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高规格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一个抓手+三大方向” 争当高质量发展示范镇街

抢时间、拼速度!东城街道马上动起来、干起来。2月3日下午,东城街道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擂起了奋进高质量发展的金鼓,在全街道营造把握时机、跑步前进、大干快上的浓厚氛围。

会议解读了《东城街道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首批推出38项政策举措,从加快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聚焦先进制造支撑高质量发展,实施产业立新柱提速高质量发展,扩大招商引资助力高质量发展,促进消费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强化要素支撑赋能高质量发展六个方向,推动东城经济加快高质量发展。

百舸争流春来早,扬帆奋楫正当时。东城街道党工委书记刘林宏表示:将坚持“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城市特色,以创建高质量发展基层改革创新实验区为抓手,以“新城市、新产业、新生态”为三大重点方向,把大抓经济、抓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点落实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来,争当高质量发展示范镇街,力争在全市高质量发展大局中展现新担当、作出新贡献。

▲2月3日下午,东城街道高规格高标准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

大家要慢不得等不起坐不住

“全街道上下迅速收心归位、进入状态,以争优、争先、争效的高度自觉,奋力拼经济、促发展,齐心协力推动东城在高质量发展竞争中走在前列。”“东城作为全市GDP总量排名第四的镇街,也应在全市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打头阵。”“我们再不采取行动,很可能会陷入外面项目落不了、自身企业又流失的两难局面。”会场上,一句句奋进誓言催人奋进,让人感受到了东城的决心和毅力。

当天下午,大会紧扣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由东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钟彬全面传达学习了省市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

刘林宏强调,要深刻领会省委、市委的良苦用心和深远意图,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都要跟上“快、严、实”的节奏和要求,躺平不可取、躺赢不可能、奋斗正当时。全市上下正在掀起高质量发展大比拼,东城“慢不得”;面对当前艰巨繁重的稳经济各项任务和风险挑战,东城“等不起”;对标高质量发展我们仍存在不少短板和差距,东城“坐不住”。

莞邑处处是春天,东城绽放新精彩。聚焦高质量发展,就要在比较中奋进、在奋进中赶超、在赶超中突破,营造出比学赶超、赛龙夺锦的浓厚氛围。

截至去年底,东城街道拥有各类市场主体超11万户,规模居全市第三,其中规上企业1300多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81家、高新企业538家,有上市企业9家(2022年新增3家)、上市后备企业13家。

▲大会现场,东城街道还对一批企业进行了表彰

会议对东城辖区的民营企业制造业效益贡献突出奖10名;民营企业服务业效益贡献突出奖10名;民营企业实际出口前10名;外资企业效益贡献突出奖10名;外资企业实际出口前10名和外资企业内销前10名进行了表彰。

会议勉励广大企业动起来干起来,坚定敢投敢闯、奋发有为的信心。抢先布局新兴产业,积极“走出去”,提高研发投入强度,形成企业科技创新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良好态势。

好风凭好力。跟着湾区奋进高质量发展的节拍,东城企业家步履铿锵,纷纷表示要带领企业奋力拼搏、力争一流,实现质量更好、效益更高、竞争力更强、影响力更大的发展。

▲力争让企业进得来,留得住,做得大。图为生益电子生产车间

企业要进得来留得住做得大

“客观来说,受国际国内复杂形势的影响,东城的发展速度慢了,特别是规上工业、工改工、固投等方面出现了优势弱化和增速放缓的问题,今年保位争先压力很大。”刘林宏表示,当前东城正在创建高质量发展基层改革创新实验区,要紧紧把握历史机遇,敢于对标、敢于探索、敢于借鉴,绝不辜负市委市政府赋予东城的光荣使命。

接下来,东城将尽快引导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形成高质量发展新产业。坚持制造业当家,依托东城雄厚的制造业基础,以新能源产业、数字经济、专精特新、上市及上市后备企业等为重点,提升动能、增强优势,实现高质量动能转换。

