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门诊医生:这里有最不愿开口的患者

本文作者:yxtlavi

这里可能是医院最安静的候诊大厅。

从妇科、生殖科拐到一处偏楼,这里是男科的候诊区。已经中午 12 点多,检查医生早已下班,但男科诊室门口还有二、三十人在等待。他们或在发呆、或在沉默地刷着抖音、玩斗地主。只有少数陪伴丈夫来就诊的妻子,在和其他妻子谈论着丈夫的「那方面」。

患者们在等待就诊

走入医院时,他们的种种社会标签都被抹去,不再是丈夫、父亲、儿子的角色,而是作为「男科患者」——这是他们不愿在所有人面前谈及的事实。

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曾发布指南表示,全球约 1.5 亿男性受 ED 困扰,我国北京、重庆及广州 3 个地区成年男性 ED 总患病率为 26.1% ,山东和北京成年男性 ED 的总患病率分别为 25.8% 和 39.1%[1]。然而研究显示,我国勃起功能障碍患者就诊率不足 10%。[2]

临床医生们的经历也印证了这两组数据的巨大差异:「大多数人都是严重得不能再拖了才来」。令医生们意外的是,与其他泌尿外科患者相比,男科患者的问诊时间往往长得多,彼此交流的话题也更广泛:有长辈、有妻子、还有自己怎么理解「算一个男人」。

在这间诊室里,这位男科医生感觉自己「更像一个心理医生」:「他们把平时不敢说出的压力,都和我吐露了。」

以下是一位男科医生的讲述。

说不出的病

我们医院开设男科门诊大概半年了,我是唯一的医生。以前我出诊泌尿外科,但因为我硕士是男科方向,所以医院安排我来了这里。

来到男科门诊的第一个变化,就是我中午无法及时下班了,就算只有 30 个患者,也要看到下午一点半。这是因为,我每个患者都要聊很久,至少 15、20 分钟,有的半个多小时,后面的患者有时直接闯进来催,护士也会催我。

图源:视觉中国

为什么这么久?最重要的原因,是患者们一开始不愿意讲出口。

我从轮转的时候就发现,男科的患者是相对很腼腆的。当患者走进诊室,我会问「怎么不好了?」他说,状态不好。我又继续追问,是难以勃起,还是速度太快?快的话,是一两分钟还是五六分钟?有时,患者就不回答我了。

刚出诊时我特别困扰,要怎么让他们说出「话」。有的患者是被父母带过来的,他的父母会替他回答;有的是自己来的,我每次提问,他只会挤出几个字,就变成一次无效的沟通。后来,我就从其他方面入手,和他像兄弟一样聊天,问他:「是做什么工作的?这个行业好像很有意思。那你平时工作辛不辛苦?」

比如我前几天遇到一个患者,本来和老婆的性生活都很正常,却忽然在这半年之内难勃起。他特别内向,如果不是家人逼迫他来,他应该完全不愿启齿。

做了一系列检查他都正常,最后我们聊起了他的工作,聊着聊着我发现他这半年开始上夜班,身体太疲惫;但又有备孕计划,只能硬逼着自己和老婆发生关系。一次不行,心里产生很大压力,最后才变成次次都不行。

聊的前十分钟里,我什么都问不出来,但现在我面对这群腼腆的患者更有自信了。多问细节、从他的角度出发,他会敞开心扉的。

我变成「心理医生」

《中华男科学杂志》曾在分析例 1160 例 ED 患者的病因后,认为心因性 ED 多见, 约占 60%。尤其在年轻患者群体中,这一比例更高。[3]

研究者认为,心因性 ED 存在着易患因素、促成因素和维持因素,因此心因性 ED 不进行干预,有可能形成一个无法勃起的心理定势,进而形成「无法勃起的恶性循环」。[3]

从临床上看也确实如此,我接诊的患者里,真正有器质性疾病的很少。我遇到过性生活后因对方一句「做完了吗?我怎么一点感觉也没有」后再难勃起的年轻人;还遇到过手淫正常,第一次恋爱时却紧张地怎么都无法勃起的大学生,他们因为某一次的不顺利产生心理阴影,后续的性生活都变困难。

