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红绿灯等一两回就能通过了,以前要等上五六回,最堵的时候,车从这头排到那头,足足一公里,现在畅通了,心情舒畅多了!”
“这个绿化带封得好,行人和电动车不再乱穿马路了,人行天桥的作用真正发挥了,也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行车放心多了。”
“掉头位前移得好,既增多了一条车道,又发挥了东和路的通行作用。”
随着“莞樟路-东和路”交通拥堵节点治理工程的完成,经常在这段路通行的司机行人赞不绝口。交通堵点疏通背后,是人大代表“接力”履职,盯住交通整治不放松,督促治理工程持续完善。

盯住交通整治不放松
莞樟路是省道,是东莞主城区与东南片区樟木头镇的主要交通要道。莞樟路东城段车流量大,交通状况复杂。
2021年初,市驻东城街道人大代表在走访视察过程中,发现“莞樟路-东和路”节点存在行人、非机动车横穿莞樟路等问题,车辆需要避让,造成莞樟路拥堵严重,且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急需进行综合治理。
民有所需、我有所应。东城街道人大工委决定以盯住“莞樟路-东和路”交通拥堵节点治理为着力点,把该路段存在的交通问题,转到街道品质交通千日攻坚行动分指挥部,以点带面,推动市、街道建立品质交通指挥联动机制,助力品质交通治理。
2021年7月,由市品质交通千日攻坚行动指挥部牵头,会同东城街道品质交通千日攻坚行动分指挥部,并邀请市驻东城人大代表一起进行实地调研,调研组提出将掉头转弯口往红绿灯方向前移,提升东和路的通行能力;新建中央分隔带,引导行人通过人行天桥过马路;新建绿化带,封闭东和路直出莞樟路路口,路口改为“右进右出”等意见建议。

2022年,新一届人大代表接过了履职接力棒,跟进该路段的治理情况。5月10日,驻街道市人大代表视察“莞樟路-东和路”施工现场,听取市品质交通千日攻坚行动指挥部的治理最新情况进展。
据介绍,在2021年7月市、街道指挥部会同人大代表共同实地调研后,“莞樟路-东和路”交通拥堵节点治理被纳入东莞市第六批交通拥堵节点治理项目,已于5月6日开工,8月底完成整改治理;同时,东城街道被纳入市第六批交通拥堵节点治理项目共有15个,于今年8月底全部完成。

“接力”履职见成效
贴近百姓心声,盯住交通问题。代表们听取情况介绍后,对照施工设计图纸,结合现场实地情况,认真细致地研究分析治理方案,发现新开设的掉头位置50米的渐变道过短,直行车辆将会影响掉头车辆,对交通疏导不利,建议铲掉一半绿化带,将渐变道从原来的50米一直延长至新开设的掉头位置,减少掉头车辆对直行车辆的影响,更好地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
今年9月16日,人大代表们再次来到“莞樟路-东和路”路口实地视察。一条宽阔的道路呈现在代表面前,绿化带缩减了一半,渐变道从原来的50米延长至185米,道路从原来的4车道拓宽至5车道,车辆有序地行驶,行人从人行天桥过马路,一切秩序井然,人车混行现象大大改善。
“通行能力大大提高了,交通拥堵问题得到有效的改善,感谢人大代表对我们的监督,促使我们的治理方案得到更进一步优化和更好的实施。其他14个点治理项目也已完成,整体效果十分明显。”东城街道品质交通千日攻坚行动分指挥部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说道。
看着行车顺畅的道路,代表们纷纷欣喜地表示“能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真开心。”“治理项目虽然完成了,但有些瑕疵需要注意。人行天桥行人多了要注意保洁;路口封闭了,路面的行车标识需要及时处理。”代表们忍不住又挑“小毛病”。
经人大代表与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东城的15个市第六批交通拥堵节点治理项目完成综合治理,这是驻东城街道新老“两届”人大代表积极建言献策,“接力”履职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