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标准化助力乡村振兴,横沥镇国家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突显特色亮点

1月11日,横沥市场监管分局、横沥镇乡村振兴办联合举办横沥镇国家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乡村振兴系列团体标准宣贯会,全面介绍推进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工作取得的成效,就如何发挥标准化助力乡村振兴进行了经验讲解。

以标准化引领,擦亮乡村振兴“底色”

会上,东莞市标准与产业融合促进会会长曹志勇结合横沥镇近些年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实际情况,从“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说明”“乡村振兴系列团体标准宣贯”“标准化赋能乡村振兴成效显著”三方面进行了细致讲解,让与会人员对国家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乡村振兴系列团体标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据了解,2020年4月,横沥被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正式授予国家第四批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镇。自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横沥扎实推进标准化建设各项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共编制了《海绵村庄(社区)建设指引》《村居外墙彩绘技术规范》《田间窝棚整治管理规范》《边角花园改造规范》等12项乡村振兴系列团体标准,并推广应用于18个村(社区),累计建成“边角花园”91个、“四小园”696个,农村面貌持续改善,推动全域达到“干净整洁村”“美丽宜居村”标准。其中3个村成功创建市“特色精品示范村”,4个村入选市“特色精品村”创建名录,实现“干净整洁”“美丽宜居”全时段全覆盖和“时时美”“处处美”,推动全镇乡村振兴工作继续走在省市前列。

以标准化支撑,助推绿色经济发展

在强化乡村振兴的标准化支撑同时,横沥镇坚持多管齐下,在绿色建材、碳排放等方面全面发力,全面构建标准化体系,助推横沥镇绿色经济发展。

在绿色建材方面,横沥根据绿色建材产品的生命周期形成了从基础通用标准、开发阶段、生产阶段、评价阶段到施工阶段所有标准的子体系,包含了362项标准,其中183项国家标准、140项行业标准、12项地方标准、16项团体标准及11项企业标准。

在碳排放方面,横沥制定了《智慧零碳工业园区设计和评价技术指南》,并按此标准落地智慧零碳工场项目。该项目占地面积15980.48平方米,建筑面积45478.58平方米,跨界融合了“绿色建筑”“智慧能源”“碳资产管理”等创新技术,构建光电行业“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绿色制造”高质量创新发展生态圈。目前智慧零碳工场已建成启用,吸引了多家企业进驻。

以标准化服务,夯实企业发展基础

当前,横沥通过开展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全镇经济和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标准技术支撑。 近三年来,新增标准774项,其中企业标准709项,团体标准35项,国家标准23项,行业标准3项,企业标准领跑者4项。

在强化宣传服务方面,横沥镇积极开展标准化宣传活动,主动承办了2020年广东省世界标准日活动暨横沥镇“标准化+乡村振兴”系列活动。借助全省地级市首家对外开放的标准化展厅——东莞市标准产业融合促进中心普及标准化知识,对学生、普通民众及标准化工作人员等不同群体开展标准宣贯,为加强关键技术领域标准研制与产业推广提供助力。

在强化平台支撑方面,横沥积极推动成立了标促会,目前共有会员单位88家,涉及建筑建材、光电、模具、新材料等多个东莞传统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此外,强化人才支撑作用,建立了东莞开放大学教学实习基地和东莞理工学校教学实习基地。校企双方在专业共建、人才培养、师资培训等方面探索与实践,为横沥经济建设培养标准领域的人才。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