我记得一个患者说,「对方起来的时候,瞪了我一眼」,这一眼让他很难受,之后的性生活全都失败。他一直问我,「她会不会特别恨我?」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图源:视觉中国

我慢慢发现,光是用药是无法解决心因疾病的。我在门诊时从「男科医生」变成了「心理医生」,接纳他们和我吐露的烦恼。

男科病不像结石、肿瘤这种「非看不可」的病,来挂我的号是主动就诊的过程,除非是已经忍受不了,否则不太会来看。很多患者和我说过,「我下面太小了,感觉无地自容」,甚至有人不敢和朋友一起上厕所,这些都已经困扰他们许久。我宽慰他们,每个人的器官大小不一样;有的人性生活能维持半小时,有的人可能 2、3 分钟,但这都是很正常的,都是健康的。

就像心理医生会提到,孩子出现心理问题,往往是整个家庭病了。男科患者需要处理的,也不止是自己和疾病的关系。我的「心理门诊」范围扩大到患者的家人——我会建议他们和妻子、父母一起来门诊,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处理,或者让他回去宽慰妻子,两个人再多试试。

图源:视觉中国

研究显示,对性功能障碍患者无论哪种治疗方法,都离不开心理治疗,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男科门诊曾做过一项实验,发现心理治疗对心因性 ED 患者有治疗效果,在改善其勃起功能的同时可提升自尊及修复不良情绪水平[4]。我也正在努力学习心理知识,这可能是男科医生必备的技能。

「从来没有人这么关心过我」

「这方面都不行的话,我还算什么男人呢?」

最开始面对患者这方面的倾诉,我发现自己无论说什么,好像作用都不大。

我们作为地市级医院,覆盖了全市数百万的人口,男科大概每天 30 人挂号,就诊的人并不多。曾经有一个患者 ED 多年才来,他和我说,「来挂男科就像承认自己不行,接受不了」。

也有人会选择先去非正规男科医院,我遇到好几个患者曾在那里就诊,不建档,不留诊疗记录,假装一切都没发生过。不过不仅治不好、花费也特别高,我还记得开诊后第一个和我哭泣的患者:他因为怕身边人知道,在非正规医院两天就花了两万多,早泄情况却一点没有改善。

为什么我不断对患者重复「这两者没有直接的关系」,对方也听不进去呢?我一边写病历一边想。

我很快发现,在男科诊室里,不是因为我是医生、你是患者,你就会天然信任我,患者反而可能因为固有观念的驱使,对我产生更多质疑。

患者的信任和理解,是要我慢慢「赢来」的。

印象最深的,是一次门诊加了一个既往精神分裂史患者的微信,我给他发微信科普、或者问用药情况他从来不回。几个月后他又来了,我还记得他,让他很感动。「从来没有人这么关心过我。」他说。

某医院勃起功能障碍科普

我一直希望,有关「性」的讨论,能够不止于男科诊室。医院里的几位主任在积极促进公开科普、筛查,建立男科疾病诊疗中心,实现过程很艰难,患者们不愿意站在阳光下。

但我知道,私下场合里「厉不厉害」这样的话题还在不断被提及,他们的心理压力又会层层加码,更加影响就诊和治疗。该在公开场合讲述的、和该在私下场合讲述的,弄反了。

「做好男科医生,也做好心理医生。」每天早上走入诊室前,我都这样默默告诉自己。

致谢:湖州市中心医院 泌尿男科主治医师 肖鑫

策划:yxtlavi|监制:carollero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勃起功能障碍诊断与治疗指南编写组.勃起功能障碍诊断与治疗指南[M].2022.

[2]尤宓.我国ED患者就诊率不足10%早期用药要由医生指导[M].上海市医学会,2015.

[3]杨吉伟,张孝斌,葛名欢,吴天鹏,何上进,程帆,夏樾.40例心因性勃起功能障碍的治疗[M].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2006.

[4]王霄,朱宏,江峰.以认知行为疗法为基础的心理治疗对心因性勃起功能障碍疗效的评析[M].2022.

丁香园是面向医疗从业者的专业平台,以「助力中国医生」为己任。下载「丁香园 App」可以和同行讨论病例 ,在线学习公开课,使用用药助手等临床决策工具,在丁香人才找可靠医疗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