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协政能量 |提信心 促发展 奏响东莞高质量发展的春日“协”奏曲

“春天里万物生机勃勃,全国各地百舸争流,都在全力以赴拼经济、抢速度,也倒逼着我们每天要起得比别人早,出力比别人多,播种更要快,营造东莞加快发展的‘小气候’。”2月8日,市委书记肖亚非参加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分组讨论时如是强调。

党委有号召,政协有行动。2月22日至3月10日,市政协集中开展“进一步提振企业家信心,营造东莞高质量发展‘小气候’”专项调研,大力宣传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2+2”政策,深入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倾听企业发展诉求和意见建议,鼓励引导广大企业家坚定信心、把握机遇、用好政策,扎根东莞实现高质量发展。

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米”

进一步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企业订单情况怎么样?发展信心如何?是否了解市“2+2”政策?有什么困难和问题需要向市委市政府反映?在横沥、高埗镇调研期间,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郑建民每到一家企业都会详细询问企业生产经营、享受惠企政策等情况,引导企业家讲真话、说实情、建诤言。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提信心是稳经济的关键所在。为准确摸清我市企业发展信心情况,市政协坚持点线面结合、大中小兼顾、内外资并重的原则,采取“到镇街调研+与行业座谈+听委员意见”的方式,由市政协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带队,深入虎门、长安、南城、厚街、塘厦、大朗、横沥、高埗、寮步等9个镇街,重点调研属地制造业、商贸物流、金融服务、城市更新等企业发展情况,并分类别召开战略性新兴产业、家具五金、食品餐饮、纺织服装、贸服物流、零售批发等7场行业专场和5场委员企业座谈会,共调研各类企业216家、行业协会10个。

“疫情防控平稳转段给了企业再出发的巨大信心”;

“中央、省、市持续释放大抓经济、大抓发展的强烈信号,我们能感受到空气中充满高质量发展的味道”;

“今年市里出台的‘2+2’政策力度大、措施实,企业抢订单、降成本、拓空间都能从里面找到相应的支持政策”;

……

不少企业家表示,历经疫情三年蛰伏,现在都希望大展拳脚,加快发展,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特别是市委市政府出台经济高质量发展“2+2”政策,进一步坚定了企业扎根东莞加快发展的信心。

“东莞的锂电产业配套完善,我们估计至少还有10年大发展的空间,需要土地扩大产能”。位于东城的某锂电池企业对我市近期出台的“制造业当家20条”和“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12条”充满期待。

与此同时,一些中小微企业也反映,由于没有专人研究惠企政策,对政策了解不及时、掌握不深入,希望政府加大宣传力度,简化申报流程,帮助企业更好享受各项惠企政策。对此,市政协调研组建言有关部门,一方面全面梳理我市各类惠企政策,做好“2+2”政策与相关政策整合,编制惠企政策清单和办事指南,形成政策“便利包”“懒人包”;另一方面,加大政策宣传、推送、解读力度,积极开展送政策上门活动,加快涉企政策“一窗通办”,全力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米”,推动惠企政策“应知尽知”“应享尽享”,让政策红利真正转化为发展动力。

聚焦稳企、强链、优环境

厚植东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优势

企业发展信心总体回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与新能源汽车、新材料、光伏、储能等风口行业有关企业发展信心明显较足;家具、五金行业受房地产市场回暖和固定资产投资拉动,对产业发展前景较为乐观;酒店、餐饮、零批、物流等行业受国内经济复苏和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提振,行业景气度也明显回升……但受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影响,部分行业企业仍持续承压,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外资外贸企业仍面临订单不足、成本上升、资金压力大等困难。

“参加展会是企业抢订单的最有效方式,希望政府扩大补贴范围”;

“‘黑中介’‘二手房东’推高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希望政府重拳出击强化整治”;

“传统产业是东莞制造的基本盘,希望政府加大精准化政策支持力度”;

“企业发展空间受限,希望政府加快推进土地整备和‘三旧’改造,以更大力度支持企业增资扩产”;

……

对企业提出的问题和诉求,市政协调研组认真听取、一一记录,并与企业家们深入协商、集思广益,积极探求破解之策。

“实事求是反映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推动解决企业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让企业安心扎根持续健康发展,这是营造东莞高质量发展‘小气候’的题中之意”,市政协有关负责人表示。

点石成金,聚沙成塔。经过综合分析、反复论证后,市政协调研组形成专项调研报告,围绕全面落实“2+2”政策、千方百计稳企业、固本强基拓优势、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等4个方面提出18条建议,报市委市政府供决策参考,以扎实调研、精准建言助力营造东莞高质量发展“小气候”。

■委员风采

冯敏治:凝聚“新”力量 助力高质量发展

“非常认同坚持制造业当家构建‘大招商’格局的做法,但需要明确在招商的同时,也要正视稳商工作,真正做到招商促增量,稳商保存量。”这是冯敏治参与市政协“进一步提振企业家信心,营造东莞高质量发展‘小气候’”专项调研座谈会时的发言。

市政协常委、市新阶联会长、广东睿莞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多重身份,赋予冯敏治多重视角,也让他在履行政协委员职责时有了更多的平台和资源。

“政协委员,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份责任。”冯敏治用好多重身份履职,立足产业投资相关领域,发挥“莞邑新力量”领头羊作用,把政策宣讲下去,将社情民意反映上来,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把政策宣讲下去

“要做好政协委员履职工作,就需要认真学习中央、省、市相关政策和文件精神,更好理解国家政策方向和社会发展动态,强化履职能力。”冯敏治说。只有读懂政策,才能做好政策解读。

奋进在新一年度的征程上,冯敏治直言:要当好政协委员,就绝不能做南郭先生,滥竽充数。今年,他当选东莞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合会新一届理事会会长,这让他在履行政协委员职责时有了更多的平台和资源。

除了自身积极学习外,冯敏治多次组织新阶联会员学习,增进会员对国家政策和导向的认识和理解,努力做好政策宣传、解疑释惑、增进团结、凝心聚力工作。

“开展‘莞邑同心讲堂’活动,宣传政府政策,引导企业参加东莞市‘纾困27条’政策宣讲会。”冯敏治介绍,在全市新阶联组织联动下,综合运用分享交流会、政策宣讲会、线上直播等方式,聚焦当前热点、重点内容,组织不同行业开展活动超过100场。

凝聚“新”力量,发挥“新”作用。冯敏治说,“会计师、审计师、税务师等专业人士是新阶层人士中坚力量,要充分发挥好其作用和优势,帮助社会及企业吃透相关政策,指导并有针对性地协助他们解决问题,使企业获得最大的支持和帮助。”

将社情民意反映上来

多重身份,让冯敏治在履职过程中能够多方位、多渠道了解民意、倾听民声,更好地发挥委员职能。他结合新阶联工作,积极做好建言献策工作。2022年,市新阶联参政议政委员共提交提案10份,其中获评年度优秀提案1份、年度表扬提案1份,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提供东莞新阶层人士的智慧方案。

“我履职时间虽然不长,但感受颇深。”冯敏治说,“我是做产业投资相关工作的,日常工作中,会积极思考东莞产业政策,也有小小的积累,希望通过政协委员身份提供一点建议。同时也将通过广泛和深入基层调研,倾听群众呼声,广纳善言,提高提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用实际行动践行委员职责。”

“促增量、保存量同等重要。”冯敏治建议,不仅要通过腾空间、定政策、优营商、走出去;同时也要招引域外成长性企业和留住优质的成长性企业,让企业在东莞生根发芽,持续创造价值,为东莞经济后续发展提供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