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上午,东莞市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市会议大厦召开。会上,市发展改革局局长叶惠明表示,新的一年,将重点围绕扩大有效投资、服务业提质增效、区域协调发展等领域精准施策,全力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东莞扛起经济大市挑大梁的重任贡献发改力量。
扩大有效投资
新的一年,市发展改革局将狠抓重点项目建设、强化项目谋划储备、优化项目服务保障,最大限度提高投资效益,推动固定资产投资提质提效。
对于重点项目,市发展改革局将加强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精细编排重点项目推进计划,以“一个项目一张流程图一个时间节点”压茬推进,全面提高项目落地效率。
工业投资方面,2025年,市发展改革局将推动谢岗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增资扩产项目(一期)等 125 个重大产业项目开工建设,加快华为松山湖团泊洼 11 号地块工业项目等 323 个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推动长安 vivo 研发中心、东城生益电子四期等 116 个项目投产,推动 390 宗亿元以上新招引项目成果转化,以新一轮产业投资驱动经济转型跃升。
基础设施投资方面,市发展改革局将加快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和老旧管线改造升级,推动城中村改造、老旧小区改造和一批光储充、5G 基站等新型基础设施项目落地,重点推进一批重大项目提速建设,推动一批“两重”项目全面动工。
为做好谋划储备项目工作,市发展改革局将重点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百千万工程”、新型城镇化、“8+8+4”产业体系、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领域,谋划一批带动作用强、打基础、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形成“储备一批、开工一批、竣工一批”的良性循环,通过政府投资有效激发社会投资活力。为此,为优化项目服务保障工作,市发展改革局将进一步优化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全面提高政府投资项目落地效率。促进民间投资方面,市发展改革局将研究出台进一步降本增效促进民间投资的实施方案,激发民间投资信心。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据叶惠明介绍,市发展改革局将以市政府二号文出台为契机,全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更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此,市发展改革局将从打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培育壮大服务业新业态和加快重点企业集聚成势三个方面入手,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支撑”。
市发展改革局在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领航计划”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加快完善“1+1+N”政策体系,聚焦软件信息、贸易服务、科技服务、人力资源等重点赛道,尽快推出一批“小切口”的工作措施。
围绕制造、研发等核心需求,市发展改革局还将聚焦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领域发力。接下来,市发展改革局将实施中小企业梯度培育行动,建立总部企业、小巨人、领航企业、规上企业培育库,支持生产性服务业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转型升级,加快培育一批细分领域的领航企业,力争全年上规服务业企业超 300 家,领航企业超 100 家。推动重点行业实现突破,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尽快形成空间集中、资源聚合的集聚效应和竞争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市发展改革局将强化与广深港澳台的深度交流合作,推进一批可实行项目,积极与深圳、广州都市圈互联互通,大力推动道路建设,争取与广深城市轨道交通对接的规划调整方案尽快上报尽快获批。强化产业布局与空间规划的有效衔接,规划建设融深发展先行区,抓住国家开发区优化整合的机遇,拓展提升开发区辐射带动 能力,为东莞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促进市内协调发展方面,市发展改革局将围绕落实“百千万工程”,以省级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改革试点为抓手,全面推进镇街体制改革,盘活产业空间,发展科技产业,优化营商环境,提升镇域经济综合质效。特别在产业协同上,市发展改革局将牵头制定东莞现代化产业体系实施方案,把 “8+8+4” 产业体系精准落实到镇街(园区)与现代化产业园,让各镇街产业发展各有特色,凝聚起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