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百千万”特刊|高埗:产业聚势经济腾飞 乡村赋能品质提升

在市2023年重大建设项目燃气热电联产改扩建项目建设现场,呈现出一片如火如荼的建设场景;在低涌村“工改工”项目现场,工地已完成所有拆除工作,全面进入建设阶段;在新修建的振兴北路“口袋公园”,市民正沿着绿道健身运动,小朋友在一旁的草坪快乐玩耍……

回顾2023年,高埗镇以头号力度推进“百千万工程”,紧紧围绕镇“1589”典型引领工作体系,坚持制造业立镇不动摇、持续拓展优化产业空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坚持以人为本发展思想、完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推动重点帮扶村消薄解困多处发力,定目标、定任务、定责任、抓落实,努力把一张张“施工图”变为一幅幅“实景图”。

展望2024年,高埗将统筹推进产业转型、空间拓展、环境整治、党建引领等各方面工作任务,全力推进镇村高质量发展,奋力将高埗打造成东莞北部先进制造业强镇和城区片区高品质江滨新城。

高埗正逐步崛起为东莞北部先进制造业强镇和城区片区高品质江滨新城 通讯员 李淦斌 摄

狠抓经济主线

坚持制造业当家

过去一年,高埗持续稳住经济大盘,2023年1月至11月,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6.19亿元,增长48.3%,增速排名全市第一。

高埗作为东莞北部制造业强镇,在经济结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等方面都具备独特优势,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提供源源不断动能。

实施“百千万工程”高埗信心十足。过去一年,高埗提出要抓好“八大方面”,全力推进“百千万工程”落实落细。在宏观环境不确定的大背景下,高埗通过创新驱动、融资支持、减租降费等纾困惠企政策,为企业申请补贴近1200万元,减免租金1007万元,稳住了经济基本盘。

实施“百千万工程”高埗底子厚实。过去一年,高埗引进产业项目12宗,截至去年11月底,完成内资实际投资约30.56亿元,圆满完成各项任务指标,同时也为全镇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实施“百千万工程”高埗奋楫前行。过去一年,从推动高端眼镜、箱包鞋帽、建筑陶瓷等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到推动东莞北部中高端汽车品牌4S店集群、新能源汽车核心商圈,助力物流、数字服务等新兴产业加速崛起,高埗抓住“百千万工程”发展机遇,推动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协同并进,让产业“聚势强链”,让经济“乘风而起”。

接下来,高埗将继续大抓经济主线,坚持制造业当家,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持续促转型升级,发挥好高端眼镜、箱包鞋帽、建筑陶瓷等传统产业的基础优势,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二是持续抓项目动工,加强镇村企联动机制,优化服务加快龙行天下产业总部项目、顺力智能物流装备项目等9个市重大项目建设进度。

三是持续重招商引资,由镇领导班子挂帅,配强招商引资队伍,采取外出招商、云招商等形式,开展“龙头企业+高成长性企业”精准招商。

四是持续加强运行调度,紧盯规上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关键指标精准发力,千方百计助企解难题、抢订单、拓增量。

优化产业空间

释放增长动能

走进低涌村“工改工”项目现场,呈现出一片如火如荼建设场景,机器正在工地忙碌作业,建筑工人正在全力以赴赶进度。

“短短几个月时间,我们完成了企业清退、旧厂房拆除等工作,现已全面进入建设阶段。”低涌村党委书记黄柱威告诉记者,过去一年,村集体全力攻坚“工改工”项目,一方面消除因厂房老旧出现安全隐患等问题;另一方面通过此举措提升企业效益,持续壮大村组集体收入。

“项目建成后,建筑面积将达到35万平方米,容积率达到4.0,比原来扩大四倍左右。”黄柱威表示,预计该项目综合年产值可达到7.84亿元,村集体租金年收入实现翻一番。

优化产业空间是高埗实施“百千万工程”的一把“金钥匙”。低涌第二工业区“工改工”项目,不仅是高埗建设现代化产业园区的第一步,还是高埗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打造高品质、低成本、快供给产业空间的关键一步。

在上江城村,村集体通过盘活土地资源,大力培育经济增长新引擎。一方面,该村对辖区租赁厂房、闲置低效用地等分类精准施策,推进村内约212亩工业区进行改造提升,把“工改工”项目培育成村集体经济新引擎;另一方面,该村对综合楼进行升级改造,将其打造成集文化创意、电子商务、办公餐饮为一体的商业综合楼,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宝莲村,村集体通过盘活土地资源、谋求合作开发等“好路子”,破解发展难题,成功“消薄摘帽”,实现“弯道超越”。值得一提的是,宝莲村通过依法收回违规转让的土地,并采取集体土地流转出让的方式,流转给广东顺力智能物流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有效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培育新兴产业,塑造新动能。

接下来,高埗将全面优化空间发展格局,围绕市中心城区“一心两轴三片区”规划建设,高规格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充分发挥“拓空间”指挥部“一盘棋”统筹引导作用,制定形成“产业-空间-开发运营”三位一体规划,全力以赴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

建设美丽圩镇

提升镇容村貌

当前,高埗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聚焦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充分整合利用城市空间资源,采取植绿增绿、拓展空间形态等多种举措,打造多个公共绿色空间,让市民时时都能享受绿美环境。

过去一年,高埗完成四小园106个,口袋公园7个,碧塘5个,镇村面貌“颜值气质”实现大提升。与此同时,全镇19个村(社区)全部通过“美丽圩镇”验收。其中,芦村村、横滘头村、三联村获得了东莞市美丽圩镇建设攻坚行动“示范圩镇”荣誉。

这是高埗全面推进美丽圩镇的点滴成效,也是高埗全面提升镇容村貌的动力与底气所在。

过去一年,高埗还依托丰富水资源,全力做好“水文章”。前不久,高埗镇中心涌碧道一期全线贯通,全长约4.48公里,两岸串联起工业景观、宗祠、龙舟和村落等历史文化资源,打造了融“文化与自然、活力与时尚”于一体的特色景观廊道。放眼望去,干净整洁的滨水碧道与鱼群畅游的河涌绘出一幅绿美生态画卷。

据了解,高埗为做好、做足、做活水文章,由镇河长办、镇农林水务局、自然资源局高埗分局等部门全力推进,并以广东省万里碧道的指标,对48.5公里河道进行水利基础设施提升。

此外,高埗还以保障水安全和防治水污染为出发点,协同推进辖区河涌治理、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入河排污口整治等防洪安全和水污染防治各项补短板工程,逐步实现“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人和”目标,向广大市民群众交出了一份亮丽的民生答卷。

“一环亲水绿道”是高埗推进美丽圩镇建设的一大亮点。过去一年,高埗结合“三江六岸”滨水空间统筹开发,依托环镇18公里“一环亲水绿道”等,串联沿岸生态、文化和旅游资源,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打造了融合人文、生态、产业的滨水空间,使其成为高埗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乘着“百千万工程”东风,接下来,高埗将继续弘扬敢为人先的“高埗大桥精神”,锚定全年目标任务,聚焦大抓经济主题主线,扎实推进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奋力将高埗打造成东莞北部先进制造业强镇和城区片区高品质江滨新城,全面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