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协政能量|经济稳增长 政协在行动

编者按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新一届市政协履职的起步之年,做好今年市政协工作,具有继往开来的重要意义。今年以来,市政协坚守“市委所指、发展所需、民众所盼、政协所能”履职定位,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坚持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为东莞在“双万”新起点上加快高质量发展汇聚起磅礴力量。即日起,本报特开设“莞协政能量”专栏,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本专栏由东莞市政协主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通过广泛宣传委员履职事迹和创业创造创新与爱国奉献精神,讲好新时代东莞故事、东莞政协故事,切实做好思想引导、汇聚力量、议政建言、服务大局各项工作,为奋力谱写东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积势蓄能、贡献政协智慧力量。

■9月15日,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陈文明到大岭山镇开展走访服务重点企业活动

今年以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市政协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紧贴全市中心大局,紧扣经济稳增长,凝心聚力促发展,履职尽责显担当,充分发挥了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聚民心、汇民智、解难题、促发展的积极作用。

围绕中心大局 闻令而动显担当

“扛起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责任,是市政协今年的履职重点。”2022年2月21日,春节假期刚过,位于常平镇的固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就迎来了一批特别的“客人”——由市政协负责同志率领的“访企业、听诉求、解难题”专项调研组。调研组一行深入生产车间,详细了解企业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等情况,仔细询问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诉求。当得知公司计划把分布在昆山等地的事业部迁回常平,急需25亩土地增资扩产时,调研组立即将企业有关诉求记录汇集,及时向市委市政府反映。

虎年伊始,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市政协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科学研判、主动作为,把贯彻2022年全市扩投资稳增长动员大会精神作为开年第一任务,迅速组织开展“访企业、听诉求、解难题”专项调研,助力全市经济发展开好局、起好步。一个多月时间,市政协班子成员深入16个镇街,走访座谈123家企业,收集意见建议273条,经过综合分析,形成专项调研报告报市委市政府。4月14日,市委书记肖亚非作出具体批示,对调研报告充分肯定,并指示有关部门对企业所提问题诉求认真研究解决。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高位推动下,截至5月下旬,市政协专项调研报告中所提的244项事项已基本解决或明确解决路径,占90.4%。针对16项解决需时较长和10项暂时未能解决的事项,5月31日,市政协党组成员、市经济运行监测调度指挥部副指挥长万卓培组织专题协调会,对这些事项逐项提出工作意见。在市镇(街)及其有关部门的合力推动下,许多诉求事项都及时得到积极回应和解决。比如前述固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的用地需求问题已取得重要进展,目前已在常平镇麦园村完成用地选址工作,并计划纳入2023年用地指标。

6月上旬至7月中旬,按照市委统一部署,市政协领导班子全员分别率队投入经济稳增长大走访活动,连续五周深入大岭山、中堂等8个镇走访了解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发展情况和发展诉求,共调研78家重点企业、23个重点项目,梳理汇总125条重点企业困难问题、93条意见建议、16条重点项目诉求,形成2期专报和1份调研报告及时报告市委市政府供决策参考。收到报告后,肖亚非书记当天即作出批示,指示要加快将政协调研报告所提意见建议转化为决策和举措,真正帮扶企业,努力实现稳增长目标。吕成蹊市长专门召开专题会,听取调研报告情况汇报,研究提出解决调研报告所提问题诉求的具体举措。

9月,市政协领导班子继续深入镇街走访服务重点企业,靠前助企纾困解难,当好企业“宣传员”“联络员”“服务员”,持续助力加快推动各项惠企政策落地兑现。

坚持双向发力 履职尽责促发展

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简称RCEP)正式生效,这对于外贸大市东莞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也是“稳经济”的重要机遇和重要抓手。经过精心筹划和深入调研,6月27日,市政协十四届二次常委会议围绕“把握RCEP实施机遇,助推东莞外贸经济高质量发展”开展专题议政,提出8个方面、26条意见建议,为助力我市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集智献计。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全市的第二大支柱产业,有基础、有条件、有空间发展成为与电子信息产业并驾齐驱、比翼双飞的重要支柱产业。”9月20日,市政协十四届三次常委会议围绕“以优化升级产业链为突破口,进一步推动我市高端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再次开展专题议政,瞄准优化升级产业链这个突破口,建言市委市政府通过加强顶层设计、明确发展重点、培育龙头企业、坚持创新引领等九个方面精准延链补链强链,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业做大做强做优。

