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五大赛·探秘 | 分类“童”行,中堂这所学校有妙招!

“真英雄,不一定非要拯救世界,做好垃圾分类,也可以成为英雄。”

在今年的东莞垃圾分类演讲比赛水乡片区海选赛现场,一位名叫钟宝莹的学生这样阐释了自己对垃圾分类的理解。

凭借着“说我所想”,来自中堂镇中心小学的她,给评委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以片区少儿组第一名的成绩晋级复赛。在复赛名单中,还有同样来自中堂镇中心小学的邝诗然,结合自身实践,娓娓道来,表现出色。

▲选手钟宝莹

什么样的学校能够培养出这样优秀的选手?中堂镇中心小学给出的答案是:坚持推动垃圾分类进校园,让垃圾分类成为日常。

接到教管中心通知后,中堂镇中心小学第一时间向各个班下发了比赛消息,鼓励广大师生积极参与。作为比赛的学校方负责老师,郭彩云介绍,此次是学校首次全面组织师生参与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为了有更好的表现,老师们对参与学生做了指导。她就是钟宝莹的指导老师。

“钟宝莹是一位十分开朗的孩子,好学,热爱演讲,还经常参加各种环保公益活动。”郭彩云回忆,了解到钟宝莹参加比赛后,她帮忙修改了演讲稿,并叮嘱学生一定要结合亲身实践谈感受说故事。“垃圾分类不是说说而已,是一定要在生活中践行的,做了才能有感而发。”

除了比赛的指导,参赛选手们也在日常校园生活中深受垃圾分类的影响。近年来,按照市、镇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总体部署,中堂镇中心小学根据有关规定,加快建立了生活垃圾分类实施和长效教育机制,持续开展了“垃圾分类进校园”系列活动,坚持以教育促动学生,以学生带动家庭,以家庭牵动社会,让生活垃圾分类观念扎根校园,营造了良好氛围。

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国旗下的讲话、邀请垃圾分类专家学者开展知识讲座、利用班会课组织学生学习垃圾分类相关知识……每个月,在中堂镇中心小学,多种形式的垃圾分类主题活动轮番开展,学生和教职工都积极参与进来,共同“充电”学习,提升能力。

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堂镇中心小学还将责任落实到人,由班主任带队,带领学生去到校园内各垃圾投放点,现场示范如何正确投放垃圾,在动手实践中学习垃圾分类。

“我们四到六年级还有志愿小天使,低年级的小朋友不会时,就由高年级的小志愿者们进行指导。”郭彩云说,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垃圾分类方法,更能增强他们的责任感。

通过多措并举,一种良好氛围在中堂镇中心小学流动:学生们以做好垃圾分类为荣,以乱丢垃圾为耻,将环保意识不断延伸到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助力了美丽东莞建设。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