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十年 东莞答卷 | 东实集团:争当改革急先锋 敢为人先促发展

自2012年10月成立以来,东实集团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重要论述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不断深化改革、创新管理,开创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近日,在广东省国资委组织编写发布的《广东省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典型案例汇编》中,东实集团《打造“城市工蜂”党建品牌 为建设品质东莞注入新动能》《以“混”促“改” 助力国企高质量发展》两个案例成功入选。东莞市属国企共有五个案例入选,东实集团独占两席。

■东实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波为市民服务中心三期项目党员突击队授旗

打造“城市工蜂”,凝聚发展“红色动力”

东实集团党委秉持“以党建促业务、以业务强党建”的原则,积极探索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创建东实集团“城市工蜂”党建品牌,打造了一支勤于筑巢、善于营巢的“城市工蜂”队伍,为建设品质东莞注入新动能。

决策层面,东实集团围绕 “三重一大”决策事项及须党委会前置讨论事项,形成 “1个基本制度+2个事项清单+3个配套办法”制度体系,有效推动了党委会与公司董事会、经理层同频增益、形成合力。东实集团在董事会建设方面应建尽建,进一步完善了公司治理结构。

落实层面,东实集团党委大力开展“1个项目+1个战斗堡垒”工程,通过项目党支部的攻坚引领,高质量推动任务。特别是在市民服务中心改造、莞番高速垃圾填埋场治理等“急、难、险、重”一线现场,均有“站得出来、顶得起来、豁得出去”的党员攻坚突击队长期驻守,力保企业度过危急时刻、完成重要任务。

抓住四个关键点,推进混改业务跨越式发展

2015年开始,东实集团抓住“宽选、慎引、善管、强评”四个关键点,启动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优势资源的强强联合,切实提升了项目的投资、运营质量。

新疆100万锭纺织项目(东实集团产业援疆项目)筹建初期,东实集团引入以纯集团,为项目落地提供强大助力。后又引入深耕行业多年的恒丰集团,注重增强管理效能。在各方的倾力支持下,东纯兴集团投产后在行业内迅速打响名气,2021年营收超25亿元,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省、市交办的产业援疆任务。

在海心沙资源循环利用基地的建设及运营上,东实集团与粤丰环保集团在垃圾焚烧、飞灰处理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为项目落地和运营提供了强力保障。2016年,东实集团携手广东开能公司,共同拓展工业节能和固废领域相关业务,目前,东实开能公司(双方合资公司)已成为省高新技术企业,拥有43项技术专利,2021年营收破亿、利润破千万。

■海心沙资源循环利用基地

全面深化改革,凝聚企业发展新动能

国企改革工作涉及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除加强党的建设、发展混合所有制外,东实集团在优化业务布局、自主创新以及创新人才管理方面都有不俗的表现。

优化业务布局方面。东实集团以“板块内部强链补链、板块业务协同发展”为原则,充分发挥东实在土地整备、工程建设、商业运营、人才安居等业务优势,为产业空间打造、产业招商运营以及产业服务配套奠定了工作基础。

坚持自主创新方面。东实集团以“创新引领发展”专项工作为抓手,引导集团上下以新技术、新管理、新模式来破解发展中的难题,在运营管理、业务模式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如成功探索出市属企业土地整备的新路径、“工程换物业”“作价出资”等新模式,并在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搭建了三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累计孵化了400多家科技企业、37家高企。

创新人才管理方面。东实集团坚持以“市场化、绩效化、专业化”为人才发展导向,自2016年引入了东莞首位职业经理人至今,已形成系统、完善的职业经理人管理机制,对各级企业经理层成员全面实施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同时,建立了差异化薪酬、全员化绩效考核、强制排序和末位调整机制,真正实现了“业绩与市场对标,薪酬与业绩跟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