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上旬以来,市场开始进入震荡调整,对未来调整的时间和空间该如何判断?长城基金首席经济学家向威达指出,自7月上旬以来,A股的宏观环境并没有改变,甚至在继续向好的方向演化。经济基本面持续复苏,金融市场流动性仍有望维持宽松格局,截至目前,这两大因素对A股将形成有力支撑。
1、 问:7月上旬以来市场开始进入震荡调整,您对当前的宏观经济基本面怎么看?
向威达:事实上7月上旬以来,A股的宏观环境并没有改变,甚至在继续向好的方向演化,看来市场调整主要是市场自身内在因素引发的,即相关板块持续反弹幅度较大。
从经济基本面看,下半年中国经济,特别是消费和服务业等比较可能会缓慢复苏。中央领导在武汉视察时对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还是很重视的,下半年财政刺激、基建扩张的措施进一步落地,效果或将进一步显现,与房地产相关的问题更加得到重视,加上开发商风险可能已经得到比较充分的释放,国内投资有加快复苏的势头。
2、 问:您对接下来金融市场的流动性怎么看,能否持续维持宽松格局?
向威达:从金融市场流动性看,虽然本月上旬央行逆回购连续缩量,但并没有改变国内金融市场流动性异常宽松的格局,短期资金利率近期一直在1.5%以下波动,一个重要背景可能是近期房地产市场连续出现风险,央行更多在相机抉择。加上下半年美国加息压力及其对中国利率的压力可能明显缓解,国内虽然有通胀上升的风险,但其风险整体是可控的,对货币政策可能影响不大,国内的流动性环境可能依然比较宽松。
3、 问:目前主要是哪些因素在引发市场波动?您对大势怎么看?
向威达:目前波动因素仍待观察,但我认为震荡下跌空间有限。短期看,可能有两个因素引发市场波动。
一是上市公司半年报有业绩分化的风险。部分投资者担心,从已经披露的业绩预告数据来看,今年业绩预喜率显著低于往年,中报整体面临着较大的基本面压力,但是当前市场一致预期仍然相对偏高,这或许意味着中报前后市场盈利预期将面临着下调的风险。我们以前对此已经作过多次讨论,认为当前市场可能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半年报业绩分化的风险,部分上市公司二季报业绩同比可能明显减少,但二季报很可能是这一轮上市公司业绩回落的低点,多数投资者更关心的是上市公司下半年和明年的业绩。从目前情况来看,下半年上市公司业绩增速可能见底回升。
二是机构资金仓位风险。上周末公募基金Q2资产组合已全部披露,虽然各家券商统计的结果略有差异,但结论基本上一致,即Q2偏股型基金的仓位高达88%左右,达到历史高位区间;其中电力设备持仓占公募基金总持仓的比例突破性的达到20%以上。加上有色金属、化工、机械、电子等板块的持仓,机构资金对新能源产业链的配置占比更高。对此,部分投资者会担心,历史上A股盈利下行阶段,公募持仓集中度往往抬升,二季度持仓集中度抬升也许意味着当前公募基金整体对于未来上市公司盈利前景比较谨慎;同时,历史上公募基金仓位高点往往也是A股一个阶段性高点。从交易层面来说,后续加仓资金和空间有限。我们感觉当前这个对应关系是否成立可能还需要进一步观察,因为投资者看到的Q2机构数据反映的是6月底之前的情况,7月以来市场持续震荡,资金可能已经在着手调整,机构仓位过高风险可能正在释放。
风险提示:
本通讯所载信息来源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渠道和研究员个人判断,但本公司不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提供直接或隐含的声明或保证。此通讯并非对相关证券或市场的完整表述或概括,任何所表达的意见可能会更改且不另外通知。此通讯不应被接收者作为对其独立判断的替代或投资决策依据。本公司或本公司的相关机构、雇员或代理人不对任何人使用此全部或部分内容的行为或由此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基金管理人提醒,每个公民都有举报洗钱犯罪的义务和权利。每个公民都应严格遵守反洗钱的相关法律、法规。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