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的一年,黄江如何做好经济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日前,东莞日报记者走进黄江镇,深入了解该镇如何实现今年经济工作开好局起好步,解读其发展思路、发展举措和发展目标。

■黄江镇党委书记苏东
“近年来,黄江有几个重大项目纷纷落地,其中包括大富科技、立洋电子、正扬电子、领益科技200多亩用地、航天电器、安世半导体等项目,都是投资20亿元以上的优质项目。这些项目争取今年上半年一个一个落地,部分项目能够两年内达产,这对黄江的经济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我相信黄江今年的整个指标,包括明年的后续指标应该都会很好。”黄江镇党委书记苏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对2023年的工作充满了信心。
苏东表示,黄江将把工作重心聚焦到巩固延续稳中向好的经济发展势头上,进一步坚定信心,主动服务大局,以奋力谱写建设“深莞高度融合样本”新篇章为目标计划。同时,深度融入松山湖科学城与深圳光明科学城“双科学城”创新协作发展大局,主动承接更多深莞科技成果在黄江落地转化。

主动承接更多深莞科技成果在黄江落地转化
东莞日报:请结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以及市委十五届五次全会的部署要求,谈谈黄江镇接下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思路。
苏东:党的二十大是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在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具有极其重大的历史意义。今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黄江镇委将进一步引导全镇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自觉。在全镇进一步弘扬“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推动黄江高质量发展。
一是科学锚定全年奋斗目标。2023年力争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6%,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
二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度融入松山湖科学城与深圳光明科学城“双科学城”创新协作发展大局,主动承接更多深莞科技成果在黄江落地转化。同时,打好“五外联动”(外贸、外资、外包、外经、外智)组合拳,全力提升内外循环质量和水平,大力支持企业出海拓市场、抓订单,助力黄江制造货通全球。
三是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牢牢扭住“工业立镇”这个“牛鼻子”,集中一切资源要素服务实体经济,加快构建电子制造、新能源、5G应用、医疗健康等多元发展、多级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紧盯引进“三类500强”企业加快布局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构建“链主拉动、配套跟进、集群发展”的电子制造产业梯队。全力提升企业研发水平,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53%以上。

■新的一年,黄江将奋力谱写建设“深莞高度融合样本”新篇章
奋力谱写建设“深莞高度融合样本”新篇章
东莞日报:2023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市委对今年工作提出了方向和目标,也作出了工作部署。请问黄江镇制定了怎样的目标计划?抓好今年工作的重点突破方向在哪?
苏东:今年市委提出“坚持制造业当家,集中一切资源要素服务实体经济”,为黄江更深层次开展产业协作、更广范围集聚要素资源提供众多利好。今年,黄江将把工作重心聚焦到巩固延续稳中向好的经济发展势头上,进一步坚定信心,主动服务大局,以奋力谱写建设“深莞高度融合样本”新篇章为目标计划。
随着去年多个重大项目纷纷落地,接下来黄江的后劲比较强劲,因此将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加大基础建设。特别是一些基建的建设,目前公常路是黄江的主要道路之一,其他道路存在断头路的情况。而黄江处于两个科学城中间,接下来要把一些主要道路打通,随着道路的打通,将能盘活许多土地,对于接下来的招商工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另外一个就是新城大道,该大道可以把黄江村黄京坑村两个村的上千亩地激活。最后,就是黄江镇内的道路,按照时间节点推进明珠三路等8条道路升级改造,对东环路、黄江大道等主干道路进行慢行系统提质,推进美丽街区塑造。
二是抓乡村振兴,打造宜居宜业新环境。围绕村集体总资产稳增长再启动一批乡村振兴项目,鼓励各村集体谋划特色产业项目,完善多元化“三农”资金投入机制,引导更多资本投入乡村振兴。在去年投了4个亿的基础上,黄江今年还要加大乡村振兴美丽市镇的建设,让一些人、一些企业能留住。
三是抓文化引领,培育文旅融合新业态。擦亮“文化黄江”品牌,全力创建“全国文明镇”。黄江建设的科技公园就是科技文化,让企业把文化科技产品带到科技文化上来。同时,黄江正在建设图书馆、美术馆,也将在今年启用,再加上充分利用高品质公共文化场所,举办音乐节、艺术节、书画节、体育节、科技博览会、诗歌朗诵会、评书会、文化座谈会等“四节四会”,让深莞的企业人才在黄江也能够感受到高雅的文化。
确保总投资超60亿元的工业项目顺利推进
东莞日报:要实现经济工作开好局起好步,唯有迅速动起来、干起来。请问黄江镇如何坚持“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推动高质量发展?有哪些具体的工作措施?
苏东:今年,黄江将围绕“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着力巩固提升电子制造、新能源等产业链条。同时,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医疗健康和跨境电商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培育工业规上企业、电子高新企业和市场主体。
一是全力保障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天集·磁海、领益精密金属、安世先进封测等12个省、市重点建设项目。发挥班子成员包保、“提前审核,即来即办”服务措施和工作机制,推动重点项目无障碍推进、无障碍建设投产。同时,加强项目谋划,形成“开工一批、投产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项目建设滚动发展格局。
二是发力工业有效投资。坚持把扩大工业有效投资作为发展实体经济、提升产业能级的重要抓手。确保总投资超60亿元的航天电器、立洋电子、大富科技、晨讯科技在黄江发展的工业项目顺利推进。黄江全面顶格兑现市、镇政策奖励资金,今年预计再发放不少于700万元资金用于奖励企业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补助。
三是鼎力支持企业增资扩产。坚定不移持续做大GDP总量、增强实力,引导镇内安世半导体、正扬电子等龙头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充分发挥领益、安世等龙头企业对电子制造业、轻工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优势产业集聚发展。、
近千亩储备土地招引优质企业落户
东莞日报:今年是招商大年,黄江镇如何按照市委要求,学习先进城市经验,激发招商热潮,在招商引资方面有什么实招和打算?
苏东:今年是招商大年,黄江将探索构建“班子成员定任务、部门单位全参加、广大企业共谋划”的全民招商格局,坚定不移推进“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推动实现“黄江腾飞、跨越赶超”的价值追求。
一是更新招商理念。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适当提高招商引资门槛,坚决抵制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的“三高”企业,大力引进高技术、高成长、高附加值的企业。同时,采用“先稳后扩”的招商战略,先稳定镇内规上企业,运用规上企业产业链扩大招商范围,有针对性提高产业强链、保链水平。同时,黄江拟在裕元工业园选取一些闲置的厂房,改造成职业学校,为科技企业培育职业人才。此外,在引进人才方面,黄江将利用天集·磁海这个广深人才创新基地平台,对一些人才进行登记造册,成立一些博士站、硕士站,把市镇的人才奖补政策及时兑现,让各路人才能够安心留在黄江。
二是利用平台招商。充分利用裕元工业园联合招商办和天集产城集团联合招商办等平台,围绕电子制造、新能源等产业链条,全力引进行业龙头企业、“三类500强”企业和投资10亿元以上的项目。计划下半年在深圳、上海等地举行一场或两场招商推介会,并逐步完善项目招引、落地、投产、服务全链条管理,建立健全重点工业项目跟踪督办机制。
三是盘活资产招商。加大对裕元工业园区内约20余万平方米空置厂房和太阳神约230亩闲置用地盘活利用,吸引优质企业“拎包入住”。另外收储黄京坑等片区超600亩的连片土地,加大引进带动力强的龙头项目。树立前瞻意识,围绕天集·磁海和莞深科创新城·黄江大冚项目加大项目招商,大力引进优质企业和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