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18日,“让非遗永久传承——广东首届最美非遗人物颁奖盛典”在东莞玉兰大剧院举行,全方位展现岭南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成果,10位广东最美非遗人物现场接受颁奖。记者获悉,本次活动选出的10位最美非遗人物中,高埗矮仔肠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吕衬婵作为东莞本土唯一代表入选。

10位“广东首届最美非遗人物”齐亮相
颁奖盛典上,“最美非遗人物30强”获颁荣誉证书,陈柏忠、陈荣钟、邓菊花、邓尧、董帅、金玲、刘钟萍、吕衬婵、赵利平、赵伟斌等10位各界人士获“广东首届最美非遗人物”殊荣。来自全国的非遗专家学者、企业协会和媒体等各方力量,广东100多位非遗传承人,以及全省非遗保护与传承各个领域的代表汇聚一堂,共同见证、传承和弘扬广东非遗之美。
据悉,为进一步推进非遗的保护、传承、传播和发展,2023年7月,“广东首届最美非遗人物”评选工作正式启动,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历经4个月的报名、初审、复选、网络投票、专家评审及公示等工作流程,最终评选出10位“广东首届最美非遗人物”。

非遗传承人演绎融合之美 东莞代表讲述对口帮扶的动人故事
盛典上,多位非遗传承人同台展示非遗跨界融合的全新活力,为观众呈现一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非遗视听盛宴。

由广东醒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赵伟斌团队带来的《醒狮》,精彩展现广东传统醒狮和现代流行街舞相结合的艺术神韵。由古琴(岭南派)代表性传承人王可逊、广绣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王新元、香云纱染整技艺区级传承人彭晴、尚正堂莞香香道师吕欢联合演绎的《粤韵岭南》,同台展示古琴演奏、广绣、香云纱、莞香四项非遗技艺,彰显广东非遗独特的隽永魅力。

其中,作为东莞唯一入选代表的高埗矮仔肠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吕衬婵登台亮相,向在场观众介绍了东莞腊肠的历史、制作技艺。身为高埗矮仔肠制作技艺第四代传人,吕衬婵自小学习矮仔肠制作。中山大学硕士毕业后,她毅然放弃了前景广阔的事业,接手家业。从名校硕士到“腊肠博士”,她用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方法弘扬古法技艺,在口味上进行创新,并根据家族史实注册了商标“矮仔祥”。

“小小的腊肠不只是美味记忆,更让我们非遗传承人为对口支援工作作出微薄奉献。”吕衬婵在现场访谈中表示,她扛起家族技艺传承大旗,通过“非遗+产业”融合,赋能腊味产业发展,吕衬婵开创全新的经营模式,让百年老字号焕发升级和活力。此外,她将广式腊肠带到云贵川地区,采购当地原料,带动当地妇女就业,用非遗传承助力对口帮扶地区产业发展。
南方新造沉浸式非遗展开展
当天上午,由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站(振兴传统工艺工作站)主办的“南方新造——第四届非遗新造物大展”在东莞市凯达科技设计中心同期开展。
展览甄选广东省最具代表性的非遗项目50多项,广纳“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8大门类,按照“形、声、闻、味、触”的五感逻辑,呈现岭南文化发展进程,带领观众沉浸式体验巧夺天工的岭南非遗技艺,领略岭南传统文化海纳百川的胸怀和交融共生的艺术魅力。
(记者 马慧敏 张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