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师提醒,霜降需防肺疾,可以适当食柿

今日(10月23日)霜降,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东莞市中医院治未病科主治中医师蔡颖娴提醒,此时宜顺应时令要求选择具有滋阴、益气作用的食材,加强补肺卫外功能。霜降这几天,正是柿子成熟时节,此时的柿子皮薄肉鲜味美,营养价值高,而且经过较大的昼夜温差,被霜打过的柿子会更加的香甜,可以适当食用。

而在日常身体养护方面,该院ICU副主任中医师陈柳萍介绍,需防肺疾,如果调养不当,会出现咽干、咳嗽、皮肤干燥、大便秘结等“秋燥综合征”。

避霜防寒,添衣保暖

陈柳萍提醒,天气逐渐转凉,霜降养生首先要重视保暖。早晚出门要适当添加衣物,睡觉时应盖好被子,特别是保证头部、腹部不要受寒邪或贼风入侵。

不是人人都适合“秋冻”,例如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可能会“冻”出疾病复发或加重。对于抵抗力差的老人和儿童,应及时关注天气,添衣保暖,以免湿邪、寒邪入侵,导致生病。

起居环境,通风保湿

霜降意味着秋季开始过渡到冬季,天气越来越凉,秋燥明显,燥易伤津。如果长期窗户紧闭,会导致室内空气污浊,影响呼吸道的抗病能力,使人更易发生感冒、咳嗽、咽炎等。因此应注意适时开窗通风,勤拖地,陈柳萍建议,可在室内放置一盆水以增加湿度,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及湿度,维持适宜的居住环境。

早睡早起,收敛神气

气候转凉,阳气开始收敛,人要早睡早起,收敛神气,尽量使自己的心志安宁。

陈柳萍建议,早起呼吸新鲜空气,以利舒肺,能使机体津液充足、精力充沛。宜适当运动,但不可过量,以防出汗过多,阳气外泄,伤耗阴津,削弱机体的抵抗力。可选登高,以舒畅肺功能,同时登至高处极目远眺,心旷神怡,可舒缓心情。也可选择广播体操、健美操、太极拳、太极剑、球类运动等。

饮食调养,适当食柿

霜降气候特点以燥气当令,此时五脏属肺,肺主一身之气,要防治干燥症状,进补关键应以养阴补气、润肺生津为宜。注意多喝水,少食凉食,饮食宜清淡、爽口,多食新鲜水果和蔬菜。

在食疗方面,红枣、银耳、梨、橄榄、百合、鲜藕、芝麻、莲心、蜂蜜、西洋参、白术、生地、麦冬等都是秋补佳品。对于干燥症状明显的人群来说,则可通过进补药粥、药膏来达到润肺的目的,如麦门冬粥、川贝母蒸梨羹等,都可起到养阴润肺的功效。

蔡颖娴介绍,此时还适合适当吃柿子。《本草纲目》记载:“柿乃脾、肺、血分之果也。其味甘而气平,性涩而能收,故有健脾、涩肠、治嗽止血之功。”

营养分析表明,柿子含蔗糖、葡萄糖、果糖、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C、碘、钙、磷、铁等。

但蔡颖娴也提醒,未成熟果实含鞣质,注意柿子最好待成熟再食用,且每次食用不超过200克,也不宜空腹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