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4+2”标准化产业片区集中学习调研“银瓶经验”

近日,谢岗镇政府6楼联席会议室气氛热烈。全市“4+2”标准化产业片区(下称“产业片区”)现场指挥部相关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同学习调研“银瓶经验”。

自5月份土地整备全面铺开以来,银瓶片区用三个月,开创从项目洽谈招引到土地整备报批摘牌的“谢岗实践”。

市自然资源局希望通过组织学习交流,碰撞出新思路、新理念,加快推进产业片区工作,为“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拓展更多空间资源,助力“双万”新东莞谱写新篇章。

学习调研

碰撞新思路新理念,营造比学赶超氛围

中巴车驶出高速,驶向粤海大道,翠绿高耸的银瓶山下,成熟的大面积连片土地空间,山明水秀的生态本底,令参加学习的调研人员艳羡不已。

“这里有多大面积,重大项目招引情况如何?”随即的发问代表了各产业片区共同的心声。

“4+2”标准化产业片区土地整备,是东莞筑牢“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城市特色,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战略工程之一。10月18日上午,市“拓空间”总指挥部办公室土地整备组组长、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张伟华带队,组织各产业片区前往谢岗实地学习调研银瓶产业片区规划设计、土地整备、重大产业项目落地等方面工作的先进经验和做法。

谢岗银瓶片区位于谢岗镇东部,总面积约8371亩,锚定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两大产业方向,自今年5月土地整备工作全面铺开以来,谢岗在“全市一盘棋”的基础上创新方式方法,形成了一套有属地特色的土地整备攻坚工作机制,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截至目前,谢岗共识别拟整备产业用地2877亩,今年已完成1046亩,近期拟完成一个重大产业项目用地挂牌工作,用三个月开创了从项目洽谈招引到土地整备报批挂牌的“谢岗实践”。

“谢岗镇自土地整备全面铺开以来,迅速打开局面,在全市具有借鉴示范意义。”张伟华表示,希望通过集中交流调研,碰撞出新思路、新理念,在产业片区工作上营造比学赶超、齐头并进的氛围,全力推动经济稳增长。

银瓶经验

“谋聚优攻”推进土地整备和项目落地

随后的座谈会上,与会人员就产业片区土地整备补偿模式、项目招引统筹、疑难问题攻坚等方面展开热烈交流讨论,共同研究产业片区土地整备和项目落地的创新路径与亮点做法。

“我们用3个多月时间,把银瓶产业片区从生地变成熟地。”谢岗银瓶片区现场指挥部执行副指挥长、谢岗镇党委委员张桂标表示。

银瓶片区的“快”,既体现在土地整备的进度上,也反映在重大项目招引速度上。

“快是要求,也是成果。”张伟华对谢岗银瓶片区具体做法高度概括了“谋、聚、优、攻”四字诀。

一是“谋”。谢岗镇早年有谋划,做好土地统筹和现状管控,使得连片宝贵资源得以保留;市重大部署有谋划,统筹全面开展标准化产业片区土地整备,并落细落实前期工作。二是“聚”。从市“拓空间”总指挥部到现场指挥部专项工作组,产业片区聚合各路人力和资源,全面考虑、整合推动各项工作。市相关部门在银瓶产业片区集中投放政策资源、要素资源。三是“优”。不断优化市级部门之间以及镇党委政府内部的联动协调机制,开展“并联审批 围合供地”政策试点,实行“3+3+2”“大围合”项目审批改革。新模式下审批时长与申请资料压减率分别达到了71%和58%,极大程度提高了审批效率。四是“攻”。市自然资源局党组成立临时党支部,谢岗下沉近百名党员干部职工,开展一线土地整备工作,把党建力量转化为执行力量。发扬攻坚克难精神,通过市镇联动、专班跟进、挂图作战、“红黄绿”制度等方式,及时解决“卡脖子”问题,争分夺秒推进片区土地整备和项目落地。

■最新进展

重特大产业项目完成选址评估

通过市、镇两级三个月的反复研究论证,银瓶片区已规划出“一廊两片”空间格局,并总结出相关优势及行动计划。

记者了解到,自今年6月初接洽招引重大产业项目并达成合作意向以来,市、镇成立了重特大产业项目工作专班,以全程“保姆式”服务制定任务清单、细化工作措施、倒排时间节点,积极与企业洽谈用地需求、确定项目选址、形成用地方案。目前,重特大产业项目规划选址评估方案已完成备案,计划11月上旬挂网,较一般程序提前6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