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沥镇人大:推动联络站“常态化”管理 唱好代表“主角戏”

人大代表联络站是代表联系群众、倾听社情民意、开展履职活动的重要平台。今年以来,横沥镇人大聚焦人大代表联络站“监督岗、民意窗、大课堂”功能定位,通过做深做细做实人大代表联络站功能“常态化”,推动阵地“建”起来、代表“动”起来、站点“热”起来,让代表联络站真正成为监督工作的“助推器”、联系选民的“连心桥”、提升能力的“加油站”。

人大代表小组进站履职

“虽然城市更新行动有了初步探索,但在政策体系、保障措施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建议充分吸收城市更新成功经验,做实关键环节,更好推进城市更新行动。”

“实施城市更新,要以满足居民需求,补齐区域短板为核心,在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的基础上,重点针对存量空间进行合理的改造,从‘大拆大建’转向为‘留改拆’并举,在城市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突破。”

在今年5月,横沥镇人大经济发展组人大代表专题约见城市更新部门,听取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共同探讨城市更新工作的新思路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为了更好发挥代表履职的专业性,横沥镇人大以中心联络站为圆心,辐射带动各个片区站探索“联络站+代表小组活动”模式,按照辖区各级人大代表岗位性质和特长,并结合横沥地域实际,将代表小组合理编排到代表联络站履职,充分发挥经济发展、科教文卫、社会治理、生态环境、城乡建设等5个代表功能小组作用。

同时,按照“月月有活动、年年有总结”的要求,以集中式会诊、分散式走访、课题式视察调研等方式,有计划、有主题、有成效地开展代表小组活动,做实人大监督各个环节,以履职特色和工作成效,全面展示和有力诠释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实践的完整链条、鲜活载体、响亮品牌。

常态化接访群众

密切联系群众,听取和反映群众的意见建议,努力为人民服务,是人大代表的职责所在。横沥镇人大坚持定期组织各代表联络站开展“人大代表接待日”活动,倾听“民声”,收集民意,精准联系服务群众,把民生问题摆上桌面,把代表作用落到实处。

群众的“急难愁盼”是代表履职的方向。“希望加快田饶步村东田人行道升级改造施工进度”“家门前的路灯许久不亮了,希望代表能帮我们反映解决”……

在横沥镇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接访现场群众畅所欲言,积极反映身边的热点难点问题,涉及当下群众关心关注的生活垃圾清理、道路升级改造施工建设、电动车自行车管理、老人配餐服务等多个方面。

人大代表耐心倾听,认真记录,为更好推动解决群众身边“急难愁盼”提供参考依据。对现场能解答的代表们立即给予解答;对需要进一步提交镇人大进行办理的及时梳理登记,耐心向群众做好解释,并承诺尽快反映,做好跟踪、回复和问效。确保群众反映的各项问题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横沥镇人大负责人表示,下来将继续结合民生热点统筹安排好“人大代表接待日”活动,认真梳理代表接待日活动收集到的意见建议,及时将合理的诉求和意见建议转交相关部门办理,真正达到“听民意、解民困、聚民心”的效果。

持续提升代表履职能力

人大代表是人大工作的主体,只有不断提升人大代表的履职能力和水平,才能更好地服务群众、为民解忧。

为了全面提升人大代表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横沥镇人大坚持每季度组织人大代表集中学习交流,采取业务培训提能力、分享交流促提升、收集意见理思路,精准指导解难题等多种方式蓄能充电,让人大代表成为服务联系群众,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行家里手”。

今年以来,横沥镇各个人大代表小组加强思想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东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等重要法律法规,并用最朴实的语言发表着自己的观点,围绕“如何提升代表履职能力水平”“如何写好代表建议”“如何开展调查研究”等开展履职体会交流,分享履职感受和工作实践,潜移默化中推动代表履职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通过定期参加交流学习活动,我深刻感受到只有认真倾听群众的呼声,主动提供优质服务,积极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意见,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才是一名合格的人大代表。我这样想,以后更要这样做。”横沥镇人大代表黄钦权表示。

保障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履行好职务,常态化管理好代表联络站、长效化发挥好其应有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接下来,横沥镇人大将在“建、管、用”上下功夫、使长劲,不断充实和丰富人大代表活动内容,激发人大代表履职热情,努力把代表联络站打造成服务中心大局、紧密联系群众的阵地,宣传政策法规、凝聚思想共识的平台,全面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横沥实践”有声有色、提质增效。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