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上午,“数字滨海湾 智造创未来”中国(滨海湾)首届工业人工智能高峰论坛在滨海湾新区正中科学园展示中心举行。东莞市科技局、滨海湾新区管委会与东莞市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正式签约,标志着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正式落户滨海湾新区。

学者专家齐聚 为东莞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把脉问道”
本次论坛汇聚了专家学者、政府代表以及企业家,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及产业化发展的前景,并见证滨海湾在打造“机器视觉+高端装备”产业集聚区上迈出坚实一步。
本次论坛聚焦机器视觉技术及其产业化展开思维碰撞。在高峰论坛上,大家就人工智能领域不同细分赛道的研究进行分享报告,重点分享了构新型工业互联网、特征成像芯片设计及系统研究、规模化视觉模型生产、大型结构件机器人化制造技术及应用、工业AI打造科技制造新驱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与实践等六大主题,对人工智能应用于工业制造、机器人、汽车等具体场景进行了丰富的思考与探讨。

高水平建设科技平台 打造“机器视觉+高端装备”产业聚集区
会上,东莞市科技局、滨海湾新区管委会与东莞市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正式签约,建设东莞市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共同打造“机器视觉+高端装备”产业聚集区,推动滨海湾新区建设大湾区重要的数字经济产业创新高地。
打造“机器视觉+高端装备”全国产业名片,形成制造业与数字经济融合标杆,是研究院的建设目标。东莞市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徐晨表示,“机器视觉+”战略是装备智能化的关键一步,研究院落户滨海湾,是打造深莞技术链接、面向大湾区建设人工智能技术高地的关键选择。
作为推动基础创新向产业技术转化的“链接平台”,东莞市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将做好平台技术链接、原创能力链接、数据标准链接和梯次人才链接“四个链接”,重点引入人工智能领域的头部企业先进技术平台、高校院所和多层次的技术研发人才,打通基础研究和产业需求的关键环节,聚焦机器视觉、自动驾驶、智能制造等行业场景,推进科研成果转化落地。
未来,研究院将以滨海湾新区为核心总部,建设一个以机器视觉技术、机器人技术为核心的技术研发、设计、试验、孵化基地,培育高水平人才,以滨海湾为中心建设人工智能产业应用基地,力争成为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融合的典型高端科研机构,辐射、带动东莞市及周边地区高端制造业的蓬勃发展,提升东莞机器视觉产业技术的全球竞争力。
当天,研究院还发布了首期《机器视觉(东莞)产业技术发展报告》,该报告调研了东莞七十多家先进制造企业,详细分析了东莞市当前机器视觉产业技术发展现状和未来方向。

此外,研究院还与云天励飞、诺泰芯、奥美特三家企业现场签约合作,并与吉林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合作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全面推动人才储备、技术创新能力提升。

投资滨海湾 工业人工智能发展场景广、空间大
“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作为一座产业科技新城,滨海湾迎来了人工智能赋能先进制造的重大机遇,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空间。”会上,滨海湾相关负责人现场向各位专家学者、企业家进行推介,诚邀广大企业、人才到滨海湾投资兴业、共创智能新时代。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赋予滨海湾建设高端制造业总部的重要使命,依托东莞先进制造基础,滨海湾发展工业人工智能具有市场规模、应用场景、数据资源等多方面的综合优势,是人工智能与优势产业集群“供需对接”的丰厚沃土。
目前,滨海湾聚焦“4+22”产业细分赛道,加快推进龙头产业项目建设,瞄准信息通信产业链条,聚焦工业智能、机器视觉等核心赛道开展精准招商。接下来,滨海湾将高标准建设智能化城市基础设施,发展人工智能产业链高端环节,培育“智能+”服务新业态,着力培育一流产业生态、搭建高端创新平台、打造应用示范高地,为工业人工智能提供场景支持和发展空间。
为满足人工智能项目发展需求,滨海湾规划了充裕的产业空间,构建“N个10条”全周期政策扶持体系,拿出最好的资源招引项目、最优的服务落地项目,进一步把握数字经济新风口,抢抓人工智能新赛道,壮大培育新动能。
(记者 何锡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