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十年 东莞答卷|市水务集团:优质供水保民生 贴心服务暖民心

供水安全是保障城市建设、运行和长远发展的基石。全市“供水一张网”是一项民生工程,更是一项民心工程,对提升全市供水安全保障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东莞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市水务集团”)认真贯彻落实《东莞市“供水一张网”整合工作方案》,始终坚持“安全优质供水”,如期完成“供水一张网”整合硬任务。在此基础上,市水务集团以实现全市供水“同城、同网、同质、同价、同服务”为目标,持续投入大量人力、资金等资源,通过新建区域性水厂及供水管网、推进老旧供水管网更新改造、推动水厂工艺升级、推进供水服务延伸、提升供水服务水平等举措,打造“多源共济、互联互通、服务终端、优质高效”的供水保障网络,进一步提升供水服务质量、提高群众“用水幸福指数”,为东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夯实供水保障。

■市水务集团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供水管网,优化供水格局

优化供水格局

东莞饮用水水源单一,全市用水九成以上依赖东江,东江流域遭遇枯水期,东莞供水就会紧张。

当前,东莞积极构筑“双水源”保障体系和战略性储备水源体系。为实现东西江互济、南北均衡的供水格局,市水务集团大力推进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东莞配套水厂及配水管线工程建设。工程总规模为160万立方米/日,已于2022年初正式开工建设,建成后,西江水系向珠三角东部引水,东莞可同时利用西江和东江原水,届时能有效降低旱情、咸潮产生的影响,切实提升市民用水质量。

与此同时,市水务集团有序推进区域供水管网连通与改造建设,充分利用全市现有供水设施,实现东江、西江两大水源与本地水库、水库与水库、水厂与水厂之间互联互通。为改善区域间、镇间及镇内供水联通不足问题,增强常规、应急供水调度能力,市水务集团计划推进长安、塘厦、松山湖等镇街(园区)给水管网的连通及更新改造工程。

新建区域供水管网总长约70公里,分布在长安、塘厦、茶山、企石、中堂、松山湖等镇街(园区)。工程建成后,将实现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供水的互联互通,进一步构建安全、高效、合理的供水系统,实现水资源合理利用,系统解决东莞“缺水”问题。

构建区域供水管网,系统推进原水管网建设。市水务集团计划在未来两年内,进一步完善东莞主干水网、优化江库联网功能定位、构建多源互济的供水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保护的协调发展;开展芦花坑水厂和莲花山的供水管网联通工程、江库联网绕松木山水库的供水管道工程,建成后,可向松山湖水厂、芦花坑水厂及马尾水厂提供东、西江双水源,优化全市供水格局,进一步巩固全市供水安全保障体系。

■市水务集团精益求精,精心焊接供水管网,全方位提升供水服务

改造供水设施

保安全、降水损、提服务,改造供水设施是关键。

市水务集团积极响应《东莞市水务发展“十四五”规划》要求,聚焦“保安全、降水损、提服务”目标,深化推进全市“供水一张网”工作。通过打造“优质水”项目品牌,在全市范围内推进管网改造、积极检漏、更换智能水表、漏损控制数字化、水厂设备及工艺升级改造等工作。

东莞供水管网建设已有数十年历史,早期建成的镀锌管道老化、锈蚀严重,增加了自来水在输送过程中被污染的风险,容易造成水质二次污染同时对居民生活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市水务集团积极履行国有企业责任,秉承“安全优质供水”的宗旨,主动承担起供水管网更新改造这项民生工程。自2009年起,通过自筹资金方式持续推进市区范围内的老旧供水管网改造工作,至今完成改造超1300公里,取得了一定成效。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位统筹下,市水务集团在全市范围内大力推进管网改造工作,计划三年内加大投入,开展老旧供水管网更新改造工程。其中,计划对万江、莞城、南城、东城街道开展约1000公里的老旧供水管网更新改造;在中堂、高埗、望牛墩、石碣、厚街、虎门、横沥、桥头、樟木头、谢岗、大朗等镇,对约2400公里的老旧供水管网进行更新改造。工程完成后,将进一步提升管网供水的安全性,实现供水的集约化管理,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生产、生活用水需求。

在万江石美社区鸬鹚窝,市水务集团相关工作人员已经在相关路段开展供水管网更新改造工作,并以此作为“优质水”项目试点片区。项目已于7月18日正式启动,改造管网总长约9.2公里,预计今年10月底竣工后,石美社区鸬鹚窝片区将有效降低供水管网爆漏频次、改善用水水质,大大提升居民用水体验。通过更新改造供水管网设施,让“优质水”流进千家万户,切实增强市民群众用水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升级工艺,水质持续向好。市水务集团严格执行三级水质监测体系,推进供水厂网设备更新和水厂改造,加强管网管理等,切实把好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水质量关,提高供水保障质量。在水源水方面,强化原水监测和调度,实现下属水厂所在一级水源保护区视频监控全覆盖,提高风险预警能力,保障生产水源安全;在出厂水方面,计划在今年内完成各镇水厂配水重点数据在线仪表配置,对各镇水厂出厂水重点水质数据进行有效管控,并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对市、镇两级相关自来水厂的机械设备、电气设备、自控系统、制水工艺进行更新改造。

