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粤楷模”中国散裂中子源团队: 弘扬科学家精神 为东莞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2月17日晚,广东省委宣传部在广东广播电视台举行第十三期“南粤楷模”发布仪式,经省委批准,授予中国散裂中子源团队等1个集体及4人“南粤楷模”称号。经过10多年的建设和运行,中国散裂中子源在科技创新征程中不断取得突破,硕果累累。如今,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建设即将启动,年轻的中国散裂中子源团队不断为前沿科学研究、国家重大科技需求和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更先进的研究平台贡献力量,不断为东莞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东莞研究部副主任金大鹏.jpg

金大鹏,是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东莞研究部副主任。前几天他和团队代表一起出席了广东省委宣传部举行的第十三期“南粤楷模”发布仪式,并上台接受表彰。这对于千里奔赴东莞立志科研报国的中国散裂中子源团队来说,是前行路上的肯定和再度激励。“有幸代表团队去接受荣誉,所有的我们在现场的同事都很兴奋,也是很紧张的。我们希望能够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继续踏踏实实地把工作做好。”金大鹏说道。

中国散裂中子源是国家“十二五”重点建设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我国首台、世界第四台脉冲式散裂中子源。装置自2018年8月通过国家验收并投入正式运行以来,围绕国际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为我国材料科学技术、化学化工、资源环境和新能源等领域研究提供了先进的平台。

0c392ba8357214dd18d4e05ecac60cd.jpg

时间倒回2014年,金大鹏及散裂中子源团队成员不远千里从北京来到东莞,克服了家庭、环境等重重压力,成为松山湖荔枝林里的开荒者。“当年我们北京籍的老师有100位左右,从北京到东莞来工作,长期地在北京东莞两地奔波来跑,我们在东莞出差一年200多天算是少的,300多天很正常。”

建设中国人自己的散裂中子源,许多技术都需要从头探索,那时的金大鹏及团队成员不仅要克服建筑环境带来的困难,还要重点关注中子速调。“2017年8月份,我们经过艰苦的努力,克服了很多困难,包括四支速调管都返修,最后我们实现首次打靶就看到了中子束流,为党的十九大献礼。之后我们也是加班加点,因为我们还要接受国家的验收。又经过一年左右,我们的功率达到了验收指标。2020年初,我们经过努力,我们的功率达到设计指标,比原计划提前一年半完成,应该说我们还是一个非常有战斗力的集体。”金大鹏说。

bc9ec2f262ae45657e0e9b10563110a.jpg

科研道路上,散裂中子源团队成员逢山开道、遇水架桥,踏平坎坷成大道。通过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中国散裂中子源团队最终依靠自己的力量,使得大科学装置成功研制安装完毕。其中,许多设备的研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核心设备国产化率达90%以上。

“6年半时间就能建成,这离不开很多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金大鹏表示,中国散裂中子源有力提升了广东乃至国内相关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制造能力。“我们目前的运行功率已经超过设计指标,我们设计指标是100千瓦,现在已经达到140千瓦。一期我们只建设三台谱仪,这几年在广东省和东莞市相关部门支持下,我们再建设8台合作谱仪,其中六台已经建成,正在调试或者有的已经投入使用,两台在今年年底即将建成投入调试,如果顺利很快就会使用。”

091074fe13bd00340fe017351a77bb1.jpg

作为探究物质微观结构的“超级显微镜”——中国散裂中子源,已经成为广东和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的一张特色“名片”。中国散裂中子源2018年对外开放,目前已累计完成8轮运行,一年开放机时超过5000小时,拥有4300多个注册用户,完成课题1000多项,在航空航天、量子、能源、合金、高分子、信息材料等领域催生了一批源头创新硕果,为先进制造业插上“科创翅膀”。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晓.jpg

行走在中国散裂中子源园区,总会遇到一位位年轻的科研工作者。据介绍,中国散裂中子源如今已汇聚了一支500多人的科研和工程队伍,其平均年龄不到37岁,研究员李晓就是其中一位。“未来科技竞争中不受制于人的‘国之重器’,更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李晓表示,作为年轻一代科技工作者,他们将跟随老一辈科学家们的脚步,坚持自立自强,以原创性引领性的科研成果,弘扬中国科学家的骨气。“我们应该说是一路目睹着工程建成,也目睹着老一辈科学家们比如说陈和生院士他们的工作习惯,包括平时工作作风也是耳濡目染成长过来的。我觉得我们年轻的这一代还是要把这些传统能够很好地继承下来,对未来的工作有一个很大的促进。”

1698a920d4105fbe40200bdc6a9fcb4.jpg

今年1月上旬,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传来喜讯,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已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也就是说二期工程项目前期立项工作取得了关键性进展。目前,项目正在加快开展初步设计。据介绍,二期工程项目主要建设11台中子谱仪和实验终端,提升加速器和靶站的束流功率。项目建成后,中国散裂中子源综合性能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学前沿研究对高性能中子散射的要求,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更多贡献。

金大鹏:“我们要把中子谱仪用好,因为这是直接推动成果产出的,主要是在这里其他的应用终端可以有其他产出,同时我们也在积极探索未来的发展,比如我们要不要建更高功率的散裂中子源。同时我们也在跟东莞市和省里一起谋划南方先进光源,希望能在我们同一个地方,在我们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松山湖科学城跟光明科学城实现联动,能够把南方光源建在我们旁边,这样能够为湾区的发展、国家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撑。”

(记者 梁晓云 魏淦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