一是通过实施科技创新培优工程、产业发展强基工程、产业立新柱攻坚工程、数字转型赋能工程等五大工程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二是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通过产业空间、产业项目、产业平台等要素赋能,为企业松绑减负,推动产业培育壮大;三是加快推进生益电子四期、炬光科技、鸿铭机械等10个市级重大工业项目实现年内投产。落实在年内实施不少于20个市级制造业重大项目。争取奕东科技同步施工、同步装修、同步投产的“完工即投产”在全市首批实施;四是深化“外贸、外资、外包、外经、外智五外联动”工作,出台专门外贸政策支持企业抢国际订单、拓海外市场。

“我们再不采取行动,很可能会陷入外面项目落不了、自身企业又流失的两难局面。”刘林宏介绍,当前,东城经济运行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风险挑战,经济基础恢复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国际、国内形势对产业和经济的影响,在东城也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破解这一难题,东城将尽快构建“大招商、招大商”工作格局。深入实施招商引资提升工程,依托东城雄厚的产业基础、优良的营商环境、完善的产业配套,以招引重大项目为引领,启动全民招商全域招商的新格局。一方面,突出产业链招商,特别是紧盯产业立新柱努力招大商,支持新能源储能、芯片、人工智能等新兴战略性产业,招引“链主”企业和上下游核心环节企业,落户即奖励;另一方面,对重点企业和平台的定向招商扶持,对通过街道审定的招商引资重点企业、重点招商引资平台,给予租金补贴等落地专项扶持。

企业进得来,留得住,做得大。可以预见,东城街道高质量发展的动能将更为充沛、势头更为强劲。

▲东城将以“新城市、新产业、新生态”为三大重点方向,争当高质量发展示范镇街

全力打造新城市构建新生态

东城人口数量多、资源约束紧,提高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的任务又很重,不可能继续拼土地、拼价格、拼劳动力。东城如果不能成功转型、再往前跨一步,就会受制于资源环境约束和区域竞争挤压。

刘林宏表示,只有充分释放东城的发展潜力,才能率先迈进高水平现代化,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才能在东莞双万新赛道上抢占制高点、赢得主动权;才能不辜负东城发展的良好条件与有利态势,真正打造出说服力强、公认度高的高质量发展基层改革创新实验区。

接下来,东城将尽快推动空间拓展,建设高品质新城市。高品质高标准推进城市品质提升,全面拓展优化城市发展、产业发展空间。

一是拓展产业发展空间,通过盘活整合,探索整备新机制,破除旧有发展模式破除土地资源瓶颈,提升土地承载能力。二是优化城市布局,重点打造黄旗南片区“一带一轴一环”空间框架,力争黄旗南核心区在年内实质性启动实施。提升东莞大道门户形象,加快火炼树城市更新等项目开发进度,争取年内动工。三是加快优质房地产物业供给,确保星河城二期、黄旗一号、新源路旗峰山境、国金中心等房地产项目开工建设或提速进度。四是推进城市环境品质提升,推进主山晓风印月、桑园中集数科城、立新高田、九头村综合更新单位、洋杞坑等旧改项目加快进度。五是完善民生基础设施投入,全面实现全年重大项目有效投资同比增长15%以上,民生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0%以上,房地产和三旧改造投资分别力争翻番,不断释放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持续优化城市环境,打造绿色活力新生态。加快打造一流的综合环境,利用好东城“山、水、湖、田、林”的优美环境优势资源,构建“产城人”共融的城市新生态。

一是完善核心片区环境新生态,强化东莞大道时代发展轴和鸿福路山水文化轴双轴带动,以黄旗山城市公园整体提升+香遇走廊优化+同沙综合环境完善,构筑连山串水融城“翡翠绿链”。二是打造商业消费新生态。推动国贸、东城万达、33文创园、星河城商圈融合,紧扣时下消费热点,积极创建“黄旗南文体商旅综合体”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三是优化营商环境新生态。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以便民惠企为首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严肃作风建设,为企业壮大、商业发展当好服务员、勤务员。四是深化营造民生新生态。在基础设施配套相对完善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提升。加快东城医院的改扩建,确保三小分校等多所学校和幼儿园的如期使用,进一步优化城市交通疏堵工程和增加公共停车位、公共充电桩等民生项目投入使用,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新城市加速成型,新生态照进现实,必将破解土地资源瓶颈,全面拓展优化城市发展、产业升级的空间,引领东城经济社会朝着高质量发展之路阔步前行。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