通过对各自来水厂的工艺与设备升级改造,不仅完善现有自来水处理工艺,解决现状制约生产能力的问题,还能有效提升各自来水厂的供水规模与质量,确保全市水厂出厂水水质合格率为100%。供水管网方面,市水务集团将在年内调研各镇供水管网情况,合理配置各镇街需监测的测流测压关键点,将各镇的供水管网重点监控数据统一监控,实现管网水量、水压、水质等数据的采集与监控,辅助生产调度,进而实现数据的统一管理。

当前,市水务集团积极推进全市二次供水抄表到户工作,解决群众用水“最后一公里”问题,实现“从水厂到水龙头”的全过程专业化管理。市水务集团对全市居民住宅小区二次供水开展摸底调研,充分借鉴周边城市关于二次供水抄表到户及管理的先进经验,由供水企业抄表到户、计量到户、收费到户,避免中间加价收费行为,供水企业收费行为受到严格监管,收费严格执行政府公布标准,更公开、透明,进一步提升用水安全保障。

■市水务集团供水人检测水质,确保市民群众用上放心水

提升供水服务

城市供水是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头连着党和政府,一头牵着千家万户,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市水务集团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把提高服务质量放在工作的重要位置,持之以恒强化作风建设,坚持不懈提升供水服务,使服务水平全方位增强,服务能力大幅度提高,为优化全市营商环境贡献水务力量。

一方面,积极推进供水服务进驻政务服务大厅,实现用水“就近办”。在实现大市区供水业务办理营业网点全覆盖的基础上,市水务集团进一步实现供水服务进驻市、镇两级政务服务大厅,实现供水服务“就近办”,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大厅的一站式服务功能。

另一方面,打造24小时网上营业厅,实现供水业务“随时办”。在实现供水服务多渠道办理的基础上,市水务集团从满足市民的需求出发,打造24小时供水服务网上营业厅,市民可以选择登录市水务集团官方网站或微信公众号进入网上营业厅,随时随地可以申请办理用水报装、银行代扣、用户信息变更等多项涉水业务,并可实时查询相关业务办理的进度,供水服务的便利度得到大大提升。

再者,强化信息技术对接,实现供水业务“零材料”办理。市水务集团推进实现客服系统与东莞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粤信签等系统的技术对接,市民只需登录网上营业厅或广东政务服务网进行在线授权及身份核验,即可通过系统对接实现身份证、营业执照等证照信息的共享,实现供水业务“零材料”办理。

如今,东莞供水实现政企信息数据互联互通,服务更便捷。市水务集团推进政企系统平台对接,实现施工许可、工程规划许可等信息互联互通,供水企业提前上门提供用水报装服务。为进一步降低市民及企业用水成本,自2020年1月1日起,市水务集团逐步推行用水报装接入工程“零收费”,即对市政管网到建筑区划红线范围外的管道敷设工程、结算水表的安装工程,客户无需支付任何费用。现时,市水务集团已全面实现用水报装接入工程“零收费”。

为满足广大市民的多样化需求,市水务集团拓宽多渠道缴费,陆续推出包括现金、银行转账、POS机刷卡、银行代扣、美宜佳代缴、支付宝、微信、招商银行APP、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官方微信公众号、APP)、网上营业厅等多种缴费渠道,市民可根据实际,灵活采取最便捷、最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缴费。此外,在大市区和松山湖实现水费电子发票的基础上,市水务集团全面推行缴费票据电子化,市民可通过网上营业厅直接获取电子票据,无需跑动,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节约社会资源,提升供水业务便利度。

市水务集团通过一系列标准化服务设施建设以及服务软件的提升,更好地推进了优质供水服务,树立了良好的供水新形象,切实履行好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用心用情守护城市“供水生命线”;持续开展“供水服务社区行”、水厂开放活动等系列品牌活动,让市民了解自来水的“来龙去脉”,以及更多的用水知识,共同营造“节水、惜水、亲水”的浓厚氛围,更好地树立“节水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让“幸福水网”惠及千家万户。

■市水务集团积极推进管网升级改造,补齐供水设施短板,提升供水质量

相关链接

46名员工获评“最美供水人”

东莞站上“双万”新起点,全市“供水一张网”凝聚供水力量,为党员干部干事创业营造良好氛围。

今年8月-9月,供水公司还开展了东莞市水务集团供水有限公司2022年“最美供水人”评选活动,旨在大力挖掘宣传公司的先进人物,弘扬传统美德,体现时代精神,汇聚发展力量,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培育“最美供水人”,增强员工的归属感、荣誉感、获得感。活动通过推荐报名、网络投票等环节,选出46名“最美供水人”。

许多供水人表示,“从这些‘最美供水人’身上看到了一股正能量,那种忠于职守的牛劲、务实肯干的狠劲、精于业务的巧劲、敢于担当的勇劲、心系用户的韧劲,值得我们好好学习。”部分年轻的供水人说:“我本来觉得水厂的工作枯燥乏味,可看了他们的事迹,让我找到了以后努力的方向。”

选树“最美供水人”,不仅凝聚了供水力量,更为供水公司全体供水人提供可学习可借鉴的榜样,营造“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良好氛围,推动全市“供水一张网”工作蓬勃发展壮大,进一步提升东莞供水形象,为东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供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