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东莞 科创强市·2023年东莞市数字赋能峰会”举行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专家在分享《东莞市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2年)》 记者 郑志波 摄

3月17日,“数字东莞 科创强市·2023年东莞市数字赋能峰会”在松山湖光大We谷举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专家分享了《东莞市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2年)》。来自小天才、东莞移动、实在智能科技、金蝶等企业的代表,分享各自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实践经验,并围绕行业热点话题进行交流探讨,为东莞数字经济行业发展建言献策。同期,举行了东莞市工业数字大厦26家入驻企业集中签约活动。

本次活动由东莞市工信局、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产业发展局、东莞市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东莞市工业数字大厦、东莞市首席信息官协会、光大We谷主办。

2022年规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134%

3月17日,以“数字东莞·科创强市”为主题的2023年东莞市数字赋能峰会在松山湖光大We谷正式启幕,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数字化研究部主任李立委分享了《东莞市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2年)》(下简称《报告》)。

记者现场了解到,东莞数字经济产业集聚程度全国领先,智能移动终端产业规模位居全国首位,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集聚效应逐步显现,电子信息制造业保持全国领先优势。

其中,在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方面,全球前三的分立器件、逻辑器件和功率器件厂商安世半导体、全球封测领域前十的厂商联合科技(UTAC)等集成电路龙头企业在东莞进一步做大做强。松山湖高新区累计入驻集成电路制造企业超过60家。

近年来,东莞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发展增势迅猛,软件产业生态圈初步形成。《报告》显示,2022年1-12月,东莞全市规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营收355.74亿元,同比增长103.3%。其中,规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实现营收48.96亿元,同比增长11.6%,规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完成营业收入306.78亿元,同比增长134%,规上企业数量新增34家,同比增长30%。

接下来,东莞该如何抢抓数字经济的风口?

《报告》提出建议:一方面,东莞要着力提升数字产业能级。继续推动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壮大,培育世界级集群,指导消费电子向汽车电子转型。扎实推进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快突破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关键技术,大力实施省工业软件攻关工程,加速信创产业布局,培育人工智能特色产业集群。

另一方面,要全面推进产业数字化。加强对企业数字化改造的支持力度,如支持东莞市智能工厂(车间)建设,加大支持企业开展两化融合、上云上平台、数字化技术改造等;加强赋能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多层次、立体化、全覆盖的数字化转型赋能体系,培育本地数字化转型服务商;推动工业互联网产业创新,培育一批面向特定行业、特定场景的工业APP;拓展服务业发展新业态,推动商贸、文旅等服务业创新商业模式和服务方式。

26家企业正式进驻

当天下午,石墨文档、有方机器人、蓝洞科技等26家企业现场签约,正式进驻东莞市工业数字大厦,涉及数字产业、高端装备、现代服务业等行业,形成数字产业集聚的态势,推动东莞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

东莞市工业数字大厦由东莞市工信局与松山湖管委会主导建设,光大We谷与东莞市首席信息官协会共同承建运营,自2022年4月揭牌以来,包括本次签约在内,已进驻专业服务厂商54家、综合服务厂商11家、标杆企业17家、诊断专家61位,其中不乏华为云、迪森、中国联通等数字产业明星企业。

“松山湖正乘着大湾区发展大局的东风快速腾飞,实力雄厚且潜力无限。”本次签约企业之一的蓝洞科技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东莞以制造业立市,聚集了大批优质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市场需求庞大,选择进驻这里也是看中松山湖良好的营商环境、浓厚的科研氛围。

数字经济是东莞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与稳定器,东莞市工业数字大厦吸引了众多数字产业企业进驻,已然成为东莞数字经济发展的“网红打卡地”。本次26家企业入驻,也是2月举行的松山湖载体空间招商大会招商工作的落地,助力松山湖数字经济加速集聚发展。

峰会期间,还举行了大咖分享、高峰对话和光聚数字·贤汇松湖-东莞市首席信息官协会会员之夜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