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电动自行车!东莞交警正严查!

刺目的大灯、惊人的车速……这配置?是电动自行车吗?这车辆?还能安全行驶吗?

电动自行车以其出行经济、便利等特点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但有的电动自行车驾驶人为了“更快”、“更炫”,随意对电动自行车进行非法改装,给自身出行安全及道路交通秩序埋下隐患。整治电动自行车非法改装,东莞交警在行动!

PART 01

查处电动自行车非法改装常态化

案例一

近日,东莞交警清溪大队巡查发现,一网民在某视频平台发布其未佩戴头盔驾驶电动自行车在道路炫技的视频。该网民在视频中的行为不但违反交通法规,更危及其他交通参与者出行安全。

4月4日16时许,东莞交警清溪大队依法传唤该网民张某到队接受调查。经查,张某驾驶的电动自行车非法改装了电动机、蓄电池,并加装座位、音响等影响通行安全的装置。目前,东莞交警清溪大队依法对张某处以罚款270元的处罚,并责令其限期内将车辆恢复原貌。

案例二

4月8日15时38分许,东莞交警寮步大队执勤人员在香市路查获一电动自行车涉嫌非法改装。经查,该电动自行车蓄电池、电机、电机控制器等部件进行了非法改装。

目前,东莞交警寮步大队依法对该车驾驶人李某处以罚款200元的处罚,并责令其限期内将车辆恢复原貌。

PART 02

电动自行车源头管理常态化

东莞交警联合职能部门持续走进辖区电动自行车销售门店、维修店展开排查,重点检查门店及产品是否存在非法改装等情况,门店是否销售非法改装、拼装电动自行车等违法行为,共同把好电动自行车“第一关”。

同时,结合“安全带、安全头盔守护生命”主题宣传,加强对门店销售人员、顾客等群体宣传教育,讲解销售、使用非法改装电动自行车的危害及法律后果。

PART 03

开展“五选一”劝导教育常态化

日常工作中,东莞交警在辖区各路段、路口开展交通安全宣传劝导,对存在轻微交通违法行为的电动自行车驾驶人采取“五选一”劝导教育。由违法当事人自主选择执勤体验、抄写交通安全法规、接力站岗、观看交通安全警示视频、发朋友圈集赞等措施进行学习教育,强化交通安全出行意识。

哪些行为属于电动自行车“非法改装”?

根据《东莞市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下列行为:

1、拼装电动自行车

拼装的电动自行车存在质量差、不符合国家安全检验及运行技术标准的一系列问题,甚至有的还会因装配技术质量问题造成事故。

2、改装电动自行车的电动机、蓄电池等动力装置,或者更换不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电动机、蓄电池。

3、改装电动自行车的速度装置,使最高时速超过现行国家标准。

4、加装座位、车篷、遮阳伞、音响等影响通行安全的装置,但将后座改装为儿童安全座椅的除外。

★法律链接

 销售拼装、非法改装和加装的电动自行车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处销售产品(包括已售出和未售出的产品)货值金额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依法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驾驶拼装、非法改装和加装的电动自行车上道路行驶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责令拆除拼装、非法改装和加装的装置,并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非法改装电动自行车存在哪些隐患?

1、非法加装、改装动力装置的危害

为增大续航里程,提高行驶速度,违规加装超标蓄电池,此类超标蓄电池绝大多数是由残次、废旧电芯拼装而成,缺少必要保护配件,极易引发火灾事故。

▲案例警示:加装电动自行车电池着火造成3人死亡,车主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

2、非法改装速度装置的危害

改装电动自行车车速过高,会提高控制电动自行车的难度,出现制动刹车困难情况,也会引起电机持续高功率工作、电池大电流输出等隐患,极易导致电池和电线发热,引发燃烧。

3、非法加装车篷、遮阳伞等装置的危害

在电动自行车加装车篷,会遮挡视线,遇大风易导致车辆失去平衡;加装后,车身变宽,占用路面,容易对过往行人造成剐蹭事故;若发生交通事故,车篷、遮阳伞可能会刺穿驾驶人或其他交通参与者的心脏或颈部,危及生命安全。

▲实验模拟:电动自行车加装车篷后,在行驶过程中增加了阻力,容易导致重心不稳

提醒↓↓↓

@电动自行车销售、维修门店经营者

守法经营,不销售、不非法改装电动自行车

@广大市民朋友

购买电动自行车,选购符合国家标准的车辆,驾驶电动自行车,不非法“加装、改装”车辆,文明守法、安全出行。发现非法改装电动自行车违法行为,可向交警部门进行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