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东莞银保监分局联合东莞市银行业协会、东莞市保险行业协会以及多家银行保险机构,举办2022年三季度新闻通气会,通报三季度东莞银行业保险业改革发展和监管取得的成效。

东莞银行保险业全面助力稳经济
东莞银保监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陈璋介绍,今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东莞银保监分局积极引导辖内银行保险机构助企纾困、保障民生,持续助力稳住地方宏观经济大盘。截至9月末,全市各项存款余额2.21万亿元,同比增长16.17%;各项贷款余额1.67万亿元,同比增长13.69%;全市银行业投向实体经济贷款余额1.12万亿元,同比增长11.68%,高于各项贷款增速8.6个百分点。
特别是在为实体经济“输血”上,东莞银行保险业不断加强金融创新,提升服务质效,有力支持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发展。截至9月末;全市银行业制造业贷款余额3758.88亿元,同比增长34.74%;外贸企业各项贷款余额1946.9亿元,同比增长23.6%;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543.61亿元,同比增长25.36%,贷款户数20.23万户,同比增加2.42万户。
东莞金融业在助企纾困上也十分“给力”。前三季度,东莞银行业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行业发放贷款397.63亿元,占新增贷款的22.8%。截至9月末,辖内主要金融机构实施延期偿还的中小微企业贷款本金249.49亿元,户数8608户,贷款利息0.30亿元,户数70户。
乡村振兴离不开金融活水的支持。我市持续保持全辖350个行政村基础金融服务100%全覆盖,全力保障“菜篮子”工程,支持现代农户创新创业,9月末辖区涉农、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分别同比增长18.13%、29.99%。在推进“三农”保险扩面增品提标上,我市保险机构创新开发荔枝气象指数保险、生猪“保险+期货”、古树名木综合险等特色化、定制化的险种,9月末全市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4407万元,保险保障金额9.69亿元,同比增长77%。
围绕东莞新市民群体的居民住房、创业就业、培训教育等需求,全市银行保险业加强特色产品服务供给,确保新市民在东莞安居乐业。例如,我市银行业率先设立首批33家新市民金融服务示范点,成为全国首个新市民金融服务示范点镇区全覆盖的地市;聚焦新市民子女教育场景,搭建免费教培行业资金监管平台,17家银行机构成为市教育局首批入选的监管银行,落地教培行业监管账户超1600户。

加强金融创新,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会议上,东莞市六家银行保险机构分别就加强金融创新、服务实体经济、落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等作了详细介绍,其中,金融机构在支持“科技创新+先进制造”、践行普惠金融、助企纾困等方面的相关做法颇具成效。
例如,工商银行东莞分行通过设立专门的机构、团队和产品,推动普惠金融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工商银行广东省分行党委委员,广州分行党委书记、行长,东莞分行党委书记、行长熊焘介绍,工商银行东莞分行设立专门的普惠金融事业部、乡村振兴办公室、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成立专职团队,并研发推出一系列专项产品,有效满足中小微企业不同需求。截至9月末,该行普惠贷款余额464亿元,较年初净增127亿元,增量连续三年突破百亿。
东莞银行聚焦东莞“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城市特色,提供集成式金融创新服务,支持科技企业发展壮大。该行党委副书记、行长程劲松表示,东莞银行推出了专项先进制造业金融服务方案,研发了高企信用贷、专利权质押快贷10余款专项产品,为先进制造业企业的日常经营、扩大再生产、转型升级等提供金融支持。截至9月末,共为2327家先进制造业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授信余额541.28亿元,较年初净增126.95亿元。
东莞农商银行在助企纾困上力度大、举措实。该行党委副书记、行长傅强介绍,疫情以来,该行共设置800亿元专项纾困资金,累计发放贷款1881亿元,支持超过6.8万户小微企业复工复产、稳链保供。今年以来新发放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为4.80%,较上年新发放贷款利率持续下降达0.72个百分点,有力支持小微企业减轻还款压力、降低融资成本。
广发银行东莞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孙丽娜表示,广发银行东莞分行深耕大湾区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政银企合作,积极参与东莞市公路、能源、环保、轨道等基础设施建设,截至9月末,为本地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提供授信支持达150亿元。
东莞保险机构则加强产品创新,提高保险服务供给,为稳经济、保民生、兜底线提供支撑。例如,人保财险东莞分公司签发全市首单“护航专精特新”企业保险,为全市46家专精特新企业提供风险保障。中国人寿东莞分公司积极参与普惠型商业健康保险“莞家福”项目,推广近10万件,承保了近10万人次,助力提升新市民的个人保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