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会适时调整个人养老金缴费上限
3月2日,国新办就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情况举行发布会。
有记者提问:去年个人养老金制度已经在先行地区正式启动实施。请问,目前的进展情况如何?谢谢。
对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李忠表示:谢谢您对个人养老金问题的关心。个人养老金问题大家都非常关心,媒体给予了高度关注,去年我们在这个发布厅召开了个人养老金专题新闻发布会,就个人养老金有关情况给大家作了介绍。现在实施一段时间之后,很高兴借这个机会再次就个人养老金情况作介绍。
个人养老金是有政府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的补充养老保险,是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主要包括三个层次,就是通常所说的“三支柱”:第一支柱是基本养老保险;第二支柱是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第三支柱是个人养老金,同时还包括其他个人商业养老金融业务。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都是对第一支柱的有效补充。
去年,国家正式启动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这具有标志性意义,标志着我国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制度框架基本形成。个人养老金制度推进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政策优惠支持。目前,优惠政策主要体现在三个环节,在缴费阶段缴费金额享受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投资收益不征税,领取时按3%较低税率征税。目前,每年缴费上限是12000元,以后会适时调整缴费上限。
第二个特点是产品多样选择。有关监管部门按照安全规范、侧重长期保值增值等要求,批准了137支公募基金、19个商业养老保险、18支理财产品、465个储蓄存款等个人养老金投资产品。参加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投资偏好自主选择。随着制度实施,投资产品还会进一步丰富。
第三个特点是服务更加便捷。人社部牵头建设了个人养老金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为每一位参加人建立了唯一的个人养老金账户,用于信息记录、查询和服务等,参加人可以直观掌握自己个人养老金的运行情况。参加人可以通过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电子社保卡等入口直接登陆个人养老金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可以通过商业银行渠道开设账户、缴费并购买金融产品。
去年年底,个人养老金制度在36个先行城市和地区启动实施。各有关方面共同努力,群众积极参加,实施3个月以来,参加人数已经达到2817万人。
个人养老金制度是一项全新制度,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先行一年的部署要求,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做好政策宣传解读,总结经验、完善政策,积极稳妥推进制度实施。谢谢。
人社部:今年就业形势将持续回暖 保持总体稳定
人社部部长王晓萍表示,关于今年的就业形势,随着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就业形势将持续回暖,保持总体稳定。这个判断也是基于以下这些重要的因素。党中央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党的二十大对就业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为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供了政策导向。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为就业长期稳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另外,创新创业也将提供强大的动能,新的就业增长点也不断地涌现。稳就业、保就业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调整优化,技能培训、就业服务活动有序开展,为稳定和扩大就业提供了有力支撑。这些都是我们做好稳就业工作的信心和底气。
人社部:支持零工市场的建设 落实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政策
人社部部长王晓萍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坚持把稳就业作为重大政治责任,落实落细稳就业各项举措,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兜底线,全力以赴做好稳就业工作。强化助企纾困,加强对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稳岗扩岗倾斜支持,推动政策精准落实、高效直达。强化创新创业,深入实施重点群体创业推进行动,支持零工市场的建设,落实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政策。强化精准施策,坚持拓宽市场化渠道和稳定公共岗位规模结合,着力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坚持外出务工和就近就业并举,着力稳定脱贫人口等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规模;坚持就业援助和生活保障相衔接,着力兜牢困难人员的民生底线。
人社部部长:今年前两个月就业市场平稳有序 好于预期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表示,从今年前两个月的情况来看,就业市场平稳有序,好于预期。和往年相比,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劳动者外出早。大年初一开始,农民工就已经陆续外出,期盼早返岗、早复工。二是企业招工早。很多企业节前就提早启动劳务洽谈,节后立即组织定向输送,期盼早开工、早生产。三是招聘活动火热。各地招聘现场人头攒动、熙熙攘攘,进场求职人数大幅增加。截至2月底,已累计举办各类招聘服务活动4.6万场,发布岗位3200万个。今年的就业有了良好开局。
人社部部长王晓萍:我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比上升到48%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在会上介绍,10年来,我国城镇就业规模显著扩大,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年均1300万人。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平稳,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规模保持在3000万人以上。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城乡就业格局发生历史性转变,城镇就业人员占比超过六成,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比上升到48%。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规范发展,形成新的就业增长点。可以说,就业质量稳步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素质持续提高,劳动者收入稳步增长,劳动保障权益得到有效维护。(澎湃新闻记者 程婷)
人社部:劳动年龄人口减少主要是大龄劳动力退出 青年劳动力数量还是稳中有增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俞家栋表示,对于人口下降问题,从就业的角度看,实际上就是对劳动力供给影响的问题。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国16-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在达到峰值9.2亿之后开始下降,去年年末是8.76亿人。这种劳动力供给量的减少还是在供给高位上的放缓,我们国家仍然是人口和劳动力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从结构上看,劳动年龄人口的减少,主要还是大龄劳动力退出劳动力市场、数量下降较快,而青年劳动力数量还是稳中有增。据测算,今年需要在城镇就业的新成长劳动力1662万人,规模是创近年新高,就业总量的压力还是比较大。下一步,将会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强化经济发展就业导向,扩大就业容量,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努力提升就业质量,推动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人社部:2022年三项社会保险基金收支规模13.7万亿元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表示,社保基金运行总体平稳,基金管理不断加强,2022年三项社会保险基金收支规模13.7万亿元,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五级社保经办管理服务网络基本形成,社会保障卡应用范围持续拓展,管理服务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以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为目标的社会保障制度和体系全面加强,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和多样化需求得到了更加可靠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