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登央视,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实力出镜”

近日,央视2套《经济半小时》播出专题节目《寻找“万亿之城”向上实力——东莞篇》,深度报道了东莞从一个GDP仅6亿元的农业小县,发展到GDP破万亿、人口破千万的“双万之城”蝶变之路,一周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金牌新字号》电视纪实节目踏上东莞掘“金”之旅,找寻当得起“金牌字号”的“新国潮、新技术、新体验”,在两档节目中,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以其探索“无人区”的前沿科技、“硬核又抗造”的产品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的“松山湖模式”“实力出镜”。

为东莞的先进制造业提供

“超强支撑”

5月30日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播出专题节目《寻找“万亿之城”向上实力——东莞篇》。

央视主持人:立足东莞的经济特点,您认为在东莞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最重要的着力点是什么?

广东省东莞市委副书记、市长吕成蹊:“装备制造业要发展好,跟材料是密切相关的,有什么样的材料,才能加工什么样的装备制造,所以我们围绕新材料不断地加强。比如我们围绕新材料的研发机构,我们有材料实验室,有散裂中子源这样的大科学装置。它们都是围绕材料进行微观的研究,不断帮助企业提升材料的质量,提升竞争力。”

包括装备制造在内的先进制造一向离不开基础研究的突破,作为重大基础科学装置,先进阿秒激光将成为继散裂中子源之后,又一落户东莞松山湖科学城的“国之重器”。

20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就颁给了在阿秒光脉冲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三位物理学家。中国即将成为继欧洲之后全球第二个拥有此类大科学装置的国家。

“这个东西是太有用了。首先,我们的原子、分子,我们能看到的这些物质,这些材料,都是由电子把这些原子能量合在一起的,所以电子的运动在这里面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探索清楚电子的运动规律,对我们研制新的材料,比如一些特殊材料、医药里面的制药,都是非常有重要意义的。它在基础科学、信息科学的研究,比如超快电路、CP主屏的提高,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阿秒科学中心总工艺师贺新奎说。

阿秒激光装置预计今年破土动工,为人类探索科学前沿的无人区照亮道路。

作为广东省首批启动建设的四家省级实验室之一,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的研究涵盖了金属、陶瓷、能源、先进半导体、高分子材料以及生物医学材料等十大方向,为东莞的先进制造业提供“超强支撑”。

科研路上无坦途,而在科技成果和产业转化之间,更是横亘着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对初创企业而言,技术、资金、市场、管理,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短板,都可能让项目夭折。作为东莞松山湖科学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为基础科学与产业之间架起了一座“铁索桥”,帮助科创企业走出“死亡谷”,对接不同产业,让材料实现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探索出科技成果有效转化的“松山湖模式”。过去5年,由东莞市政府注入近10亿元财政经费作为杠杆资金,已成功孵化出25个“硬核科技”,即将把接力棒传递给市场资本。

张超研究员带领的非晶智芯团队及其产业化公司中科华芯(东莞)科技有限公司长期专注于智能磁敏传感器的研究,已完成从磁性材料、器件设计及制备工艺、芯片设计到模组的开发,形成了磁传感器技术自上而下的闭环,为汽车、电网甚至脑机接口等尖端领域提供更为先进的解决方案。

以汽车为例,汽车零部件涉及的传感器芯片大量依附进口,包括博世、德尔福、大陆、联电等欧美日品牌,而传感器芯片技术链条较长,需要在材料、物理、电子、信息等多方面长期积累,行业技术壁垒始终存在。东风汽车作为我国汽车产业的链长单位,肩负着中央企业保障国家产业链安全的重任,亟需解决车载芯片的众多应用痛点。

双方一拍即合,合作开展高灵敏度车用功能材料与智能传感器件的研发,目前已取得突破性进展,产品通过了车规认证和台架实验并进入路试。2023年东风汽车集团与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成立联合研究中心,让合作共创进一步深化。

在东莞市的支持下,实验室于今年年初发起成立大湾区智能传感器工程中心,以核心技术赋能行业,通过共性支撑、特性共创的方式,搭建技术到应用的桥梁,助力我国建成完备的自有智能传感器产业体系以支撑各行业智能化发展。

新材料不仅赋能大企业,也为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带来了难能可贵的新机遇。位于东莞塘厦的尼轩电子主要生产电声电感所需的漆包铜线,苦于材料的制约,产品始终进入不了高端行列,高额研发费用更是想也不敢想,由于产品缺乏竞争力,市场被不断蚕食。与此同时,轻元素材料团队新研发的高端单晶铜正在积极寻找市场,经需求对接,双方以并购加技术入股的形式火速达成了合作意向。产品单晶高纯铜线电导率相比提高了2%到5%,纯度由以前的99.99%提高到了99.9999%,大大降低了电能损耗。

有了高端铜材的加持,企业生产的漆包铜线迅速打开了市场,从原来的每公斤150至200百元的销售价格,增加到每公斤500至1000元不等。研发端和产业端的这次联姻,对企业来说无异于涅槃重生,合并后的尼轩电子迅速成为东莞当地的规模以上企业,年产值超五千万元,并被列入头部企业供应商名录。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常务副主任陈东敏:“我们18个项目100%拿到了风险资本的投资,而且财政投入估值也非常高,将近5-6倍,我们在过去5年投入了大概10亿元,财产经费孵化25个项目。现在,我们融入了社会资本已经达到了10个亿,加上银行给这些初创公司做信用贷款,就无质押信用贷款也投入了10个亿,就是说,我们为地方引进了20个亿高科技产业培育的资本,现在这些项目总体加起来已经达到了50个亿的市场估值,对于地方的财政经费的效益增长和放大,也是非常可喜的。”

真金不怕火炼,担得起

“金牌新字号”

6月8日央视财经播出《金牌新字号》东莞篇。节目主持人与嘉宾前往东莞掘“金”之旅科创路线的第一站就是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本次科创队在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将会有哪些惊奇的发现和体验?

聚焦“产品”,是实验室的特色所在。首先接受挑战的产品是水系锌基电池,这款自主研发的主打高安全性的电池,在火烧、钻孔、切割的多重考验下仍然不爆炸,甚至在击穿、对切后仍能供电,未来在不间断电源、家庭储能、城市微电网储能等领域前景广阔,其所在的产业化公司大锌能源也获得了数千万的融资,成为储能电池赛道上的一颗新星。

其后接受挑战的是透明陶瓷,这款外表看起来与玻璃无异的现代陶瓷,具有高透过率、高折射率、高机械强度、耐高温、耐酸碱等优异性能,因此同玻璃在划伤、火烧的对比实验中,“安然无恙”轻松胜出。

透明陶瓷因其通透且更抗划伤、耐磨损可用作手机屏幕盖板和智能手表盖板,不用担心被日常砂尘划伤,也为高清摄像模组的超薄化提供了材料基础,产品从粉体到成型,以及烧结工艺的优化,已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有望广泛用于高清、超薄透镜等光学器件领域、电子消费品领域。目前,透明陶瓷团队成立的产业化公司中科皓烨已获得中芯聚源、舜宇光学、宇瞳光学、中科创星等相关行业龙头企业和知名投资机构的投资,并先后入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视频:央视频

文字:东莞广播电视台、非晶智芯团队、轻元素材料团队、水系锌基电池团队、透明陶瓷团队、综合事务管理部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