为帮助我市港澳台资企业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市政协近期组织开展“东莞港澳台资企业转型升级情况”专题调研,深入走访在莞港澳台商代表和有关商协会,详细了解港澳台资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倾听企业发展诉求及加快转型升级的意见建议。

今年以来,市政协立足“双万”新起点,聚焦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召开常委会专题议政2场,开展专题协商3项、提案办理协商4项,组织专题调研、专题视察10余项,自觉在市委的指挥下,奋力奏响经济稳增长“协”奏曲。国庆节后,市政协还将围绕“扩大社会有效投资、大力培育新动能”专题,联合市政府召开“莞商·市长面对面协商”座谈会;围绕“深度融入深圳都市圈”等专题开展协商议政,持续助力我市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

发挥主体作用 牢记使命勇作为

“全市上下打起精气神、鼓足干劲,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全市经济稳增长工作会议上,市委市政府对全市发出总动员。广大政协委员牢记“国之大者”就是“责之重者”,纷纷出谋支招稳预期、促增长。年初以来,委员共提交432件提案。在410件立案提案中有近100件是围绕经济稳增长方面提出意见建议,内容涉及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数字经济、城市更新等工作领域,助推相关职能部门加快修订完善各项惠企政策措施和实施细则,为助推东莞经济加快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加油鼓劲。

打赢经济稳增长攻坚战,要发挥界别委员在经济发展中的排头兵作用。“广大政协委员尤其是企业家委员要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在困难挑战中闯出一片新天地,为全市稳增长大局展现更大担当作为。”在走访调研委员企业时,市政协负责同志多次对企业家委员提出殷切希望。

“当前化工仓储行业进入整合洗牌阶段,一些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弱的企业可能被淘汰出局,但对大企业而言这恰是并购整合的好时机。”市政协常委、广东宏川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海川主动危中寻机,通过产业并购、项目投资推动企业做大做强。

面对超预期因素影响,广大委员企业家直面困难挑战,仍一致看好东莞、加大投资东莞,充分彰显出委员和企业家的主人翁精神与家国情怀。市政协常委、快意电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罗爱文表示,公司位于清溪镇的120亩新厂房预计明年可建成达产;市政协委员、东莞江夏国际集团董事长黄盾斌,正加快位于企石镇的松山吴东木工业园建设;市政协委员、香港兆亿国际企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樊启明,正将公司位于石碣镇的老旧工业园打造成该镇首个大规模“工改工”项目……

■委员风采

林海川:履职十年勇担当 海纳百川向未来

时间飞逝,转眼间,已经进入2022年的金秋季节,中共二十大召开在即。“这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关键年份,也是我参与政协履职的第十个年头。”市政协常委林海川深有感触地说。

■林海川

翻看林海川的履职“答卷”,从经济发展到社会民生,从为企业发声到为环保建言,涉及的问题方方面面。

“十年,我提交或撰稿的提案近20件。”这样一个数字背后,是一串串闪光的足迹:《关于东莞市积极主动对接广东自贸区的对策建议》获评市长重点督办提案,《关于促进东莞市民营企业稳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关于减排降碳,推动东莞率先实现碳达峰的建议》等多件提案获评东莞市政协优秀提案或表扬提案……

2012年,林海川成为市政协委员,开启了委员履职生涯。他说:“过去十年,我始终以饱满的政治热情,积极把握时代主旋律,主动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议政建言,认真撰写提案和反映社情民意,切实履行委员职责,不辜负国家和人民的信任。”

一纸提案摆上案头,不到半年时间就有回响。2015年,林海川提出《关于东莞市积极主动对接广东自贸区的对策建议》,随之而来的是重点提案反馈会、督办会。他说:“提案在发出以后,有关部门很快进行了充分调研,把提案的有关建议纳入到政策举措中去。”

十年履职路,浓浓政协情。林海川说,身逢盛世盛地,奉献的人生是幸福的,政协委员“履职进行时”就是“幸福进行时”,付出与收获同在。在搏击商海的同时,他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履行社会义务,多年来累计捐款超过4000万元。

林海川说:“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履职开拓了我的视野,让我对国家发展大方向、地方经济发展新趋势等重要问题有了更深的了解,把握大势和市场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未来一段时间,新能源、新材料就是产业发展新风口,希望东莞能牢牢把握住新一轮大发展契机,努力创造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