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领先,AI成全球各国关键竞争领域

当前,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发展呈现出技术创新快、应用渗透强、国际竞争激烈等特点,正加速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深刻改变制造业生产模式和经济形态,展现出强大的赋能效应。

中国工信部日前披露,中国人工智能(AI)核心产业规模不断增长,企业数量已超4400家。中美在AI大模型方向领先世界其他国家,现阶段,AI已成为全球各国关键竞争领域。10月17日,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发布更新针对人工智能芯片的出口管制规定,芯片与半导体行业首当其冲。新规不仅限制全球芯片巨头英伟达、英特尔等出口先进的AI芯片,还可能会阻碍ASML、应用材料、泛林和KLA等企业销售和出口半导体制造设备。

全球人工智能芯片行业前十以欧美韩日等企业为主,其中前三为英伟达、英特尔及IBM,中国国内芯片企业如华为海思排12位,寒武纪排23位,地平线机器人排24位。中国企业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数据和算力资源日益丰富,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成为世界人工智能主要的创发基地之一。美国斯坦福大学发布的人工智能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已经拥有全球顶尖的人工智能专家,在发表论文总量世界前十的机构中,中国占了9家。腾讯、阿里巴巴和华为等公司,已经成为人工智能研究领域排名进入世界前十的公司。在中国政府推动加快基础科学研究的支持下,中国企业大幅增加了对AI和量子计算的投资。

10月26日,中国公司神州数码在以“数云融合与企业级大模型应用实践”为主题的论坛上,正式发布布局生成式AI的重量级核心产品平台——神州问学,“问学共创计划”开启,众多企业行业用户、生成式AI大模型技术生态厂商、学研伙伴围绕企业实际落地的关键点与生态破局之道展开深度对话,聚生态合力,加速企业级客户AI创新。面对生成式AI的未来,神州数码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郭为表示,神州数码将坚定布局生成式AI,未来企业即将进入云原生、数字原生、AI原生的融合时代,未来10年,企业战略都将基于三个原生被颠覆重构,神州数码希望与产业链伙伴一道共赴山海,携手共赢。

作为神州数码生成式AI战略的核心产品、一站式企业级大模型集成平台,神州问学推出全方位、多层次的平台能力,实现了对计算资源的集成调用、大模型的集成调用、数据语料治理和知识管理、快速低代码的应用搭建,有效解决了大模型安全、应用场景创新、数据&语料问题、AI应用敏捷开发、模型统一管理、模型与应用的持续发布与管理等诸多问题,帮助企业加速生成式AI的创新、降低AI应用的开发门槛及落地成本,让企业能够更快地将自身业务需求与大模型技术结合,实现业务流程的智能化。接下来,依托“问学共创计划”,神州数码将携手产业链共同助力企业级生成式AI落地。

也是在26日,中国移动在“2023年沪市公司高质量发展集体路演——央企ESG专场”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算力、数据和算法是人工智能发展的“三驾马车”,公司在相关领域具备一定优势。公司在AI方面的总体策略是坚持“通用为基、专用为长”、坚持“服务公司转型与赋能经济社会并重”、坚持“自主研发为主、合作研发为辅、投资孵化为补”。公司将在积极布局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研发的基础上,重点推进2B领域企业应用及客服、网络等领域专用人工智能模型研发,并适时推进投资并购、补齐关键AI能力。

从数量来看,截至目前,中国大模型发布数量与美国差距不大,但从整体影响力来看,中国大模型还没像OpenAI、谷歌一样形成世界性的影响力,此外,由于大模型对人才、资本和技术的制约,中国一级市场对大模型项目的投资并不如美国那样火热,中国更倾向于利用龙头企业的开源模型来做应用落地的创业。不过,随着“AI+”将开启新一波科技浪潮和生产力提升,掌握更智能的人工程序和更强劲的芯片制造技术就掌握了未来,可以预见未来在这一领域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

文字/路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