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我国调整防控策略,开始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这也意味着我市与全国人民一起迎来了抗击新冠疫情的重大决定性胜利。新年伊始,东莞市卫生健康局拟定东莞卫生健康事业未来几年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围绕“品质医疗、温暖服务、守正创新、协调发展”这16个字来推进各项工作,推动健康东莞建设迈上新台阶。
半年来,“品质医疗、温暖服务、守正创新、协调发展”16字愿景目标推进情况如何?8月5日上午,市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巧利走进“阳光热线”,她介绍,围绕愿景目标,全市卫生健康系统乘着省市高质量发展的强劲东风,铆足劲、拉满弓、撸起袖子就开干,各项卫生健康工作迎来了良好开局。
品质医疗深入推进。医疗资源持续扩容提质,逐步构建高品质医疗卫生服务新体系,我市“以创新合作共建机制构建高品质医养结合生态圈”获评“广东医改十大创新典型案例”。市人民医院肿瘤科入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实现我市公立综合性医院国家重点专科零的突破。推进市中医院建设国家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市松山湖中心医院心血管病诊疗中心等一批卫生重点工程项目顺利推进。打造医学高地,推进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建设,完善一体化综合救治模式。
温暖服务有效提供。以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为重要抓手,市妇幼保健院推出“梦想医生”为无数患儿开出“欢笑处方”;市第八人民医院打造“温暖救护 简约诊疗”服务品牌;寮步医院提出“打造东莞服务最好的医院”,越来越多医院加入温暖服务行列,一系列解决就医痛点、难点的举措正在实施。台湾SMA女童来莞打上全球首个SMA精准靶向治疗药物诺西那生钠注射液的故事,温暖了台湾同胞。
守正创新能力提升。吸引高层次医学专科团队来莞发展,带动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引进高层次医学专科团队6个和一批医学领军人才,人才建设成效逐步显现。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加速推进,我市荣获“全国地市级城市卫生健康信息化发展总指数TOP50”第二名,“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更加便民惠民。
卫生资源协调发展。市水乡中心医院与市人民医院合作共建东莞水乡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镇街公立医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发力,24家镇街公立医院与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合作共建、互助发展。全市33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基本标准,24所中心达到推荐标准,数量位居全省第一。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稳慎改革,爱国卫生运动深入推进,新冠疫情“乙类乙管”防控措施持续落实。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将工作中心从“抗疫情”快速切换到“谋发展”,以更便捷、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坚决守护好全市人民生命健康。
张巧利表示,下半年,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品质医疗、温暖服务、守正创新、协调发展”的愿景目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关键性领域改革,着力优化医疗资源均衡布局,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积极构建高品质医疗服务体系;巩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底,推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建成“15分钟优质中医药服务圈”;做优做实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加快推进健康东莞建设,努力开创东莞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