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展示东莞方言建档的工作成果,弘扬东莞地方文化,3月29日,东莞市档案馆举办东莞方言建档成果发布会,正式发布《东莞方言调查报告》。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晓棠、市人大教科文卫华侨外事工委、市政协文化文史和民宗委员会、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市社科联、市方志办等部门领导和学者嘉宾近50人出席活动。
据了解,东莞是广东省第一个为方言建档的城市。自2014年以来,东莞市档案馆牵头,组织各政府部门以及各镇街档案员、有关专家共同行动,委托中山大学团队对东莞市各镇街的方言进行田野调查、资料搜集、文献集成和有声语料库建设。经过9年的努力,完成了32个镇街的方言调查录音,整理著录有声语言材料超过8万条,东莞方言建档工作终见成果。2022年底,《东莞方言调查报告》正式出版。
《东莞方言调查报告》是根据实地调查获得的第一手翔实的语料编撰而成,全面反映了东莞32个镇街方言点的语言面貌,客观展示了各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特点,并附录了若干口头文化的例证。全书大16开本1158页,总字数130万,分“导论”“上编方言概貌”“下编语料汇”三大部分。其中,“导论”介绍了东莞的地理、历史、人口和方言分布概况,以及东莞方言调查研究现状等问题;“上编 方言概貌”介绍了东莞32个方言点的语音系统及所反映的内部一致性特征和差异性特征,以及词汇概貌和语法概貌,还编排了莞城和樟木头两个代表性方言点的同音字汇;“下编语料汇”包括东莞32个方言点的单字音对照表、词汇对照表和语法例句对照表,以及部分方言点的口头文化等。
据《东莞方言调查报告》主编、浙江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庄初升介绍,在汉语方言地理上,东莞市位于珠江三角洲粤语和粤东客家方言的结合部,尽管只有粤语和客家方言两大类本地方言,但因为都属于边界方言,所以显得特别复杂。就粤语来说,几乎每个镇街的口音都不同,甚至同一个镇街的不同村落口音也有所不同,有的差别甚至还非常显著,到了相互无法通话的程度。比如客家方言,樟木头、清溪、凤岗与大岭山、东城的口音也明显不同。
庄初升表示,早在清初,屈大均的《广东新语》中就有东莞粤语的记录。清末莫韶阶、唐芝房校正的韵书《字汇校正》(1887)是一部方言韵书,系统辑录了东莞粤语的语音系统。民国出版的陈伯陶《东莞县志》(1921),则收录了不少东莞粤语词汇。根据东莞文史专家杨宝霖先生的考证,《字汇校正》的第一作者莫韶阶是东莞茶山人。
地域方言的多样性是地域文化多元化的最重要表现,一种方言消失了,也就意味着这种方言所标志的族群民系和所滋生的文化认同随之丧失或者褪色,这几乎成了学界和民间的共识。具体到东莞方言,它无疑是东莞传统地域文化的最重要载体,也是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东莞方言调查报告》对于了解保存东莞方言,传承东莞方言文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学术价值,该书出版后,市档案馆将继续建设东莞方言档案资料库,为东莞市语言资源的保护挖掘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做出应有的贡献,为广大市民提供一个保存城市记忆和文化的窗口。
庄初升说:“此次在省内率先为方言建档,开了一个地方高校、方言学者和政府部门合作保护方言的先河,是值得向全国推广的成功模式。”
东莞市社科院副院长、教授黄琦接受采访时表示,东莞方言作为一种汉语方言,反映了中国南方地区的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演变和发展历程,对于研究汉语的历史变迁具有重要的价值。方言建档有利于抢救“逐渐消失的声音”,保护和传承东莞地域文化,防止文化消失和遗忘,用乡音留住乡愁。“研究东莞方言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东莞的文化遗产,保护和弘扬东莞的文化精神。在文学、音乐、戏剧等领域,东莞方言还可以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示东莞地域文化和风情。” 黄琦说。
黄琦还建议加强东莞方言教育,将东莞方言纳入学校语文课程或地方方言课程,让学生有机会了解和学习本地方言。编制适合各年龄段学生使用的方言教材,包括文字、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形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方言知识。在社区、博物馆等场所开设东莞方言展览,展示方言的历史、特点以及文化意义,加深公众对本地方言的认识和了解。
东莞市档案馆还在一楼查阅大厅设立了东莞方言档案视听室,汇集了全市32个镇街方言的语音视频资料,市民可以在这里挑选自己感兴趣的东莞方言进行视听体验。市民还可以在视听室即兴录制自己的方言音频,市档案馆会把符合标准要求的音频进行归档,永久保存下来。
(记者 苏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