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专家齐聚松山湖 共商氢能产业发展大计

在“双碳”战略目标下,氢能成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重要选择之一。4月14日上午,东莞市低碳发展与氢能技术论坛在松山湖举行,院士专家齐聚一堂,开启思想碰撞的盛宴,共谱氢能产业发展的新篇章。

启动仪式.jpg

中国科学院院士金红光、宣益民、何雅玲、郭烈锦、赵天寿以及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宋永华、欧洲人文与科学院院士严晋跃、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所长朱俊强,市委副书记、松山湖党工委书记刘炜等领导嘉宾出席了论坛,并共同启动东莞新能源研究院研发平台。现场,东莞新能源研究院与多家企业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动低碳发展与氢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签约.jpg

据了解,东莞新能源研究院面向“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需求,以及粤港澳大湾区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以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的特点和优势学科为基础,重点开展分布式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技术研发、集成、测试、中试及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助推松山湖科学城和粤港澳大湾区新能源产业发展。

1.jpg

论坛期间,院士专家围绕东莞新能源研究院发展、东莞市氢能发展规划、水基化学链制氢与太阳能热化学制氢技术、氢燃气轮机技术等主题做报告。专家学者表示,氢能是极具发展潜力的二次清洁能源,可以实现多领域深度清洁脱碳,是能源技术革命和转型发展的重大战略方向。东莞作为制造业大市,要实现可持续快速发展,更应该把握氢能产业发展机遇,大力扶持氢能产业做大做强,打造氢能产业发展的样板。

6.jpg

中国科学院院士郭烈锦:“我们传统的用能方法基本上都是基于化学能源的燃烧,但这个过程实际上是最原始的,也是规模化生产以后才发现它会带来严重的生态破坏,而能够替代这样一个传统的能源转化利用技术,很重要的一环就是要把不可持续、不连续、不稳定的可再生能源转化成我们日常能够长期稳定可靠提供的能源,这中间需要有个过程,氢就是最好的载体。”

7.jpg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王如竹:“工业发展过程中,怎么来低碳发展,氢能作为低碳发展储能方面非常重要的介质。我觉得东莞应该先行先试,而且利用好新型的研发机构,来推进整个园区的优先发展,优先示范,希望为广东乃至全国打造一个样板。”

(记者 汤秀芳 黄满鸿)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