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又迎来重磅消息。10月1日,晶和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大学半导体制造研究院、东莞理工学院国际微电子学院在东莞签署产学研战略框架合作协议,三方将依托东莞松山湖大学科技园,发挥各自优势,围绕半导体领域联合开展技术创新、突破“卡脖子”技术,孵化高端项目,并通过共建顶尖人才工作站、设立半导体制造及研发中心和应用技术研发基地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为东莞在“双万”新起点上加快高质量发展贡献“芯”动能。

校企研协同贡献“芯”动能,服务大湾区创新驱动发展
在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中,先进半导体关键核心技术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竞争的焦点。面对全球半导体芯片产业链分工模式大变局,在新发展阶段,亟需突破关键技术“卡脖子”瓶颈,推进解决制约发展的“芯病”,夯实“未来产业”发展基础。
为推动半导体领域技术创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企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东莞“科技创新+先进制造”贡献“芯”动能,晶和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大学半导体制造研究院、东莞理工学院国际微电子学院携手合作,将充分利用高校/科研院所先进科技成果、优质人力资源和企业成熟的生产条件,加快促进基础研究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晶和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本次合作以满足国家及大湾区产业发展需求、提高高等院校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提升协同创新能力为目标,校企研三方集成了各类资源,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建立产学研战略合作关系,实现在关键技术领域的合作共赢。
本次合作将以“产学研用”为手段,科技与金融相结合,在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人才培育、科技企业孵化、创新金融扶持、创新硬件完善等方面服务松山湖科学城建设和东莞市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力争在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起到示范性作用。

聚平台重科研攻坚,孵化更多尖端项目
记者在签约仪式上获悉,三方将以晶和集团联袂东莞理工学院国际微电子学院达成共建共识的松山湖大学科技园为依托,开展全方位多形式的深度合作。
具体包括合作共建顶尖人才工作站,加大杰出创新团队引育力度,充分发挥专家高端智力的支撑作用,促进科教协同创新,提升校企自主创新能力;联合设立半导体制造研发中心,以承担重大重点科研项目、成立各级各类重点实验室或平台为依托,突破更多半导体领域“卡脖子”技术、孵化更多尖端项目;联合设立半导体制造应用技术研发基地、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加快半导体领域紧缺人才资源整合、技术研究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联合设立教学实训基地、硕博实习基地,实现校、企、研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共同推进半导体领域学生就业创业等。
三方还将建立常态化联络机制,成立“合作工作小组”,加强保障措施,以及绩效评估,确保合作落到实处,出实效。
据了解,松山湖大学科技园位于国家级科技产业园区——松山湖北部,总建筑面积近8.3万㎡。该科技园比邻莞深高速、莞惠城轨的松山湖北站,周边拥有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