施和成效,为会计类人才培养提供案例,带动和促进区域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发展。
财经由于专业的限制,真正深度参与的企业并不多。学校是如何将这一项目打造成为经典产教融合案例?
李斌红感慨:“财经类专业的毕业生所面向的均为‘岗位点’,不像工科类专业通常面向的是‘岗位群’,每个‘实习点’接受学生的能力有限,再加上企业出于成本效益等多方面的考虑,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校企合作实施的难度。”但李斌红没有畏难,“巫校长的一句话让财经校企合作找到了方向:整合社会能利用的资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挖渠道,变形式,努力让‘点’逐步扩大,肯定有路可循!”
经过三年的努力,财经专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多渠道、多形式地深入推进校企合作,进行了不同形式、不同层次、不同特色的合作,形成了“全员参与、全程对接、全方位服务”的校企合作局面,实现学校、学生、企业与社会的多方共赢,同时获得相关地方经济发展状况和需求的第一手资料,为课堂教学提供案例,使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为教学改革、技能竞赛取得优异成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校企共同拓展合作空间和形式
《平面设计岗位校企协同创新实践探索——以合作开发建党百年系列文创作品为例》案例是该校传媒专业科依托LED职教集团,在产教融合方面与学校平面设计工作室设计制作系列主题文创产品总结上提炼而成。
▲该项目工作小组与企业人员探讨设计方向
该案例主要负责人、传媒专业科主任张林林介绍,项目从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支持、设计行业对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校级产教融合平面设计人才培养基地的建立为实施背景,结合学校开展党史进校园系列活动,以建党100周年文化热点承接项目,从确定分工、实战设计,到设计成果量产落地和展示,到最后实现订单模式,展示了学校校企协同创新实践的新模式。
据悉,该模式结合“互联网+”的线上模式,通过线上线下合作,突破传统校企合作在场地、产权、投资方面的空间限制,适用于中、高职学校艺术设计、平面设计、数字媒体、数字影像等突出创意思维的专业群,能与企业从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合作就业等方面深度融合,拓展了校企合作的空间和形式。
产学研齐步走 深化产教融合
2个项目能成功入选国家教育部经典案例,在张林林看来,离不开学校提供的校企合作平台,离不开合作企业的技术支持,更离不开学校始终如一的专注和努力,“学校工作室一直致力于将企业设计任务融入教学计划,将企业要求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走深走实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校企合作的内涵早已在拓展,除了参与进来的力量呈多元化特质,合作的内容也在不断的丰富和饱满,除了培育人才,向本地产业输送人才外,研发也在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中越来越被需要,这是企业发展和学校育人所需,更是产业发展所需。”该校校长巫云对深化产教融合给予了诠释,也正面回答了为什么2个项目能入选国家教育部经典案例。而东莞理工学校也始终如一探索在这条产教融合的路上,一直以来坚持将校企合作作为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将校企合作与师资队伍建设、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有机结合,形成了由产业研究院、教育研究院、行业协会、人力资源咨询公司、研发型企业、生产型企业等组成的立体化产教融合资源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