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民营经济占据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发展态势引人关注。2022年,东莞民营企业登记注册户数152.67万户,占全市市场经营主体总量的96.4%,数量居全省地级市第一,民营经济对GDP的贡献占比稳定在五成。
近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下称“民营经济31条”)发布,政策围绕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强化法治保障、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营造关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社会氛围等8个方面,提出31条政策举措。
“民营经济31条”一出,在东莞的民营企业家中释放出积极的信号,引发民营企业家热烈反响,让莞企坚定信心、轻装上阵、大胆发展。“在当前环境下,通过权威的政策正本清源,涤除阻碍民营企业发展的各种路障,为民营经济在新时代发展提供了更为有力的政策保障,进一步稳定预期,提振信心,极大地增强了民营经济发展的安全感和获得感。”东莞市工商联(总商会)主席(会长)、马可波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建平表示。

东莞马可波罗的瓷砖生产车间
提振民企发展信心
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中的比重持续提升,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是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但近年来,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发生了一些变化,不少民营企业面临着一些问题和困难,亟待提振民营经济的预期信心,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的发展活力。
爬坡过坎关键靠信心,“民营经济31条”的出台让不少企业家第一时间感受到了暖意。东莞市工商联(总商会)名誉会长、东城女企业家联合会会长、广东兴华燃气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周绮霞表示,政策的出台,深深感受到了国家对民营经济的关心和重视,让民营企业家吃下“定心丸”,大大提振了民营企业的发展信心,激发了民营经济的发展活力。
“新政提振了全社会的信心,鼓舞了广大民营经济人士的斗志,让大家拥有了更加清晰的航行方向。”东莞市工商联(总商会)副主席、广东裕欣国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张庆祥表示。
东莞市工商联(总商会)副会长、广东茵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谢锡佳表示,认真学习政策后,深刻感受到国家对民营经济的高度重视和对民营经济人士的真切关怀和殷切厚望。
“‘政策的出台让我再次深深感受国家对民营经济和民营经济人士的重视和关切,深受鼓舞、备感振奋,更加坚定了坚守主业、做强实业的决心。”东莞市工商联(总商会)常委、东莞市精丽制罐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炳效说。
东莞市工商联(总商会)常委、广东省东莞机械进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海生表示,新政为民营经济创造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给广大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喂下了“定心丸”。
东莞市工商联(总商会)副会长、高埗镇工商联(商会)主席(会长)、东莞市通洲预制件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创志表示,作为传统民营企业,近年来在疫情的严重冲击下,遭遇了线下业务无法顺利开展、人才流失、用工难等问题,政策的出台表明了国家加大对民营企业经济政策支持力度。
谢锡佳表示:“作为制造业的民营企业家,将以新政发布为契机,脚踏实地,服务和链接上下游客户协同发展。”
民营经济的发展需要注入信心,提振东莞民营经济预期信心,有利于持续激发各类社会创新要素向创新领域聚集,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
护航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此背景下,“民营经济31条”的发布更是恰逢其时,不少东莞的民营企业反映政策对症下药,精准施策,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保障,注入“强心剂”,为企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刚刚发布的新政是近年来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又一个重磅文件,为民营经济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举措,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黄建平说。
“新政为广大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指明了方向、提振了信心。”王炳效说,“我将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一份力量。”
东莞市工商联(总商会)副会长、东莞顺裕纸业有限公司总裁刘伟锋表示,新政所提出的措施及时回应了民营企业家们的关切诉求。可以预见,31条措施的实施将会为广大民营企业的发展带来阳光雨露,将有力地促进民营经济茁壮成长。希望政策能尽快落到基层、惠及企业,解决好“急难愁盼”的问题。
东莞市工商联(总商会)常委、望牛墩镇工商联(商会)主席(会长)、东莞市三宽实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黎建文表示:“我看了以后深受鼓舞,感受到更多的尊重感和获得感,本人认为新政为民营经济人士不断推进实体经济壮大发展指明了方向,坚定了信心。”
东莞市工商联(总商会)执委、东莞市泰昌纸业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杜汉杰表示,新政对极大稳定市场预期、拓宽政策落实覆盖面、增强企业获得感等方面将起到有力的提升和促进作用。
黄建平表示,经历了三年疫情后,融资等成为当前民营经济面临的突出困难,希望政策能够得到真正落实,破除“玻璃门”,让企业看得见,也摸得着,为广大民营企业成长壮大、实现高质量发展起到实效。
东莞市工商联(总商会)常委、虎门镇工商联(商会)主席(会长)、东莞市科菱电线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沛凌表示,新政的出台是对民营经济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希望政府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高政策的操作性,优化营商环境,加强市场监管,为民营经济提供更加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环境。
让民企轻装上阵,增加其稳定的预期,让企业有充足的能力和活力在更加广阔的舞台发展。
民营企业将展现更大作为
在东莞的民营企业中,既有各行各业的“龙头”“链主”,也有数量庞大的科创型中小企业,它们在稳定东莞经济增长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民营经济31条”不仅为企业注入“强心剂”,还为企业带来实质性的帮扶、真金白银的支持,让企业轻装上阵、大胆发展。未来,东莞民营企业如何在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更大作为?企业还将在哪些方面抓住发展的机遇?
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民营企业需要弘扬企业家精神,增强创新意识、合规意识与竞争意识,做大做优做强民营经济。东莞市工商联(总商会)副主席、东莞市青年企业家联合会会长、广东龙泉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张润平表示,作为一位民营经济人士,备受鼓舞,未来将进一步学习新政,继承和发扬莞商精神,继续将企业做优做强,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陈海生表示,作为民营企业家,将主动融入新的发展格局,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精会神办企业,遵纪守法搞经营;积极履行民企社会责任,充分发扬企业家精神,笃行实干、守正创新、坚定信心,勇争一流,为东莞市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科技创新是民营企业发展的“动力引擎”。张沛凌表示,民营企业应加强自身的创新能力,提高科技研发投入,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通过共同努力,实现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我国经济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东莞市工商联(总商会)常委、东莞市绿色建筑协会会长、广东维美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邓建军表示:“在疫情和国内外环境变化的影响下,东莞绿协作为率先突破性成立的城市级绿色建筑协会,更需要大力发挥自身作用,落实好文件精神,积极号召和引导建设领域本土民营企业使用绿色建材、运用绿色技术,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实现节能减排改革,进而帮助民营企业加强‘练内功’,促进制造业产能扩大,为创造一个又一个的‘东莞奇迹’打好坚实基础。”
人才是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保障。张创志谈及接下来企业的人才发展计划时表示,接下来企业将为留住人才、设立人才定向培养计划,定期提供培训,并配合设置系统的考核标准,针对性培养技术型、专业型、管理型等多方面人才,优胜劣汰。扩展招聘源,与本地专业技校、普通大学、劳务派遣公司等建立合作关系,加大校园招聘力度,扩大普工招聘范围,实现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目的。
立足新征程,东莞民营企业应主动变革,坚守主业,坚持创新驱动,大力发扬企业家精神,在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肩负起更大使命、承担起更重责任、发挥出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