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百千万”特刊|石碣:四个聚焦促发展 东江之珠更璀璨

坚持制造业为立镇之本,聚焦电子信息优势产业,打造现代化产业园区,新型产业项目加速落地;绘就美丽幸福乡村新图景,村庄面貌整体蝶变升级,擦亮滨江小镇的生态底色;医疗教育双提质,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过去一年,石碣把“百千万工程”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头号工程来抓,推动“百千万工程”实现良好开局、取得阶段性成效。

2024年,石碣将以“12369”(1条城市发展主轴、打造“2带”、擦亮3张名片、选取培育6个村级标杆,抓好9大行动)典型引领体系为牵引,奋力将“百千万工程”“施工图”转化为“实景图”。

有产业、有颜值、有气质的“东江之珠”——石碣镇

聚焦产业提升

做强全国电子名镇的硬核支撑

位于石碣的东莞市铭冠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入选2023年广东制造业500强;21家企业成功入选省2023年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新年伊始,捷报频传。这些消息令人振奋,开启了干劲十足的2024年。

石碣电子产业独树一帜,是闻名中外的“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名镇”。石碣电子产业集群还被认定为“广东省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目前,石碣镇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5家,省创新型中小企业88家。

产业兴则城市兴,产业强则城市强。2023年,石碣以产业为抓手推动“百千万工程”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扎实做好对企服务,调动一切力量协调解决企业遇到的实际问题,帮助企业增资扩产。目前,全镇总量排名前10的企业中,有一半正在推动增资扩产。

优势产业只有集群化发展,才能激发出更大的能量。接下来,石碣将立足当前电子信息产业基础,紧盯未来产业发展的新业态,在智能移动终端及穿戴设备、半导体及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等产业领域扩大集聚优势,全力抢占产业技术和市场的制高点。全力构建“龙头企业+高成长企业”的产业生态,石碣大力招引10亿元以上协议固投产业项目;全力推动光正、豪力、龙裕、润田等项目建成投产。

空间资源紧缺特别是连片空间不足是石碣当前发展的制约,只有拓出大空间才能承接大项目、拓出新空间才能培育新动能。

2023年,石碣镇共推进“工改工”项目13个,共652亩,可拓展出150万平方米产业空间。同时,石碣出台了集体经济组织“工改工”项目过渡期的租金补助办法,给予两年租金补助,提升村集体组织“工改工”的积极性。

一系列组合拳下,石碣先后推动了龙裕、豪力、润田等一批项目动工,刘屋智造项目、刘屋甲塘项目、鹤田厦洪元产业园等项目也即将上马。

未来,石碣将进一步加强土地储备,加快推进“工改工”,强化项目示范作用,创新增值共享、过渡期租金补偿、干部考核保障等机制,驱动更多村(社区)积极参与“工改工”,打造一批高品质、低成本、快供给的优质产业载体。

聚焦绿美石碣

擦亮滨江小镇的生态底色

近年来,石碣因地制宜,立足农村发展实际,挖掘乡村文化,打造个性鲜明的特色精品村,助力“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去年4月,单屋村、四甲村、桔洲村等3个“特色精品村”成功通过市评审验收。

2023年,石碣各村聚焦实施“百千万工程”,从民生出发,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有“颜值”更有“气质”的美丽乡村。

行走在石碣水南村,房屋错落有致、道路宽敞整洁、花草树木交相辉映、文化广场热闹非凡,乡村如诗如画。而在梁家村,村民梁永昌近期心情很是舒坦:家附近“添堵”的“露天垃圾场”终于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绿荫葱葱、鸟语花香的小公园。

目前,全镇100%村庄已达到干净整洁标准和100%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实现全镇所有村保持“干净整洁”全覆盖。水南、沙腰、梁家村、四甲、单屋和桔洲6个村成功创建特色精品(示范)村。

随着“百千万工程”的深入推进,去年石碣因地制宜打造了100个生机盎然的“四小园”,星罗棋布点缀在村里各个角落,展现出一幅小而精、绿且美的乡村诗意画卷。

与此同时,石碣大力推动河涌碧道建设,投资约9.8亿元构建完整河道生态系统,累计建成污水管网400公里,推进500多家重点排水户雨污分流改造,全镇20条内河涌水质全面消除黑臭。

未来,石碣还将通过打造集生态资源、文创文旅、购物美食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深化推动“四小园”建设等,不断聚力绿色发展,擦亮美丽滨江小镇的生态底色。

聚焦民生服务

开创和谐共融社会治理新局面

去年12月9日,天星花园小区完成燃气“瓶改管”,该小区390户居民正式告别“扛瓶上楼”的日子,用上安全、经济、环保、便捷的管道天然气;同月17日,石碣首家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阁建成并启用,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诊疗服务。

2023年,石碣大力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百千万工程”相融合,在办好政务服务、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提升民生服务水平,聚焦加快补齐“民生五个位”短板。石碣通过新增石碣医院285张床位以及袁崇焕阳光小学2160个学位,进一步加强镇中心区的医疗和教育等民生供给。

文化层面,石碣在优化文化产品供给、推动文艺精品创作、打造文旅项目品牌等方面持续发力,高标准、全方位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工作,用文化力量赋能高质量发展。用好东江文化、崇焕文化等优质资源,继续打造“英雄故里、东江之珠”城市文化名片,打造石碣专属特色文化记忆,重点办好东江文化艺术节,“东江之珠”持续迸发文化强市“镇能量”,再次聚焦媒体聚光灯下。

石碣还积极完善“民生大莞家”服务体系,通过实施“民生大莞家”服务项目“三进”行动,办好民生微实事便民工程项目不少于15宗,村(社区)比例达100%,完成微心愿工单不少于500宗。

聚焦基层治理

系统性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基层治理效能是检验乡镇(街道)、村(社区)和谐有序的具体标尺。2023年,石碣镇积极构建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各类组织广泛协同追求高水平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善治图景,让基层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平安和谐。

石碣依托“粤平安”社会治理云平台及综治中心实体平台,石碣整合服务资源,建立群众诉求综合服务平台,加快推进镇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健全完善出租屋源头治理长效机制,2023年申报“平安出租屋”1300间,完成审核1070间。结合“莞香家园”“红色物业”等民生工程,石碣进一步规范镇内住宅小区物业管理行为,全年完成创建“平安住宅小区”2个。推动生产经营单位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全年建成“平安企业”212家。

过去一年,石碣还交出乡村基层治理满意答卷。

作为民族英雄袁崇焕的故里,水南村注重以工业主导发展与民主法治建设同向发力,探索打造“袁崇焕文化+法治文化+旅游文化”的法治示范品牌。近年来,水南村以文化引领助力法治建设,以法律供给强化精准服务,以法治赋能护航乡村振兴,充分调动了村民和企业主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有效促进了经济高质量发展。近日,2023年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名单出炉,石碣水南村名列其中。

桔洲村则围绕完善落实村民自治制度,打造“一环一园四街区”,提升乡村人居环境等举措,全力打造“异乡同亲、和谐桔洲”。

去年11月2日,由农业农村部、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发布的《关于公布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名单及前两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复核结果的通知》中,石碣镇桔洲村获得了“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的荣誉称号。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