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东莞 引链全球 | 2023滨海湾人工智能论坛举行:多个重磅项目落地,打造“数字工业”新高地

工业知识互联创新共同体、工业智能算法联盟、工业数据要素高价值转化研究中心等多个重磅签约活动举行,近百家人工智能相关企业、高校院所发起共建工业人工智能生态,助力人工智能技术加速渗透工业领域……人工智能的时代风口,滨海湾新区迎风而上,打造大湾区算链产业集聚区。

作为2023东莞全球招商大会平行活动,以“要素融合·知识互联”为主题的2023滨海湾人工智能论坛12月7日在东莞滨海湾新区举行,多个重磅项目签约,人工智能三大关键要素展开“滨海湾实践”。

据悉,滨海湾新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抢抓风口建设数字化转型和科创制造先行区,抢抓智能算力算法产业新风口,打造“数字工业”新高地,打造大湾区算链集聚区。

活动由东莞市人民政府主办,东莞滨海湾新区管委会、东莞市科学技术局、东莞市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承办,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大学、东莞市科技企业孵化协会协办。

多个重磅项目签约,人工智能三大要素将展开“滨海湾实践”

当前,在智能计算芯片紧缺、大模型技术热潮、数据资产入表的三大历史性时刻,算法、数据、算力三大关键成为多方竞逐的焦点。

本次2023滨海湾人工智能论坛上,人工智能领域以及相关领域的院士大咖、龙头企业代表齐聚滨海湾新区,举行主旨演讲、院长圆桌会议、产业技术论坛等多个活动,共探算法、数据、算力等人工智能三大关键要素的发展路径。

论坛举行期间,在众人的见证下,工业智能算法联盟、工业知识互联创新共同体、工业数据要素价值转化研究中心等多个重磅签约活动举行,力推三大关键要素在东莞落地实践,加速人工智能渗透工业领域,为人工智能行业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其中,本次活动发起的工业智能算法联盟旨在推进建设“算法算料仓库”;工业知识互联创新共同体旨在推动场景数据结构化和高价值分析,是未来形成领域级“工业大脑”的重要基础;工业数据要素价值转化研究中心成立的主要目标是探索工业数据及算法的最大价值,包括领域大模型、工业大模型应用的前景分析。

本次论坛期间,还同时启动西北大学大湾区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智能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东莞分中心两个中心的建设。

西北大学大湾区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是西北大学依托东莞市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将成为西北大学面向大湾区的人工智能方面成果转化基地、产业技术创新基地和研究生培养基地。

智能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东莞分中心是广东省科学院智能制造所依托东莞市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将主要针对工业大模型构建、工业算法创新开展工程技术创新研究。

“作为扛鼎东莞未来30年发展的新增长极,滨海湾新区发力人工智能正当其时,正逢其势。随着本次论坛多个重磅签约活动的举行,未来滨海湾新区在人工智能领域将呈现全新的发展前景,抢抓人工智能产业风口,以人工智能的产业集聚助力大湾区高质量发展。”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研究会理事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科技部原副部长张景安表示。

抢抓智能算力算法产业新风口,打造大湾区算链产业集聚区

东莞作为一座制造业名城,拥有超过21万家工业企业,1.39万家规上企业,1万多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所提供的数据“富矿”为工业大模型和高端数字工品制造提供了高品质“算料”资源。本次论坛的举行,正是东莞大力推动人工智能落地实践的重要契机。

东莞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卓庆表示,希望滨海湾新区能够抢抓人工智能发展机遇,在东莞市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科研院所的赋能下,在全市率先探索人工智能发展路径。同时,诚挚邀请各位专家、企业家常来东莞,在深化合作中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不断汇聚高端资源,培育高端产业,共同将东莞打造成为大湾区人工智能发展新高地,为东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培育新优势。

据悉,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特色合作平台,滨海湾新区将依托参与本次大会签约活动、来自全国的人工智能企业、高校和院所研究力量,联合新区龙头企业OPPO、vivo上下游人工智能生态企业,链接“莞深”“莞穗”人工智能科创资源,发力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抢抓风口建设数字化转型和科创制造先行区,抢抓智能算力算法产业新风口,打造“数字工业”新高地,打造大湾区算链产业集聚区。

据悉,滨海湾依托先进制造基础与三大板块空间资源,着力构建人工智能研发制造应用的全链条。依托OPPO、vivo等龙头企业搭建高能级的公共算力平台,培育智能终端、算力应用等创新产业集群,建设AI高端制造集聚区。依托深茂铁路滨海湾站TOD以及滨海湾CBD建设,聚焦AI+城市、AI+制造、AI+服务等领域,建设AI场景创新应用集聚区。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