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东莞举办金融支持东莞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暨战略合作签约活动。市委副书记、市长吕成蹊出席活动并讲话,市领导邢文聚出席活动,严继宗等领导参加活动。

■8月9日,东莞举办金融支持东莞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暨战略合作签约活动
吕成蹊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各金融机构长期以来给予东莞的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东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持续动员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领域的资源投入,以新担当新作为支持东莞打造科创制造强市。今年来,全市主要金融指标继续保持平稳增长,资本市场“东莞板块”持续扩容,离不开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希望各金融机构进一步聚焦大抓经济主题主线,在稳工业、扩投资、促消费、拓市场、立新柱、拓空间等方面不断坚定信心,进一步深化政金企全方位合作,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领域。
会上,市金融工作局解读《2023年东莞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市上市公司协会发布东莞上市公司2022年度发展报告,东莞市政府与中国进出口银行广东省分行、工商银行广东省分行、农业银行广东省分行、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交通银行广东省分行、邮政储蓄银行广东省分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广州分行、广发银行、粤科金融集团、广东股权交易中心、人保财险广东省分公司、平安财险东莞分公司、太平洋财险广东分公司、太平财险、中国信保广东分公司等机构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未来三年获得新增授信1.4万亿元、保险保障金额145万亿元;上述17家机构及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广发证券、中信证券、招商证券负责人就金融支持东莞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此外,多家金融机构与我市相关部门、企业签署系列合作协议。
今年,全市金融机构紧扣省、市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在加强信贷投放、完善保险服务、加快企业上市等方面靠前发力。截至6月末,全市本外币存款余额、本外币贷款余额分别达26213亿元和18332亿元,年内分别新增2699亿元和1552亿元,年内新增上市企业2家,境内外上市公司数量增至79家。

延伸阅读
东莞出台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明确九大重点任务28项措施
8月9日,金融支持东莞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暨战略合作签约活动举行。市金融工作局发布《2023年东莞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并进行政策解读。
《行动方案》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从九大方面提出28项措施,更好发挥金融“活水”作用,增强对重点领域的金融要素保障,赋能东莞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1:
金融支持制造业当家
完善重点产业链融资服务对接机制
围绕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共部署九大重点任务,而金融支持制造业当家被排在首位。
《行动方案》明确,推动辖内银行机构设立“制造业服务中心”,在客户准入、信贷审批、业绩考核、风险偏好、团队建设等方面实施差异化管理,并构建“链主企业+合作银行+中小微企业集群”融资对接机制,实施重点产业链“主办行”制度,推动金融机构与重点产业链企业高效对接、产业链与资金链深度融合。
同时,用好“莞企转贷”专项扶持资金,为短期资金周转困难的民营企业提供最长10个工作日、单笔最高2亿元的资金支持,全年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临时资金周转金额不少于200亿元。
关键词2:
金融赋能战略性新兴产业
创新推广“投贷担联动”融资模式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如何让金融赋能战略性新兴产业?《行动方案》提出,着重发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基金作用,形成与产业发展需求相匹配的母子基金群,着力打造包含国家级投资基金、产业链优势基金、园区特色基金、其他各类基金等多元化的子基金组合。
同时,鼓励辖内银行机构围绕创新型企业创设专属的信用评价体系,积极开展知识产权、商标专用权、著作权等权利质押融资业务;引导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与创业投资机构、银行实现“投贷担”联动,力争2023年末科技型企业在保户数占比提高至40%以上。
关键词3:
金融助力拓空间
推动金融机构支持镇村工业园改造提升
在金融助力连片产业空间拓展方面,《行动方案》明确,建立常态化沟通、信息共享的产业园区建设投融资对接机制,引导辖内银行机构为建设单位定制开发贷款产品,为入驻企业提供中长期固定资产投资、生产智能化设备采购和经营流动资金贷款。
同时,鼓励“险资入莞”,支持保险资金以股权、基金、债权、资产支持计划等形式,为国家级高新区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
关键词4:
壮大资本市场“东莞板块”
支持符合条件的上市企业再融资
《行动方案》提出,支持符合条件的上市企业通过配股、增发、发债等方式再融资;支持东莞龙头上市公司设立产业并购基金,鼓励上市公司开展横向并购和纵向并购;鼓励银行机构向上市公司提供并购贷款。
此外,东莞将与各大证券交易所开展“产业孵化+项目路演+上市辅导”等系列工作,优选一批制造业单项冠军、科技小巨人、“专精特新”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纳入上市后备企业培育库。
关键词5:
金融支持稳外贸外资
支持中小微企业防范汇率风险
为强化对稳外贸外资的金融服务保障,《行动方案》支持中小微企业防范汇率风险,提出设立公共保证金池,减少中小微企业资金或授信占用;开展首笔期权费资助,对中小微企业办理的首笔人民币汇率期权业务,市财政按买入期权费的50%给予支持,单笔业务最高支持金额不超过5万元(单家企业仅能享受一次资助)。实行“首办户”奖励,对首次办理外汇套期保值业务的企业,签约金额超过等值5万美元的,由市财政额外给予一次性奖励3000元。
关键词6:
金融支持民营企业
“见贷即保”批量化融资担保费率不高于1%
为促进民营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价,《行动方案》提出,引导辖内银行机构积极向上级行争取融资担保机构准入和风险分担政策,创新推出符合小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和经营特点的信贷产品,建立审批绿色通道,推行集中审核、批量准入、降费让利,建立“敢贷、愿贷、能贷”长效机制。
同时,推动辖内银行机构与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开展“总对总”合作,“见贷即保”批量化融资担保费率不高于1%。
关键词7:
金融支持“百千万工程”
引导银行加大涉农纯信用贷款投放
如何推动金融支持“百千万工程”?《行动方案》提出,运用市农业“政银保”合作贷款扶持专项资金,对符合条件的农业经营主体,担保费每年最高按照合作贷款金额的2%给予补贴,单个借款人单个合作贷款项目每年最高补贴额度不超过10万元。追偿未果产生逾期贷款本金损失时,由专项资金按照贷款损失本金的50%进行补偿,补偿上限为信贷风险补充资金余额。重点引导辖内银行机构加大1000万元以下的涉农纯信用贷款投放力度。
关键词8:
推动房地产与金融形成良性循环
鼓励银行保障房地产开发项目正常开发建设
为促进房地产与金融形成良性循环,《行动方案》明确,进一步落实“房地产金融16条”,鼓励辖内银行机构通过贷款展期、调整还款安排、提高授信额度等方式,保障房地产开发项目正常开发建设;完善存量商品房“带押过户”业务流程,加大对刚性和改善型住房需求的支持力度。
关键词9:
做好金融风险防控
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
围绕做好金融风险防控工作,《行动方案》提出,充分运用省、市风险监测预警平台系统,增强对非法集资等涉众金融风险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能力;稳妥做好地方金融组织的市场准入管理、事中事后监管等工作,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