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平时喜欢使用购物卡吗?打折的购物卡可以自用、送礼,或折价出售换回现金,而不法分子却从中捕捉到了“商机”,东莞一市民本想用购物卡“薅羊毛”,没想到就被骗31万元。快来看“购物卡”新骗局,以防上当!
被骗31万元!
第三方购物卡兑换“陷阱重重”
近日,市民吴女士计划趁活动期间以优惠价购买一批超市购物卡,在某购物平台吴女士随机选择了一家有售卖购物卡的店铺,对方声称购买一张价值1000元的“京东E卡”便可在自己店铺兑换1000元的“沃尔玛购物卡”,同时还会返150元给吴女士。

看到这样的“优惠”活动,吴女士心动了。在对方店铺有实名制保证,购物卡兑换速度快的吸引下,吴女士根据客服所说的操作流程成功购买京东E卡后,将卡号和密码截图发送给了客服。

可这之后,客服就一直以等待财务处理为由,迟迟未给吴女士发送超市购物卡信息,而后吴女士无法联系到客服,购买的京东E卡也因被他人消费完才发觉被骗,便赶忙到派出所报警求助。
线下交易也能被骗?
购买二手购物卡请谨慎!
今年年初,某市的曹先生计划用闲置的“稻香村购物卡”交换超市购物卡,在发布消息的当天,就有买家声称可等价交换,见面后,对方交给了曹先生两张面值1000元的“沃尔玛购物卡”,在利用随身携带的电脑查询了购物卡余额后,曹先生将自己的购物卡交给了对方,曹先生带着交换来的“沃尔玛”购物卡购物时,却被收银员告知卡余额为零,才反应过来被骗。

无独有偶,邝先生计划在网上以折扣价购买两张购物卡送给朋友,在某交易网站,他找到了一位卖家,对方声称自己是国企员工购物卡是单位发的,计划以9.1折变现。
见面后,邝先生当场检验了卡内余额,并将购卡款转给了对方,过了一段时间,邝先生拿着购物卡购物时才发现,卡内余额已被清零,损失两万元。
私下交易风险大
购卡请选择官方渠道
警方提醒大家,目前诈骗分子主要是通过复制卡以及套取受害人购买的购物卡密码等方式进行诈骗,购物卡主要分为实体卡和虚拟卡两种,其中,实体卡大多为磁条式硬卡,防伪性能低,不记名、不挂失、不补办,使用无需密码,技术含量不高,只需一台读写卡器就能以原卡为母卡,复制出相同的子卡,但如果使用了其中一张卡购物后,另一张相同的卡内所含金额将会相应减少,骗子事先在超市购买购物卡,然后复制出子卡,再以较低折扣将子卡出售,随后迅速用母卡刷卡消费,以此诈骗钱财。

而虚拟卡诈骗的技术含量就更低,骗子会利用虚假身份在平台开设店铺,以折扣兑换、返利兑换同面值购物卡等噱头吸引受害人上套,同时以有“实名认证”“平台保证金”等,让受害人放心地将所购的卡密交给自己,再迅速将购物卡中的余额消费一空,待到受害人反应过来时,骗子早已关店跑路,就算有“平台保证金”可用以赔付,也只是杯水车薪。
警方提醒
1.网上购买消费卡、礼品卡等需要谨慎,切莫贪图折扣等优惠,而给不法分子提供可乘之机。如需购买请通过正规渠道。
2.网上购买的消费卡、礼品卡一定要保护好其卡号和密码,不要将卡号和密码告知他人,否则可能就会被他人使用。发现被骗时,请保留好证据第一时间报警求助。
3.有犯罪嫌疑人利用赃款购买大批量购物卡、加油卡等,再低价抛售变现。据了解,这些卡券一旦查实,将被依法冻结,请广大居民朋友谨慎购买,避免遭受财物损失。同时,若发现上述短时间内大量购买购物卡、黄金的行为,请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这辈子走过最远的路就是骗子的套路。”在这里提醒大家,天上没有掉下来的陷阱,意外之财的背后往往藏着无尽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